劉念(終身教授)

劉念(終身教授)

語言學博士,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現代語言文學及語言學系終身教授、副主任,主要從事語言與大腦認知研究以及跨語言比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念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語言與大腦認知研究以及跨語言比較
  • 主要成就:Cognitive Science, Neuropsychologia 等國際學術刊物與會議的審稿人
  • 職稱:教授
介紹,講座,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介紹

劉念教授是語言學博士,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現代語言文學及語言學系終身教授、副主任,主要從事語言與大腦認知研究以及跨語言比較。

講座

2016年6月20日,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院:
劉念教授講到本研究主要通過對多語言人群樣本下的時間概念的認知過程和處理方式進行實驗以及統計分析,從而對人類的廣義語義處理與大腦認知的關係提出理論構建並進行實證性檢驗。論文的第一部分為抽象概念習得的研究—以四個語種的兒童為研究對象,用實驗問答的方式定量分析了不同母語環境下的兒童在時間概念習得上的過程, 從而提出習得過程與該語言中時間概念詞的符號化方式的相關性假設。第二部分為行為研究,以中、英母語的成人為樣本進行了預設定限制下的行為實驗,利用反應時和正確率對時間概念運算的多個參數進行聯合驗證,發現三個基本變數參數的差異表現出充分的顯著性,從而證明兩組人群因為母語符號化方式的不同在實時時間概念運算中存在根本性的策略選擇差異。本研究證明了抽象概念的認知極大依賴於語言的符號化方式,抽象概念更加系統化的語言對其母語者在語言習得及其以後的語言處理中更加有優勢。其結論驗證並支持了圍繞人類認知結構的發展模式爭論中由具象到抽象、簡單到複雜過程的觀點。為語言相對論相關的研究提供了依據。
2019年6月24日,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
講座開場,劉念博士通過一個例句中的動詞“read”,闡釋了不同國家對這個詞不同的理解。從而她提出“說不同語言的人是否會有不同的思維”的問題,即語言與思維的關係,也即語言和認知的關係。從這個問題展開,劉念博士提及了兩個有名的假設——Sapir-Wholf Hypothesis和Thinking to Speaking。介紹完畢,劉念博士才進入此次講座的重點部分,從實證的角度看待語言和認知的關係。她介紹了語言與認知關係的幾大研究方向,如物體(object)、範疇(categorization)、注意(attention)、空間(space)、時間(time)、數字(number)等。劉念博士主要從空間、時間及數字三個方面展開實證說明,詳細講述了她從這幾個方面關於語言與認知研究所做的實驗。劉博士詳細地介紹了她所做實驗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步驟,第一個實驗介紹的是比較中西方兒童對於時間概念的習得,而後又通過其它三個實驗進行對比。通過這些實驗,劉博士提出邊界效應、距離效應等預測,以解釋中西方兒童對於時間概念習得的差異。通過這些實證研究,劉念博士認為研究認知語言學,有助於國家制定語言政策,從而幫助語言學習者更好的學習語言。

主要貢獻

曾於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拉托維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等多所大學進行訪學以及開展合作研究工作,並受邀在美中研究中心、上海外國語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高校進行講座。其研究成果在在Cognitive Linguistics等多個國際學術刊物上獲得發表,同時擔任Cognitive Science, Neuropsychologia等國際學術刊物與會議的審稿人。她的關於時間概念語言認知的研究曾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Science Foundation)論文研究基金資助,其他一系列相關研究獲得新加坡Eu Tong Sen基金會、俄克拉荷馬大學專項科研基金、Ed Cline科研發展基金等多個研究機構支持。
其博士學習期間師從Lakoff學派代表性學者Benjamin Bergen教授,主要從事泛語言與大腦認知特別是抽象概念習得與運用的研究,曾於拉托維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等多所大學進行訪學以及開展合作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在Cognitive Linguistics等多個國際學術刊物上獲得發表,同時擔任Neuropsychologia等國際學術刊物審稿人。
其博士畢業論文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論文研究基金資助,相關研究獲得俄克拉荷馬大學青年教師專項科研基金、Ed Cline科研發展獎金、俄克拉荷馬大學美中研究中心中國文化研究基金等多個研究基金支持。

獲獎記錄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學者,富布萊特學者專家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