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

劉平(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平,1953年8月生,江蘇省連雲港人,醫學博士,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副校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平
  • 出生日期:1953年8月
  • 性別:男
  • 籍貫:江蘇省連雲港
男,1953年8月生,江蘇省連雲港人,醫學博士,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副校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上海市高校中醫內科學E-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肝病重點研究室主任。 1979年畢業於南京中醫學院,1986年在上海中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中醫內科學)。1986年、1991年先後二次赴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現兼任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新藥評審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肝膽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上海市醫學會肝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肝臟病雜誌》副總主編、《中西醫結合學報》副總編、《中國藥理學報》、《中國中藥雜誌》、《中國新藥與臨床雜誌》及《腫瘤》等雜誌編委。 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醫藥防治慢性肝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在學術上,較早提出“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可以逆轉”及“正虛血瘀”是肝纖維化的中醫病機基礎的理論,並從臨床治療學及900例肝炎後肝硬化中醫臨床信息的計算機與數理分析驗證了這一理論假說的臨床科學基礎;發明了抗肝纖維化中藥新藥“扶正化瘀膠囊”(國家專利證書號: ZL 9911 3887.2;新藥證書號:國藥證字20020053);發現中藥丹參抗肝纖維化有效成分―丹酚酸B鹽(獲國家專利);主持開發的研究項目“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纖維化治療中的套用及相關基礎研究”獲得200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其他部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發表論文168篇,SCI收入18篇。主編《中醫藥科學研究思路與方法》、《現代中醫肝臟病學》、《實用中醫肝病學》等著作5部。培養博士後4名,博士研究生13名。 1991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3年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衛生部“首屆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1997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計畫,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先進中青年科技工作者”,2011年被評為上海市名中醫。
劉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