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劉富安,男,1948年9月6日生,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先後擔任河南省禹縣鈞瓷工藝美術一廠實驗室主任、科研所所長、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副所長,兼任河南省陶瓷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河南省工藝美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審委員會陶瓷專業委員會委員。
1961年,出身於陶瓷世家的劉富安13歲就拜鈞瓷著名老藝人盧廣東為師當學徒,逐步掌握了鈞瓷製作的各項技藝,學會了胎釉配方。
1972年,劉富安進入禹縣第一陶瓷廠造型設計工作室,開始了專業實驗創作設計工作。他把傳統鈞瓷耳飾上的固定環,改進為能活動的活環,增加了鈞瓷的美感和動感,這種革新工藝很快推廣的其他廠家,並長期套用。
1973年,劉富安把傳統的鈞瓷工藝雕刻創新為簡單的注漿印坯製作工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1975年,劉富安將傳統製作陶瓷用的石膏和硫磺模具改為耐磨、耐腐蝕的錫制金屬模具,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1977年,劉富安創作的150厘米高的雙龍活環鈞瓷特大型花瓶,突破了鈞瓷有史以來高度不過尺(約33厘米)的難關,開創了特大型鈞瓷花瓶製作的先河。
1978年,劉富安創作設計的鈞瓷益壽瓶,被選為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訪問日本的禮品。同年參加了為期六個月的中央美術學院陶瓷創作設計培訓班,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很多名家,視野更開闊。他先後協同著名藝術家
韓美林、梅建鷹、高莊、
鄭可、
劉煥章、
周國楨、
顧景舟、羅明瑤等創作出不少鈞瓷藝術珍品。1979 國務院副總理谷牧訪問日本,作品作為禮品贈送給日本政府官員。
1979年,劉富安被推選參加河南省工藝美術藝人和設計人員代表大會。
1982年,劉富安被選為河南省科技代表,並參加河南省科技工作者代表大會。
1983年,劉富安被禹縣人民政府評選為先進工作者。
1984年,劉富安被任命為禹縣鈞瓷工藝美術一廠鈞瓷實驗室副主任。同年,經國家質量獎評審委員會評定,河南省禹縣鈞瓷工藝美術一廠的鈞瓷產品被評為第四屆全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獎。為了表彰劉富安對鈞瓷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禹縣人民政府授予他“重大貢獻者”稱號,並榮立禹縣第二輕工業系統一等功。劉富安創作的彩釉瓷塑“
母與子”,榮獲全國工藝美術陶瓷行業創新二等獎;彩釉瓷焚香鼎獲全國工藝美術陶瓷行業設計二等獎,並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創新設計二等獎。他研製出新的釉彩翠玉釉,其釉質翠綠,似玉類翠。此種釉施在不同器物上經高溫燒制後釉色翠綠,並帶有白色斑點,表現出器物的生機和活力,被陶瓷界譽為“恰似大興安嶺的陽春白雪”之美景。翠玉釉秀玉瓶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二等獎,翠玉釉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5年,禹縣鈞瓷一廠成立科研所,劉富安被任命為該所所長。他的作品羽毛釉益壽瓶,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二等獎,並選登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陶瓷卷上。研製恢復古瓷的油滴天目釉成功,著名藝術家
韓美林揮毫,贊此釉色為“滴注凝雪,點油化雨”。著名藝術家
鄧白題字“圓如油滴浮春水,燦若繁星閃夜空”。其作品油滴天目釉直柄茶具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研製的油滴天目釉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9年《中國陶瓷》第一期刊登了他的論文《仿宋油滴天目釉的研製》。1985年,作品參加亞太地區博覽會。
1988年劉富安被國家命名為“國家級
工藝美術大師”,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總理接見、並將其作品陳列於人民大會堂。時年40歲,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
工藝美術大師,也是鈞瓷行業第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90年,劉富安的作品翠玉釉秀玉瓶又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並被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收藏。作品雙龍戲珠瓶被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收藏。
1991年,禹州市鈞瓷研究所成立,劉富安由鈞瓷一廠調入該所主持技術籌備工作。論文《中國鈞瓷傳統手拉坯成型工藝》在1991年北京國際陶藝研討會上宣讀,並在會上進行了手拉坯表演。
1992年,禹州市人民政府任命劉富安為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副所長,主持該所的專業技術工作,並燒出了該所成立後的第一窯鈞瓷。在研究所任職期間,他和其他技術人員一道設計出4立方米新型雙孔無匣缽鈞瓷窯爐,這種窯爐仍以煤炭作為燃料,新型窯爐不但使鈞瓷素胎的裝載量大幅度提高,減少了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還保持了傳統煤窯的產品質量和藝術效果。這種新型窯爐在該所一直沿用,燒制出了不少精美的鈞瓷。
1993年,劉富安被評選為河南省優秀專家。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給劉富安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劉富安離開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在神垕建立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富安工作室”。
2000年,劉富安應韓國前總統金泳三之邀赴韓進行文化交流,與韓國著名陶藝家車東哲、許由、吉星等進行了技藝切磋,並進行了手拉坯表演,受到韓國陶藝家的讚譽。金泳三先生對其鈞瓷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題詞“中華神瓷”。鈞瓷作品蝸牛缽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2001年春節,應中央電視台邀請,劉富安在《歡聚一堂》欄目中,向全國觀眾進行了手拉坯表演。2002年五月,中國古陶瓷界/工藝美術界的專家在河南省鄭州市對劉富安成立大師工作室以來創新的作品進行了鑑定。參加鑑定會議的專家有中國古陶瓷界泰斗
耿寶昌及著名專家學者趙青雲、
李紹翰、朱伯謙、葉文程、
王家斌、孫新民等。鑑定小組在鑑定報告中對劉富安的鈞瓷作品作出了形體美、釉色美、劉畫美、自然美的結論。
2002年7月,日本陶藝家高井進先生專程到禹州神垕鎮拜訪劉富安,並在大師工作室共同切磋手拉坯技藝。
2002年10月,劉富安由於積勞成疾,身感不適,在醫院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後輾轉鄭州、北京等地醫治,終未見效。
2004年,劉富安病情加重,於當年7月4日病逝,從此走完了他鈞瓷藝術的人生之路。
200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富安鈞瓷作品集》出版。
2008年,劉富安作品參加“2008年中國鈞瓷特展”,此次特展在天津博物館展出,天津市金甌閣陶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是河南省外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鈞瓷特展。
2010年,由著名收藏家
王輝主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鈞瓷作品集·劉富安卷》出版,這是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的新中國大紅袍系列書畫題材以外的首次出版的工藝美術類的大師作品集,它的出版不是偶然的,而是眾望所歸,鈞瓷是我國陶瓷史上的精髓,而劉富安則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位享受國務院津貼的鈞瓷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的作品凝結傳統手工藝勞動者對歷史的追隨和對陶瓷史的理解,他的作品代表鈞瓷文化發展的一代豐碑,也是歷史對於曾經對中國文化史做出突出貢獻的認可和推廣。
2011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富安傳世作品集》 河南美術出版社
于樂土,劉永召主編。2011年,劉富安作品入駐中外首工美術館,中外首工美術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展示中外藝術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視窗和交流平台。
藝術成就
第一位鈞瓷領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第一位鈞瓷作品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當代大師
第一位使鈞瓷造型突破三百類歷史的大師
第一位突破“鈞不盈尺”定律的大師
第一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鈞瓷藝術家
第一位入選選題苛刻的《大紅袍》系列畫集的工藝美術大師
第一位系統接受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藝術培訓的鈞瓷大師
當代鈞瓷第一人,第一位全部掌握鈞瓷全部工藝的鈞瓷大師
鈞瓷拍賣第一人,134萬拍出當代鈞瓷最高價
為了保證作品藝術水準, 劉富安大師從選料、粉碎、練泥、配釉、制坯、素燒、施釉、釉燒等每道工序都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到了幾近苛刻的地步,給鈞瓷研究所員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大家記憶尤深,無法忘懷:那時無論拉坯、修坯還是施釉、修釉,只要稍有瑕疵,不管費了多少工夫,付出了多少勞動。先生二話不說,均要求立刻打碎廢棄,出窯時都親自檢驗每件產品,凡不合格產品全部銷毀,即是在患病期間他也坐著輪椅親臨驗收,有時員工看工已近成,於心不忍,先生便親自下手,毫不留情,致使大家均認為先生要求太為嚴格,乃至害怕先生上前進行工藝指導。他常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我是國家任命的大師,我得對鈞瓷事業負責,應拿出大師的高水平作品,不能讓一件殘次品流入市場,毀壞鈞瓷的聲譽”。令大家釋懷的是,待到作品燒成,捧著溫潤如玉的成品,大家才真正體會到了先生的苦心。
對人對己,劉富安先生都是嚴肅的。劉富安把自己畢生精力根植於鈞瓷,奉獻給鈞瓷。自他建立工作室以來,銷毀的產品達數千件,而留下的合格作品也不過數百件。因為他這種“苛刻”的標準是以犧牲大量的成本為代價的,他曾因此經濟上難以為繼,四處奔波籌集貸款。劉富安先生曾經說過“大師的稱號是人民賦予的,所有的作品必須要對的起人民”。
藝術特色
① 型體美:大師作品多數仍採用手工拉坯成型,按照宋代鈞瓷的曲線,,注重圓、扁、方、長、曲、直、縮、脹,格局合稱,虛實得當的原則,保持了宋代鈞瓷造型的基本特點,達到了型體美。
② 釉色美:大師作品皆按照宋代鈞瓷胎、釉配方,做到渾厚端莊、典雅大方,裝飾簡練,線條明朗,稜角突出,起伏得當、以增強鈞瓷釉色的藝術美,給人以高雅的藝術享受
③ 流畫美:大師作品的厚釉在不同的器型上,經煅燒熔融流動,經還原焰氣氛與窯變,形成釉色與紋路相交出奇,渾然構成一幅幅神奇的圖畫,這些流動的畫面,變幻莫測,猶如鬼斧神工,又如自然天成,隨著人的想像力,呈現出各種絕妙奇景。
④ 自然美:大師作品既注重宋代鈞瓷的優秀傳統,又法古創新。在成型、釉色與裝飾藝術上皆有新意,融古典藝術與現代藝術的自然結合,具有劉富安大師獨特的藝術風格,為鈞瓷藝術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鑑賞
與其他的鈞瓷藝術大師相比,劉富安的鈞瓷藝術是多種美的有機組合,並不是單一的空洞的。在劉富安的作品中,圖飾幾乎全都是非物象化的,在質樸典雅的器型上,演變幻化出來的圖案,簡約大氣,雖由人力,宛若天工,有著任何具象的畫面所不能表達的絢麗,來源於物象卻超越於物象之上。
在造型方面,由於每件作品都是由劉富安大師親手拉胚,其造型簡潔規整,線條流暢,稜角分明,大氣而不臃腫,修長而不瘦柴;仿古而不復古,凸顯出別具一格的靈氣和氣勢。劉富安大師的作品的主要造型有異獸瓶(益壽瓶)、橄欖瓶、蘑菇瓶、乳釘獸耳尊、羅漢爐等,大部分皆為大師原創,
在釉色方面,劉富安大師的鈞瓷渾厚且色彩豐富。劉富安追求自然天成的釉質和釉色,在施釉工藝上,大膽嘗試採取浸釉、噴釉、點釉、多層釉相互交混的新型施釉方法。其作品釉色表現出很強的層次感和流動感。
在落款方面,劉富安鈞瓷作品的款識均為方形,在器物坯未乾時直接壓在坯上,壓印款識的部位有四種:在器物底部中心、圈足部內或外、雕塑器物或球形器物內腔的頂部(如壽桃),款識大部分清楚。也有在器物底部刻或用筆直接署名的款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