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3年7月,
上海交通大學工業外貿系畢業,獲“工業外貿”與“計算機科學與套用”雙學科
工學學士學位。
研究方向
西方科學思想史、現象學科技哲學、中西科學思想比較。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劉勝利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5年1月1日
《身體、空間與科學》一書由劉勝利 所著,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獲獎記錄
2011年,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梅洛—龐蒂的空間現象學研究》,指導教師為吳國盛教授。
2013年,第四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學術節暨“青年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
學術著作
專著
《身體、空間與科學:梅洛-龐蒂的空間現象學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版。
主要論文
“科學革命的思想史敘事”,《哲學門》2008年9月第17輯;
“空間觀的哥白尼革命:康德對傳統空間觀的繼承與批判”,《
科學文化評論》2010年第3期;
“從對象身體到現象身體:《知覺現象學》的身體概念初探”,《
哲學研究》2010年第5期;
“梅洛-龐蒂的空間現象學”,載《理解梅洛-龐蒂:梅洛-龐蒂在當代》,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61-179頁;
“身體經驗與身體表象:梅洛-龐蒂對傳統心理學的身體模型的方法論批判”,《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1年第2期;
“位置的不動性:亞里士多德位置學說的理論困難”,《中國科技史雜誌》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與
張卜天合著);
“對象科學與現象科學:論兩種科學的區分與中國古代科學的統一性”,《科學文化評論》2011年第3期;
“現象空間的誕生:斯特拉頓實驗的現象學解釋”,《
自然辯證法通訊》2012年第1期;
“中醫身體觀現代闡釋的困境與出路”,《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
“時間現象學的中庸之道:《知覺現象學》的時間觀初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4期;
“《黃帝內經》身體觀的現象學闡釋”,《清華西方哲學研究》2016年冬季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後李約瑟時代中國科技通史的編史學變革”,《科學文化評論》2017年第1期。
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現象學視角下的中西醫身體觀比較研究”(批准號:15XZX004)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世界科學技術通史研究”(項目批准號:14ZDB017),擔任“中國科學與技術相互融通的編史學與哲學研究”子課題負責人。
譯著與譯文
(法)亞歷山大·柯瓦雷:《
伽利略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英)吉利斯皮:“柯瓦雷的生平與著作”,譯文已作為《伽利略研究》的附錄出版;
(法)彼得羅·雷東迪:“從科學史到科學思想史:柯瓦雷的鬥爭”,譯文發表於《科學文化評論》2010年第6期;
(法)埃馬紐埃爾·德·聖·奧貝爾:“存在與肉的共同深度:根據未刊稿重讀梅洛-龐蒂”,收入論文集《理解梅洛-龐蒂:梅洛-龐蒂在當代》,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版;
(法)桑德拉·洛吉耶:“迪昂、梅耶松與美國後實證主義認識論”,譯文收入:比特博爾等主編的論文集《法國認識論:1830-1970》,商務印書館2011年9月版;
(法)熱拉爾·若朗:“科學革命的觀念:柯瓦雷模型”,譯文收入《法國認識論:1830-1970》,商務印書館2011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