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俊來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天津靜海
- 出生日期:1960.12
- 畢業院校:原長春地質學院
- 性別:男
- 職稱:構造地質學教授
個人簡介,工作經歷,任免信息,研究成果,個人榮譽,個人成就,課程與學科建設,科學研究項目,重要學術論著,兼職,
個人簡介
劉俊來,男,1960年生於天津,1989年10月在原長春地質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先後在長春地質學院、長春科技大學任副教授、教授,2000年任長春科技大學構造地質學專業特聘教授。2000-2003,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年10月在德國格廷根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回國;1996—1997受聘日本京都大學客座教授,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研究;1998年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資助,以JSPS Fellow身份先後訪問東京大學等五校一所;應邀分別在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廣島大學、神戶大學、靜岡大學、荷蘭Utrecht大學、德國格廷根大學等講學和開展學術交流。先後十餘次應邀出席在德國、荷蘭、捷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召開的專業國際學術會議,兩次任大會執行主席。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
工作經歷
起止年月 工 作 單 位 職 務
8/2003年至今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教授、博士生導師。
6/2000-8/2003 吉林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
01/2000—12/2000 長春科技大學(吉林大學) 特聘教授
6/1996—4/1997 日本京都大學 客座教授
10/1994—10/1995 德國格廷根大學 博士後
10/1992—12/1995 長春地質學院 副教授
10/1989—10/1992 長春地質學院 講師
9/1986—10/1989 長春地質學院 博士研究生學習
9/1982—10/1985 長春地質學院 碩士研究生學習
10/1978—9/1982 長春地質學院 學士學習
任免信息
2018年3月15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主席會議通過,當選為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
2020年3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劉俊來擬獲聘為首屆國家特邀自然資源監察專員。
研究成果
(一)大陸造山帶伸展作用機制
結合對我國北方早前寒武紀變質雜岩區的構造分析研究,提出前造山伸展過程的標型構造型式—岩漿核雜岩的概念,查明遼吉古元古宙(25-18億年)造山帶內二十多個岩漿核雜岩體的存在,確立了岩漿核雜岩的構造組成並闡述了其成因機制,建立了典型地區古元古宙地殼演化的伸展—收縮—走滑剪下的造山過程模型。提出地殼早期伸展作用的持續性發展過程,即造山帶的形成由成谷伸展—前造山伸展作用(岩漿核雜岩)—主期軟收縮造山—後造山走滑剪下多階段、多體製成因演化,進一步提出早期地幔對流體制的延滯轉變過程。
(二)地球岩石圈結構與成因的動力學、流變學機制的實驗研究
對於天然過程研究及其實驗室模擬,通過在日本島田實驗室與我校高溫高壓實驗室開展的實驗研究工作,側重討論了地殼岩石的脆性-韌性轉變與大陸地殼多震層成因,建立了新的地殼斷層帶模式。
(三)地殼岩石的低溫塑性
對於地殼淺部岩石開展的系統研究,提出岩石的低溫塑性,以及由此而致的脆性變形構造與晶質塑性變形構造的共存,歸咎於遞進變形作用過程中流體相引起的水解弱化過程以及由此導致的岩石流變行為的轉變。研究提出:(1)在淺部地殼環境中普遍存在的流體相對於岩石的力學屬性和流變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與溫度和壓力具有相似性。(2)地殼岩石在淺部地殼層次可以具有低溫塑性,發生晶質塑性變形。脆性變形構造與晶質塑性變形構造的共存,歸咎於遞進變形過程中流體相引起的水解弱化過程,以及由此導致岩石流變行為的轉變。
個人榮譽
1991年獲長春地質學院《五四》青年地質學家獎;
1993年獲國家教委優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基金;
1996-1997年度日本京都大學青年學者基金;
1998年榮獲日本學術振興會Fellow稱號;
1998年獲得國土資源部百名跨世紀人才稱號與基金;
1998年中國地質學會銀錘獎。
個人成就
課程與學科建設
先後擔任《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礦產地質基礎》、《現代構造地質學理論》與《Modern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in structural geology》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1997年受學院和學校委託,作為第一學術帶頭人申請《構造地質學》學科博士點,1998年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1999-2001年主持完成了《構造地質學》博士點博士研究生培養方向、培養計畫與培養方案的制定;一直主持《構造地質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計畫與培養方案以及本科生《構造地質學相關課程建設與規劃》。
主持著吉林大學《構造地質學多媒體教學體系建設》和《構造地質學網路課程建設》教學研究項目;主持編寫由吉林大學資助的《顯微構造地質學》研究生教材。
科學研究項目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二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二項(合作對象分別為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地震預測研究中心和德國格廷根大學岩石圈地質與動力學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青年學者基金項目一項、教育部回國基金項目一項。參加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一項、地礦部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等七項。主持國家地調局項目二項、遼寧地勘局項目一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構造地質學的教學和以高溫高壓岩石變形實驗系統為基礎開展的科學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1)地殼岩石圈結構與動力學演化;2)構造地質學、顯微構造學與岩石流變學;3)構造物理學與實驗構造學。
科學研究成果獲得國內、國際同行的好評,先後在 Geology,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Zeitschriften der
Gesalschaft Deutschland,科學通報、地質學報(中、英文版)、岩石學報、地質科學等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70餘篇。
重要學術論著
1. Liu Junlai, J. Walter and K. Weber, 2002, Fluid-enhanced low-temperature plasticity of calcite rocks: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Geology, 30 (9): 787-790 (SCI)
2. LIU Junlai and K. WEBER, 2002, Low temperature plasticity of naturally deformed calcite rocks, Acta Geologica Sinica, 76 (3) (SCI)
3. Liu Junlai et al., 2001, An Early faulting along the Altun Mountains, NW China, Z. Dt. Geol. Ges., 152 (2/4): 379-386
4. Liu Junlai and M.Shimada,2000,The genesis of continental seismogenic zone and a new crustal fault zone model,Chinese Science Bulletin,Vol.49(20): 1886-1892 (SCI)
5. 劉俊來、Weber, K. 、Walter, J., 2000, 上部地殼的流體作用與大理岩的低溫塑性, 岩石學報,Vol.17(4)(SCI)
6. Liu, J., 1999, Grain-scale interfac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deformation micro-mechanisms in calcite rocks deformed under the upper crustal level G?ttinger Arb. Geol. Pal?ont., S4, 106-107
7. Liu, Yu, and Weber, 1999, Co-existing brittle-ductile fracturing mechanisms in fault zones of the upper crust level,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 48, No. 22, 2107-2112 (SCI)
8. Liu, J., Liu, Y., Chen, H., Sha, D. and Wang, H., 1997, The inner zone of the Liaoji paleao-rift: its early structures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J. Asian Earth Sci. 15: 19-31 (SCI)
9. Liu, J.,1996, Mechanisms of grain size reduction in carbonate rocks deformed under the upper crustal level, Z. Geol. Wiss. 24: 679-686
兼職
學術兼職:
日本京都大學,客座教授(1996-1997);
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兼職教授(2003-2005)
吉林大學,兼職教授,(2013-)
中國地質學會理事 (2012-)
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2009-)
顯微構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999-)
岩石力學與固體力學學會高溫高壓專業委員會:委員 (1999-)
實驗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2008-)
國際構造地質學家與大地構造學家協會:會員 (1996-)
中國地質學會會員、歐洲地球物理學會會員、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編委(曾任);
《世界地質》編委(曾任)
《地學前緣》編委
《現代地質》編委
《地質學報-中文版》副主編(2013-)
社會兼職:
現任:
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2013-)
民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支部:主委(2006-)
民盟北京市委:委員(2008-)
民盟中央生態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曾任:
政協吉林省委員會:委員(第八屆、第九屆; 1998-2003)
政協吉林省委員會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2000-2003)
民盟長春市委員會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2002-2003)
日本京都大學,客座教授(1996-1997);
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兼職教授(2003-2005)
吉林大學,兼職教授,(2013-)
中國地質學會理事 (2012-)
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2009-)
顯微構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999-)
岩石力學與固體力學學會高溫高壓專業委員會:委員 (1999-)
實驗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2008-)
國際構造地質學家與大地構造學家協會:會員 (1996-)
中國地質學會會員、歐洲地球物理學會會員、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編委(曾任);
《世界地質》編委(曾任)
《地學前緣》編委
《現代地質》編委
《地質學報-中文版》副主編(2013-)
社會兼職:
現任:
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2013-)
民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支部:主委(2006-)
民盟北京市委:委員(2008-)
民盟中央生態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曾任:
政協吉林省委員會:委員(第八屆、第九屆; 1998-2003)
政協吉林省委員會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2000-2003)
民盟長春市委員會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200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