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京聞

劉京聞

劉京聞,1967年生於山東陵縣,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教授、工作室導師,廊坊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京聞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陵縣
  • 出生日期:1967年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
  • 職業:書法導師
  • 代表作品:《行草書法》
  • 主要成就:書法創作
人物簡介,個人作品,藝術成就,藝術評述,

人物簡介

作品多次入展全國書法展及蘭亭獎,曾獲全國第二屆青年展二等獎,全國第三屆扇面展一等獎,2013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三名”工程,同時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中青年60家”作品展,曾多次擔任由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書法展覽評審,2015年為中國書協主辦的“中國書法公益大講堂”專家組成員。 2021年入展全國第七屆蘭亭獎。

個人作品

作品欣賞

藝術成就

2004年作品在《中國書法》雜誌專題介紹;
2004年入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全國首屆書法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得到了沈鵬歐陽中石張旭光胡抗美鄭曉華周志高諸位先生的教導,獲“二十佳”優秀學員稱號;
2006年獲《書法》全國中青年書法百強榜提名;
劉京聞
劉京聞
2006年入展《中國書法》雜誌主辦的“梁披雲”杯全國書法大展;
2006年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首屆行書展;
2006年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第二屆蘭亭獎;
2007年獲中國書協主辦的紀念傅山400周年全國書法大展三等獎;
2007年成為行草十家展成員之一,8月20日在中國美術館隆重展出;
2007年入展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
2008年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千人千作展;
2008年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第二屆草書展;
2008年“書法兄弟連”行草十家展7月24日在上海美術館展出;
2008年獲《書法》雜誌全國中青年書法百強榜二等獎;
2008年入中國國家畫院沈鵬課題班學習;
2009年獲中國書協主辦的江南文化節翁同和書法提名獎
2009年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五百人精品展;
2009年入展全國第六屆楹聯書法展;
2009年獲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展二等獎;
2010年獲全國第三屆扇面展一等獎。
2011年入展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
2011年第三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 入展(中國書協)。
2021年,參加清風徐來——2021全國書法名家精品展(新會

藝術評述

尋蹤二王
——劉京聞書法蠡測
如果說21世紀中國書壇有流行書風的話,那一定是東晉二王行草在當代的又一次激活。放眼望去,中國書協近十年來的屆展以及單項展或某些高規格的展賽,不惟行草數量占居絕對優勢,即使是獲獎作品,行草亦最為風流,而以二王為基調的行草書,更堪稱翹楚!
劉京聞是新世紀書壇二王陣營中的一員驍將,其在眾多的展賽中折桂的作品多為他最擅長的行草書。能在龐大的二王行草陣營中頻頻勝出,一定有他的非凡之處。
當下書壇,由於廣大書人“聞風而動”,取法上都直指二王,從而形成了新的風尚,相似性的二王展覽體大行其道。許多作品的取法與其說是對傳統二王的回歸,毋寧說是當代“二王風”的相互陶染,已漸失個性,難辨你我了。
劉京聞的行草,竊以為他的取法不僅僅止於二王,而是以二王為根基向上與向下的拓展與延伸,對二王法的生成與二王法的確立及演繹,進行了追蹤模擬、融通,變移。從而形成其氣勢通脫,氣息古雅、氣韻綿厚的書風。
表面上看去,他的用筆率性而為,線條隨字勢流走,筆勢一貫直下,或如飛瀑凌空,勢若蛟龍入海,或如汩汩泉水,流瀉自然成紋。在這種“自然”的背後,我們可以窺見京聞浸淫二王的深久,並於此中悟得筆法精義,其提按絞轉、快慢疾徐所傳達出的極富音樂美感的節奏與韻律,豈止於對書法的本體認識?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的規律——陰陽調和。何嘗不在他的筆性上得到印證?正因如此,不激不厲的風規才宛然在目。
最令人耽玩者,是劉京聞書法的“線性”,具有濃郁的“抒情”特徵,非鐘鼓之激越,如短笛之悠揚,能臻此境,一定是經歷了刻苦的技法訓練,箇中不乏對二王及其帖學一系眾多大師的模擬。在反覆的摹寫之中體味先賢的用筆之法,校正自我的書寫慣性與習氣,以期達到意與古會的目的。這種“線性”,如果線上形,線質、線律與線構任何一方面有虧空,都將影響到“抒情”性的正常發揮。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顯示出劉京聞駕馭線條、表達“線性”的過人之處。
我們在當下流行的二王書風裡,不難看到刻意的頓筆與挑逗的形跡,也不準看到端莊似楷的《聖教》集字與行草相間的宋元尺牘的生硬組合,或許這就是二王傳統平面化、模式化的表征。但是,劉京聞在相同的文化背景與相似的帖系取法上,表現出不同的新理意態與個性化的筆墨語境。比如他的字勢的欹側,就並非是一種左低右高的範式,時或反向的表現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在字構開合與疏密變易之中,俏無聲息地透露出別樣的匠心。
就筆法與結字而言,古人創造的經典成為我們難以逾越的一座座高峰,在經典里跋涉所獲取的“擬之者貴似”的愉悅,成為後世習書者的最大滿足。倘若能在當下的書寫里讀出對經典的繼承,對於任何一位書家都將喜形於色,更何況劉京聞在古代的“法則體系”中融進了自己些許的個性,或者說他在趨同的“二王大眾化”的流行語境裡,演繹出別樣情味,且被二王的冬粉們予以認可。
繼承的純粹性表達與演繹的多樣化呈現,在京聞的創作中或有偏勝,但無論是本色的二王皈依,還是個性的宋元觀照,都打上了“京聞色彩”,不管是何種書體,只要出之他的筆下,斷不會在大眾化的“偽二王”里湮滅,而能於此中亭亭玉立。
我常常感慨,古人在漢字書法里留給我們的空間並不大。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字型的演變,書風的變栘、書體的確立、流派的形成已然如斯,我們在繁榮書法藝術的進程中,往往是以敬畏緬懷之情,作繼承大於創造的“擬古”,至於能在這種反覆的“擬古”書寫中,或在不同經典的相摩相盪里有所發現並有所表現,那一定是天才的書家。
劉京聞,便是得天之助、得地之利、得人之和的書法的“擬古”與“出新”者。還有什麼比“擬古”而得古意、“出新”而得新意更令人欣慰呢?更何況每一個書家的書寫慣性與古代經典確立的法則是有相當距離的,在臨池摹習的過程中,都會消解部分古意而又保留部分習氣,要真正得到”古意”是很困難的。但是,面對劉京聞的書法作品,只要稍懂書法歷史,書法技法與書法風格,便能讀懂他的取法或“法”、“意”之間的微妙表達。讓書寫接近古人又能彰顯己意,那就離“入古出新”不遠了。我們總是期望“創新”,事實上書法在漢代以後,隨著字型定型,風格與流派的形成和發展漸被後世書人接受且奉為圭臬,可以說幾千年來字型沒有新變,技法在繼承中或有豐富,書風在繼承中或有漸變,但都沒有本質超越。也許這就是“書法傳統”的偉大之所在。
當然,一種書寫範式的確立,很可能帶來兩種結果:一是對風格的強化,凸顯個性;二是對範式的重複,形成模式。一旦形成模式且書寫的所有作品有如機械化生產,雖不經檢測亦合“標準”,這就值得我們警醒了!
(原文發表於《書法報》2013年1月16日第3期)
崇拜京聞:寫給二王的冬粉
——劉京聞書法印象
張緯東
在我熟悉的書法界朋友中,劉京聞是個獨特的人。理由如下:其一,平常神態安靜,若謙謙君子,西服領帶筆挺,一塵不染的樣子。但幾杯酒下肚,立即判若兩人,思維敏捷,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常常有經典章句迸發。如果興奮到極致,有應手的傢伙兒,他敢甩掉外衣,赤膊上陣,奮筆疾書,在一長串的連環笑聲中,常有精彩絕倫之作橫空出世。其二,文武兼備,不光書法玩的上路,桌球打的也是業餘中的高手,而且在打球的過程中,他還能從中悟出一套筆法,嘖嘖,人家玩都玩出品味來,使我想到王羲之養鵝、某人觀公孫大娘舞劍之類的古代名人逸事。其三,革命生產兩不誤。書法桌球玩得好還不算什麼,更要命的是買賣做的也不錯,帶著老婆小舅子及下邊一撥子人,定格文化產業,幾年下來,打拚出自己的一片天下,讓人羨慕嫉妒恨。他自己還堂而皇之給自己的齋號名之曰"文經堂",還有別人的活路嗎?!
有此三者,京聞不出名才怪事呢!
於是乎京聞真的出名了,全國大展摘金奪銀,各種榮譽接踵而來,按理京聞可以牛一把了,他有理由牛,他有資格牛。但是京聞這時期卻沉靜下來了,每次見到同行,都拿著自己的近作求教,謙遜得讓人受不了,儼然像作秀一樣,有必要嗎?但他依然故我,虛心待人,時間長了,人們從他的作品變化看到了京聞謙虛的成功。京聞注定是要成就大事業的!我斷定。
書法和書道是中國和日本對中國這一傳統藝術的不同稱謂,道和法始終是書法家審美追求的兩隻眼睛,道法自然的結合體不僅是毎個個體藝術家雙眼的聚焦,也是藝術家群體眼光的集合。在書法發展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焦點人物湧現很多,毎人身後都有大批冬粉追隨。在眾多書法焦點人物中,最耀眼的明星就當仁不讓為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因此他們的冬粉團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層次最高,要想在冬粉團中出人頭地,競爭最慘烈,劉京聞恰恰選擇了這個團伙作為他藝術打拚的舞台。二王是京聞心中的通天教主,膜拜二王是京聞畢生的追求和生命全部的意義所在。
我了解的京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呼吸吐納,孕育生髮。始於法,終於道,逐漸形成自家面目。總結京聞書法面目形成的元素我個人認為有三大體系:一曰山體系。謀篇布局字形結構歷來是書法家作品中的重要節點,如何處理是體現書法風格的主要方面。京聞作品結體取法二王,走中正端莊一路,中規中矩,落落大方。偶然倚偏,姿態俏皮。故其作品整體賞觀,小字小品靜穆祥和,一派安然;大字鴻篇巨作莊嚴雄渾,風流倜儻,系出名門。縱觀天下名山,京聞作品極似黃山:山峰高聳取向主要構架,蒼松雲海為其點綴情趣,風物人情敘述藝術傳承。參研京聞作品,黃山不可不游。二曰水體系。筆法線條是書法作品的形質,是體現書法家風釆的核心要素。如果說京聞結體是師承二王,遵循教主,不敢更張,那么就線條而言,京聞的個性化就體現得尤為突出。其起筆順入而下,一路歡暢,決無掛礙;時有小駐,亦顧盼生情,然後又順勢奔淌,隨心而行;無急湍,無大浪,若小溪,若林泉,偶爾竹影淸風,隨意彼岸結廬。觀京聞的行筆,有時不知不覺能神遊方外,那裡百鳥歡歌調戲,仙人竹軒品茗,遠山幽靜蔥翠,溪水潺潺清碧,讓人流連,讓人陶醉,讓人嚮往。我以為京聞的作品是桂林灕江,是灕江的陽朔,天工開物,神奇造化,不是雕琢,又似雕琢,拙若村夫,巧若浣女,動靜相宜,佳且美兮,確實大手筆,讓我輩心有感出:既生聞何生予?!三曰人體系。成就一個書法家,天時地利人和三才不可或缺。京聞是個幸運的人,也是個幸福的人。首先選擇團隊無誤,加入"二王冬粉團",從一開始就讓他順天應事,站位準確,起點很高,取法乎上,他做的好;第二廊坊這塊藝術寶地浸透了他,自由的空氣能夠使人健康成長,廊坊書法的沙龍氛圍一直呵護著京聞的藝術成長;第三是京聞敢於超越自我的精神成就了他的今天。深造學習,虛心求教,一點一滴都暈染著京聞的作品,我們逐漸發現他的作品不呆板了,不單調了,不燥動了。一個有韻味的活生生的書法君子呈現在我們面前!三大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京聞面目,過去和現在影響著他,未來也必將推助他的發展。
春節放假,眾書友聚會,京聞拿著厚厚的書稿請大家閱批,眾人已習慣了他的套路,紛紛評頭論足,最後,他鄭重其事地跟我講:約我為其新書作序。我開心地說:那你必須敬我酒。席間,京聞果然舉杯相敬,我輩豈能不踐諾!我言到:厚祥先生為你作序名曰理解京聞,我今為你作序名曰崇拜京聞。眾人皆曰不可,謂言過其實。人去席散,靜坐禪觀,想起剛才的言辭,禁不住釋然一笑,同時閃現京聞揮灑自如的神態,飄飄然若夢回蘭亭一般,我的心篤定了。
京聞,別辜負了我的崇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