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珩(1904~1967),又名一塞,字君度。直隸安州(後河北安新)人。畢生致力於數學的教學和研究,1967年10月25日病逝。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生平事跡,品學兼優,學生運動,留學日本,教師生涯,文革迫害,主要著作,主要著述,主要譯著,
人物簡介
1922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入學第三年,因參加反對北洋軍閥的愛國學生運動遭唐山地方當局通緝,遂東渡日本。1925年,考入日本廣島師範理科學習數學,1929年,轉入廣島文理科大學數學部。“九一八”事變後回國,先後任北平師範大學講師、安徽大學數學科教授、北平師範大學教授。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隨北平師大西遷陝西。同年9月,西遷陝西的北平師範大學、北平大學和北洋工學院合併成立西安臨時大學,11月1日正式開學上課,劉任數學系教授。
1938年3月,侵華日軍進犯晉南,陝西門戶潼關告急。國民政府既怕臨時大學變成“陝北公學第二”,在西安掀起更大的抗日怒潮,又怕越來越多的學生被共產黨“赤化”去了延安,遂利用“潼關吃緊”的局勢,強令西安臨時大學搬往陝南。3月16日,劉隨校離開西安,乘火車當天到寶雞,然後步行,過渭河,越秦嶺,半個月行程250多公里到達漢中。全校被分別安置在三個縣的六個地方,劉所在的文理學院駐城固縣的考院。4月3日奉命更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5月2日正式開學上課,劉仍任教授。西北聯大辦在漢中對地方來說本來是天大的好事,但聯大師生越來越高漲的抗日救亡活動,卻使鄂陝邊區警備司令,人稱“漢中王”的祝紹周十分恐慌,遂報請國民政府先後將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和師範學院獨立設校,留下文理、法商兩個學院,於1939年8月8日更名為國立西北大學,西北聯大被逐步肢解。劉經歷了西安臨大、西北聯大到西北大學變遷的全過程。學校回遷後,他於1946年5月回到西安,此後,一直在西北大學任教授、系主任、校務委員會委員,還擔任陝西省科協委員、政協西安市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數學會副理事長等。
他可以講授數學系大綱中規定的近20門課程,此外還掌握了物理學、力學、工程學諸多方面的知識。他站得高、看得遠、鑽得深,掌握了所研究領域中的精華。不難看出,劉研究的重點是幾何學,特別是現代微分幾何學,其中尤以空間形式的“聯絡、變換、安裝”三個問題為重中之重。這在劉所主持的黎曼幾何專門化討論班中,他所撰寫的學術論文中,及他所指導學生寫的畢業論文中可以充分體現出來。劉亦珩在教學、科研中緊跟國際發展潮流,重點放在向學生介紹當時最先進的理論上面。
1958年他說過:“在數學上,蘇聯某些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有些部分還很落後,特別在幾何學方面,我認為蘇聯成就不足取”;“我給學生介紹近代幾何學發展情況時,著重講法國、德國的,對蘇聯的一提便了”,“蘇聯幾何學繼承的是法國學派,我們應直接採用法國的優秀教材,何必迂迴著沿著蘇聯的路子走?”
生平事跡
品學兼優
學生運動
1922年,18歲的劉亦珩考入唐山交通大學預科學習。安徽省當時高等教育相對落後,人才缺乏。因此劉亦珩承擔了較繁重的教學任務。他滿腔熱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深受大家歡迎,劉亦珩在安大一舉成名。其間結識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同學武懷讓,二人交往甚密,並隨武參加學生運動,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開灤工人大罷工等。不久,劉亦珩身份暴露,敵人搜捕。校長為了保護他,命令他當夜離校而逃脫險境,但被開除了學籍,為了安全曾一度改名劉守愚。
留學日本
1924年9月,到日本學習日語。1925年4月入廣島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數學。1929年4月轉到廣島文理科大學數學系繼續攻讀。此間,國內唐山的案子又被鬧了出來,他受到日本警方的注意。在廣島九年,總未能離開日本特高科的刑事“拜訪”,宿舍被搜查過七八次,差點被解送回國。1931年,廣島文理科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回國。
教師生涯
1932年初,由中學時期的同學、北京師大數學系主任趙進義介紹,到北京師大數學系任講師,從此步入了他盼望已久的教師生涯。
1933年初,他向北京師大暫時請假一年,到安徽大學任教授。他在安徽大學執教時寫成的教材《初等近世幾何學》,由當時我國唯一的專門出版數學書籍的機構——北京師大附中算學叢刻社正式出版,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934年,北京師大受教育部委託,舉辦“中等學校理科教員暑期講習班”,他是數學組的四位指導教師之一,專程從安徽趕回北京參加。1935年任數學系教授。1936年,在中國數學會第二次年會上,當選為第二屆評議會的評議。
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師大、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遷到西安,組成西安臨時大學。劉亦珩的弟妹們先後回到家鄉參加八路軍,開展抗日鬥爭。弟妹們都是共產黨員,他的全家祖孫三代就有21名共產黨員。劉亦珩受家庭的影響,經過激烈的自我鬥爭,終於下決心告別了隨他回國、共同生活了數年的日本賢妻,隻身從北京輾轉到西安,立即到剛組建的西安臨時大學任教。隨著形勢的變化,西安臨時大學又遷至陝南城固,成立西北聯合大學,以後又分設為西北大學、西北師範學院、西北醫學院,他先後在西北聯大和西北大學任教授,從1942年起任西北大學數學系主任。在40年代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艱苦歲月里,他為了保護學生、保存西北大學,以一個正派教授的身份,作了許多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一些進步學生免遭厄運,使西大完整地在西安留存下來。
1948年,劉亦珩因身體欠佳,辭掉西大數學系主任的職務。
1949年秋,西北大學成立師範學院,又委任他擔任師院數學系的系主任。在三年的任職期間,他積極聘請教師上課;組建教師隊伍;親自編寫講義為學生上課,他對西大師院數學系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50年,他和楊永芳、魏庚人、李儼等發起成立中國數學會西安分會,是年6月11日,西安分會(即後陝西省數學會)正式成立,這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地方分會之一,他一直擔任西安分會的常務理事,兼任分會主辦的刊物《數學學習》第一任主編,並代表西安分會出任《數學通報》的各分會專推編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社會環境比較安定,劉亦珩工作積極性很高。50年代初,他應邀赴北京參加教育部制訂綜合大學數學系教學大綱和教學計畫的工作。他積極協助系主任楊永芳,開齊教育部教學計畫中規定的全部課程。凡缺開的課,他們都親自上陣,並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重新審定和編寫教材。這期間他為教學編寫的講義計有:初等近世幾何學、高等解析幾何學、數論、群論、李群論、群論與代數方程式、微分幾何、高等幾何學、綜合近世幾何學、非歐幾何學、高等微積分學等十多種。在科研上,他為在西北大學創立微分幾何研究中心作前期的準備工作,他率先在幾何代數教研室組織學術討論班,學習研討最新的有關名著,這種辦法對參加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科研能力提高很快,大見成效。
1956年8月13—19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數學論文宣讀會”,西大帶去的論文,引起數學界的重視。他的論文“芬氏空間共形變換” ,1957年,在《西北大學學報》上發表以後,得到同行很高的評價。
1958年,他承擔了日文《現代套用數學叢書》的翻譯任務(全套共42本),他是該套叢書承擔翻譯任務最多的譯者,而且很快完成了任務。
1962年6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先後出版。此後,他又回到他擅長的微分幾何,在更高的層次上進行研究,招收研究生,繼續在教學與科研的道路上探索,為我國數學的發展,夜以繼日地讀書、翻譯、著作,真是一片痴心、一片赤誠。
文革迫害
“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便給他扣上“漏網右派”、“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加之1961年、1962年他的長子、夫人相繼突然病逝;1966年“文革”初,他的二弟受迫害含冤而死,一個接著一個的沉重打擊,和不能理解的批判鬥爭,對他這樣一位體弱多病的老人而言,實在是承受到了極點。他拉著子女的手,悲愴地對他們說:“這次運動,我怕是過不去了,你們要好好地做人啊!”
1967年10月25日,他帶著對祖國的赤誠,也帶著未了的事業,匆匆地離開了人間。這位在中國內憂外患的動盪年代成長的知識分子,一生追求進步、堅持真理、熱愛祖國,幾十年雖歷經千難萬阻,飽受人間各種滄桑,但始終沒有改變他教書育人、用知識報效祖國的初衷,他是一位赤誠的愛國知識分子。
主要著作
主要著述
《近世幾何學》、《三角形外接二次曲線之性質》、《芬氏空間共形變換》
主要譯著
《線性代數學》 《塑性論》、《有限變位彈性論變形幾何學》、《工程力學系統》、《平面彈性理論》、《可壓縮流體理論》、《粘性流體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