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創新生態頂層設計》包括總論、上篇、下篇和附篇。總論“理論綜述”,旨在破除創新生態建設發展迷霧;上篇“生態發育”包括6各章節,分別涉及產業生態、數字生態、研發生態、創業生態、金融生態、服務生態;下篇“平台建設”包括8個章節,涉及新型研發機構、大學科技園區、天使投資平台、科技創業社區、產業互聯平台、政府引導基金、科技(學)城、政府平台公司賦能開發建設等;附篇“組織方式”,重在創新科技自立自強組織方式。全書史論結合、論證嚴謹、數據翔實,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價值,適合經濟從業人員參閱。
圖書目錄
序 言 ……………………………………………………………………… 1
總論
理論綜述
01 破除創新生態建設發展迷霧 ……………………………………… 3
1.1 熱帶雨林成為新經濟地理追捧 ………………………………………… 3
1.2 創新生態是經濟發展的永動機 ………………………………………… 6
1.3 創新生態最大價值是爆發增長 ………………………………………… 8
1.4 資源適配是創新生態發育核心 ………………………………………… 12
1.5 讓創新生態更加看得見摸得著 ………………………………………… 16
1.6 打好重點創新平台建設組合拳 ………………………………………… 22
1.7 在不同規律遵循中尋求均衡點 ………………………………………… 28
上篇 生態發育
02 產業生態賦能國民財富創造 …………………………………… 35
2.1 從產業模組化走向產業生態化 ………………………………………… 35
2.2 從傳統工業思維走向產業思維 ………………………………………… 38
2.3 從產業價值鏈走向產業價值網 ………………………………………… 40
2.4 從工業化發育走向產業高級化 ………………………………………… 42
2.5 從傳統產業集群走向產業族群 ………………………………………… 44
2.6 從工業組織走向新型產業組織 ………………………………………… 47
2.7 從滾動線性增長走向爆發成長 ………………………………………… 49
03數字生態孿生創新價值增值 …………………………………… 52
3.1 如何審視疫後經濟社會之重建 ………………………………………… 52
3.2 疫後數位化變革何以愈演愈烈 ………………………………………… 55
3.3 如今究竟應如何理解數字經濟 ………………………………………… 57
3.4 當前數位化發展有何共同指向 ………………………………………… 60
3.5 杭州如何逐步走向數位化引領 ………………………………………… 63
3.6 新一輪數位化發展範式是什麼 ………………………………………… 66
04 研發生態最佳化技術源頭供給 …………………………………… 70
4.1 新研發已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 ………………………………………… 70
4.2 研發生態最佳化技術源頭的供給 ………………………………………… 72
4.3 研發生態的本質是開放式創新 ………………………………………… 75
4.4 新研發組織模式及其運行機制 ………………………………………… 78
4.5 以新研發加快研發生態的發育 ………………………………………… 82
05 創業生態海量試錯衍生動能 …………………………………… 85
5.1 擁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時代 ………………………………………… 85
5.2 把握創業生態建設發育的關鍵 ………………………………………… 88
5.3 加快營造地區創業生態棲息地 ………………………………………… 90
06金融生態撬動價值財富分配 …………………………………… 95
6.1 產業技術革命成就於金融創新 ………………………………………… 95
6.2 金融生態是創新生態的突破口 ………………………………………… 98
6.3 中關村是國內科技金融開拓者 ……………………………………… 100
6.4 以科技金融為核心的金融生態 ……………………………………… 102
6.5 金融創新生態的建設發育路徑 ……………………………………… 106
6.6 促進金融生態發育的政策建議 ……………………………………… 111
07 服務生態最佳化創新資源配置 …………………………………… 113
7.1 科技服務是創新生態建設基底 ……………………………………… 113
7.2 科技服務需求與科技服務供給 ……………………………………… 117
7.3 從科技服務體系到科技服務業 ……………………………………… 120
7.4 國內外科技服務發展經驗借鑑 ……………………………………… 123
7.5 從科技服務業到服務生態賦能 ……………………………………… 126
下篇 平台建設
08 新型研發機構突出創新源頭 …………………………………… 133
8.1 新型研發機構究竟應如何理解 ……………………………………… 133
8.2 我們需要怎樣的新型研發機構 ……………………………………… 135
8.3 很多新型研發機構為何會失敗 ……………………………………… 137
8.4 台灣工研院是否真的已過時了 ……………………………………… 138
8.5 美國的創新中心究竟怎么做的 ……………………………………… 140
8.6 關鍵是處理好哪些重要的問題 ……………………………………… 141
8.7 究竟需要達成和踐行哪些共識 ……………………………………… 144
09大學科技園區搭建創新橋樑 …………………………………… 147
9.1 大學科技園是新經濟重要源頭 ……………………………………… 147
9.2 如何看待中國大學科技園發展 ……………………………………… 149
9.3 大學科技園區源自創業型大學 ……………………………………… 153
9.4 最佳化大學科技園發展頂層設計 ……………………………………… 157
9.5 國家大學科技園五大發展導向 ……………………………………… 161
10 天使投資平台點燃創業引擎 …………………………………… 164
10.1 天使投資網路是創新生態樞紐 …………………………………… 164
10.2 天使投資成長發育的四大機制 …………………………………… 167
10.3 天使投資促進新興產業的機制 …………………………………… 169
10.4 無所不在的天使投資成就矽谷 …………………………………… 172
10.5 天使投資帶動新經濟輕盈騰飛 …………………………………… 175
11 科技創業社區衍生高端創業 …………………………………… 181
11.1 中國創業孵化行業進入新階段 …………………………………… 181
11.2 從以色列創業孵化看我國不足 …………………………………… 183
11.3 從形態 / 功能開發到生態開發 …………………………………… 186
11.4 科技創業社區成為重要突破口 …………………………………… 188
11.5 進一步承載高能級高水平創業 …………………………………… 192
12 產業互聯平台最佳化產業組織 …………………………………… 198
12.1 當前究竟如何理解產業網際網路 …………………………………… 198
12.2 產業網際網路建設發展頂層邏輯 …………………………………… 201
12.3 產業互聯平台的新型產業組織 …………………………………… 204
12.4 產業互聯平台的技術架構邏輯 …………………………………… 206
12.5 產業互聯平台的資本運作方式 …………………………………… 209
12.6 產業互聯平台的商業模式取向 …………………………………… 211
12.7 產業互聯平台的創新生態基底 …………………………………… 212
12.8 讓產業互聯平台發展不再孤單 …………………………………… 216
13 政府引導基金助推做大做強 …………………………………… 220
13.1 我國政府引導基金的前世今生 …………………………………… 220
13.2 我國政府引導基金的基本透視 …………………………………… 224
13.3 國內外政府引導基金髮展案例 …………………………………… 228
13.4 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的頂層設計 …………………………………… 233
13.5 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的生態賦能 …………………………………… 237
14 科技(學)城承載戰略力量 …………………………………… 241
14.1 科技 / 教 / 學城建設進入新階段 …………………………………… 241
14.2 國內外科技 / 教 / 學城發展經驗 …………………………………… 244
14.3 科產城人融合是重要發展取向 …………………………………… 248
14.4 最佳化科技 / 教 / 學城的頂層設計 …………………………………… 252
14.5 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平台 …………………………………… 255
15 地方平台公司賦能開發建設 …………………………………… 260
15.1 地方政府城市開發建設及運營 …………………………………… 260
15.2 平台公司是地方發展重要推手 …………………………………… 263
15.3 平台公司面臨怎樣的形勢趨勢 …………………………………… 266
15.4 政府平台公司典型案例及借鑑 …………………………………… 270
15.5 加快成為“企業界的斯坦福” …………………………………… 272
15.6 創新平台公司業務模式及形態 …………………………………… 276
附篇 組織方式
16 創新科技自立自強組織方式 …………………………………… 281
16.1 新經濟是科技自立自強突破口 …………………………………… 281
16.2 從新經濟範式看組織方式創新 …………………………………… 282
16.3 從新經濟創新方法看組織創新 …………………………………… 285
16.4 從新經濟爆發成長看創新組織 …………………………………… 289
參考文獻 ………………………………………………………………… 295
後 記 …………………………………………………………………… 297
作者簡介
徐蘇濤,現任稷量研究院院長、稷量數科CEO,主要圍繞創新經濟與數位化改革,從事國家戰略、區域戰略、產業戰略、企業戰略及公共政策、數字治理研究工作。
謝盼盼,現任稷量研究院執行院長、稷量數科董事總經理,主要圍繞數字經濟與數字治理,從事區域戰略、產業規劃、企業戰略及公共政策等研究工作。
劉贊,現任新華三集團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院長、ICT領域資深技術學者和產業專家。專注於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技術融合創新和產業發展建設。
李志國,現任雲峰智源CEO、稷量研究院副院長,ICT領域資深技術專家。長期專注產業數位化、數位技術標準、數字經濟發展、產業創新生態等研究與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