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及方法

創新思維及方法

創新思維及方法課程是天津工業大學2018年秋季首次在智慧樹網開設的慕課課程、是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授課教師為王浩程、趙地、塗麗平、李春嬋、劉健。據2021年3月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6學期、累計選課4.74萬人,累計學校116所,累計互動18.52萬次。

該課程共十二章,包括為創新的概念與內涵;認識創新思維;把握創新思維;如何創新——方法探析;技術創新概述;什麼是TRIZ;沿理想化方向思考;對產品功能的理解;可以利用的資源;產品進化有什麼規律;認識技術系統中的矛盾;系統結構的最佳化:物場分析等章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創新思維及方法
  • 授課教師:王浩程、趙地、塗麗平、李春嬋、劉健
  • 提供院校:天津工業大學
  • 類別:慕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授課平台:智慧樹網
  • 首開時間:2018年秋季
課程性質,課程背景,適應專業,開課信息,課程簡介,課程大綱,授課目標,課程特色,考核標準,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 時代背景
21世紀,人才培養質量在應試教育主導下,長期沉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法,考問著教育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高等教育過程中應有廣義理解,結合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促使教育者思考高水平地培養大學生的能力素質、創新思維和務實品質的方法。
相比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國國家巨觀經濟政策的調整與轉型,會對社會各領域產生一定影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的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導著中國國家經濟形勢。改革的目標是解決長期需求側管理形成的國家供給體系和供給結構失衡漏灶全的問題。在產業方面,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傳統產業產能過剩,高端產品嚴重匱乏,結構性的有效供給不足等。經濟轉型升級依賴於創新驅動。
  • 學生背景
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以適應產業升級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天津工業大學開設了創新思維及方法慕課課程。

適應專業

創新思維及方法慕課課程適用工商管理類專業進行學習。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秋冬
王浩程、趙地、塗麗平、李春嬋、劉健
5953人
第2次開課
2019春夏
1.19萬人
第3次開課
2019秋冬
3820人
第4次開課
2020春夏
1.06萬人
第5次開課
2020秋冬
7753人
第6次開課
2021春夏
7360人
註:據智慧艱堡紋樹網顯示,該課程第1~6次開課學時均為33學時。

課程簡介

創新思維及方法課程共十二章內容,贈滲台組第一章為創新的概念與內涵,講述了從“新“開始、何為創新、創新內涵等閥察內容;第二章為認識創新思維,講述了從思到思維再到創新思維、將“思”上升到理性——思維、圍繞產生“新”進行認識活動——創新思維等內容;第三章為把握創新思維,講述了創新思譽她閥擔維的特徵、形式、思維定勢等內容;第四章為如何創新——方法探析,講述了方法離不開思維、創造技法:頭腦風暴、組合創新、列舉、設問 等內容;第五章為技術創新概述,講述了科學、技術符勸付、工程等內容;第六章為什麼是TRIZ,講述了何謂發明問題等內容;第七章為沿理想化方向思考,講述了什麼是理想化等內容;第八章為對產品功能的理解,講述了對產品的分析方面內容;第九章可以利用的資源,講述了關於資源利用 等封面內容;第十章講述了產品進化有什麼規律等內容;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分別講述了認識技術系統中的矛盾和系統結構的最佳化:物場分析等內容。

課程大綱

緒章
0.1序言
預覽視頻
第一章創新的概念與內涵
1.1從“新“開始
1.1.1什麼是“新”
1.1.2有哪些“新敬定永”
1.1.3“新“從何來
1.1.4“新”“舊”辨析
1.2何謂創新
1.3創新內涵
第二章認識創新思維
2.1從思到思維再到創新思維
2.1.1行始於思,行成於思
2.1.2慎思明辨,篤行致遠
2.2將“思”上升到理性——思維
2.2.1學會思考
2.2.2思維是什麼
2.2.3改變思維,改變人生
2.3圍繞產生“新”進行認識活動——創新思維
2.3.1換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2.3.2從多維度思考問題
2.3.3用系統觀思考問題
2.3.4“集成”的含義
第三章把握創新思維
3.1創新思維的特徵
3.2創新思維的形式
3.2.1形象思維
3.2.2求異思維
3.2.3側向思維
3.2.4逆向思維
3.2.5聯想思維
3.2.6靈感思維
3.3思維定勢——思維慣性
3.3.1創新思維存在阻力
3.3.2思維定勢的利與弊
3.3.3思維定勢的來源與克服
3.3.4慣性思維
第四章如何創新——方法探析
4.1方法離不開思維
4.1.1方法來自思考
4.1.2方法來自經驗
4.1.3方法來自知識
4.2創造技法
●4.2.1頭腦風暴
4.2.2組合創新
4.2.3列舉
4.2.4設問
4.2.5類比法
第五章技術創新概述
5.1科學、技術、工程
5.2何謂技術創新
第六章什麼是TRIZ
6.1技術創新需要理論指導
6.2何謂發明問題
6.3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
6.3.1TRIZ的含義及來源
6.3.2TRIZ的用途
6.3.3TRIZ有哪些內容
第七章沿理想化方向思考
7.1理想化——思維的本能
7.1.1什麼是理想化
7.1.2理想化能揭示什麼
7.2TRIZ中的理想化
7.3理想化水平——理想度
7.4最終理想解
第八章對產品功能的理解
8.1什麼是功能
8.1.1產品和技術系統
8.1.2功能的定義和意義
8.2對系統進行功能分析
8.2.1什麼是功能分析
8.2.2技術系統
8.2.3功能分析的過程
8.2.4相互作用
8.3創建功能模型
8.3.1功能模型
8.3.2功能模型的創建與套用
第九章可以利用的資源
9.1對資源的理解
9.1.1什麼是資源
9.1.2有哪些資源
9.1.3網際網路時代
9.2如何利用資
第十章產品進化有什麼規律
10.1演變和進化
10.2產品進化的S曲線
10.2.1產品技術的發展規律
10.2.2產品發展的四個階段
10.3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第十一章認識技術系統中的矛盾
11.1矛盾的普遍性
11.2技術系統中存在的矛盾
11.2.1技術矛盾
11.2.2物理矛盾
11.3解決技術系統中矛盾的方法
11.3.1發明原理
11.3.2分離原理
第十二章系統結構的最佳化:物場分析
12.1對物場的認識
12.1.1什麼是物
12.1.2什麼是場
12.1.3什麼是物場
12.2物場模型
12.2.1物場模型的概念
12.2.2物場模型的表達
12.3物場分析方法
12.3.1物場分析的概念和分類
12.3.2標準解
12.4課程總結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授課目標

1、養成思考習慣,善於捕捉身邊的“新”,善於通過思考在頭腦中產生“新”。
2、產生投身創新的意願和渴望,結合自己的專業提出創新的方向,參與創新項目。
3、主動思考方法,針對不同的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鍛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個性品質、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

課程特色

課程設計原則
1、通識性引導原則。課程內容及講述不拘泥於專業,面向所有大學生群體,注重發展思維。
2、興趣引導原則。課程通過一定數量的實例,引古論今,克服傳統的內容及形式。
3、思維引導原則。課程目標不在於讓學生具備發明創造的能力,而是啟發引導學生的思維,養成思考習慣,同時注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實踐引導原則。明確創新是實踐的創新。課程整體由講授、實踐、訪談三部分組成,課程進行中注重內容講授與實踐鍛鍊相結合。

考核標準

  • 平時成績30分
平時成績=學習進度分(5.0分)+學習行為分(25.0分)
  • 章測試成績10分
單項類目名稱
卷面分
單項滿分
第一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二章 單元測試
14
1.0
第三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四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五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六章 單元測試
12
0.9
第七章 單元測試
12
0.9
第八章 單元測試
12
0.9
第九章 單元測試
14
1.0
第十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十一章 單元測試
12
0.9
第十二章 單元測試
12
0.9
  • 見面課成績20分
見面課成績得分=見面課實際得分/見面課總分*權值
單項類目名稱
單項滿分
工程技術中的TRIZ方法
5.0
功能分析案例
5.0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及案例
5.0
技術系統中的矛盾分析
5.0
  • 期末考試成績40分
期末考試得分=期末考試實際得分/期末考試總分*權值
採用線上期末考試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試卷:教程考試。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4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教師簡介

王浩程,天津工業大學教授。1986年畢業於天津紡織工學院機械製造專業,留校後在金工教研室任教。
趙地,天津工業大學講師。2010年畢業於天津工業大學,留校任教。
塗麗平,天津工業大學講師。2014年碩士畢業於南開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同年7月進入天津工業大學任教。
李春嬋,天津工業大學工程教學實習訓練中心教師,中國國家三級創新工程師。
劉健,天津工業大學講師。2010年碩士畢業於山東理工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同年7月進入天津工業大學工程教學實習訓練中心任教。

課程大綱

緒章
0.1序言
預覽視頻
第一章創新的概念與內涵
1.1從“新“開始
1.1.1什麼是“新”
1.1.2有哪些“新”
1.1.3“新“從何來
1.1.4“新”“舊”辨析
1.2何謂創新
1.3創新內涵
第二章認識創新思維
2.1從思到思維再到創新思維
2.1.1行始於思,行成於思
2.1.2慎思明辨,篤行致遠
2.2將“思”上升到理性——思維
2.2.1學會思考
2.2.2思維是什麼
2.2.3改變思維,改變人生
2.3圍繞產生“新”進行認識活動——創新思維
2.3.1換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2.3.2從多維度思考問題
2.3.3用系統觀思考問題
2.3.4“集成”的含義
第三章把握創新思維
3.1創新思維的特徵
3.2創新思維的形式
3.2.1形象思維
3.2.2求異思維
3.2.3側向思維
3.2.4逆向思維
3.2.5聯想思維
3.2.6靈感思維
3.3思維定勢——思維慣性
3.3.1創新思維存在阻力
3.3.2思維定勢的利與弊
3.3.3思維定勢的來源與克服
3.3.4慣性思維
第四章如何創新——方法探析
4.1方法離不開思維
4.1.1方法來自思考
4.1.2方法來自經驗
4.1.3方法來自知識
4.2創造技法
●4.2.1頭腦風暴
4.2.2組合創新
4.2.3列舉
4.2.4設問
4.2.5類比法
第五章技術創新概述
5.1科學、技術、工程
5.2何謂技術創新
第六章什麼是TRIZ
6.1技術創新需要理論指導
6.2何謂發明問題
6.3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
6.3.1TRIZ的含義及來源
6.3.2TRIZ的用途
6.3.3TRIZ有哪些內容
第七章沿理想化方向思考
7.1理想化——思維的本能
7.1.1什麼是理想化
7.1.2理想化能揭示什麼
7.2TRIZ中的理想化
7.3理想化水平——理想度
7.4最終理想解
第八章對產品功能的理解
8.1什麼是功能
8.1.1產品和技術系統
8.1.2功能的定義和意義
8.2對系統進行功能分析
8.2.1什麼是功能分析
8.2.2技術系統
8.2.3功能分析的過程
8.2.4相互作用
8.3創建功能模型
8.3.1功能模型
8.3.2功能模型的創建與套用
第九章可以利用的資源
9.1對資源的理解
9.1.1什麼是資源
9.1.2有哪些資源
9.1.3網際網路時代
9.2如何利用資
第十章產品進化有什麼規律
10.1演變和進化
10.2產品進化的S曲線
10.2.1產品技術的發展規律
10.2.2產品發展的四個階段
10.3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第十一章認識技術系統中的矛盾
11.1矛盾的普遍性
11.2技術系統中存在的矛盾
11.2.1技術矛盾
11.2.2物理矛盾
11.3解決技術系統中矛盾的方法
11.3.1發明原理
11.3.2分離原理
第十二章系統結構的最佳化:物場分析
12.1對物場的認識
12.1.1什麼是物
12.1.2什麼是場
12.1.3什麼是物場
12.2物場模型
12.2.1物場模型的概念
12.2.2物場模型的表達
12.3物場分析方法
12.3.1物場分析的概念和分類
12.3.2標準解
12.4課程總結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授課目標

1、養成思考習慣,善於捕捉身邊的“新”,善於通過思考在頭腦中產生“新”。
2、產生投身創新的意願和渴望,結合自己的專業提出創新的方向,參與創新項目。
3、主動思考方法,針對不同的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鍛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個性品質、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

課程特色

課程設計原則
1、通識性引導原則。課程內容及講述不拘泥於專業,面向所有大學生群體,注重發展思維。
2、興趣引導原則。課程通過一定數量的實例,引古論今,克服傳統的內容及形式。
3、思維引導原則。課程目標不在於讓學生具備發明創造的能力,而是啟發引導學生的思維,養成思考習慣,同時注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實踐引導原則。明確創新是實踐的創新。課程整體由講授、實踐、訪談三部分組成,課程進行中注重內容講授與實踐鍛鍊相結合。

考核標準

  • 平時成績30分
平時成績=學習進度分(5.0分)+學習行為分(25.0分)
  • 章測試成績10分
單項類目名稱
卷面分
單項滿分
第一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二章 單元測試
14
1.0
第三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四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五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六章 單元測試
12
0.9
第七章 單元測試
12
0.9
第八章 單元測試
12
0.9
第九章 單元測試
14
1.0
第十章 單元測試
10
0.7
第十一章 單元測試
12
0.9
第十二章 單元測試
12
0.9
  • 見面課成績20分
見面課成績得分=見面課實際得分/見面課總分*權值
單項類目名稱
單項滿分
工程技術中的TRIZ方法
5.0
功能分析案例
5.0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及案例
5.0
技術系統中的矛盾分析
5.0
  • 期末考試成績40分
期末考試得分=期末考試實際得分/期末考試總分*權值
採用線上期末考試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試卷:教程考試。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4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教師簡介

王浩程,天津工業大學教授。1986年畢業於天津紡織工學院機械製造專業,留校後在金工教研室任教。
趙地,天津工業大學講師。2010年畢業於天津工業大學,留校任教。
塗麗平,天津工業大學講師。2014年碩士畢業於南開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同年7月進入天津工業大學任教。
李春嬋,天津工業大學工程教學實習訓練中心教師,中國國家三級創新工程師。
劉健,天津工業大學講師。2010年碩士畢業於山東理工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同年7月進入天津工業大學工程教學實習訓練中心任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