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衛—2010演習

代號為“前衛—2010”的濟南軍區防空部隊“單元合成”演練於2010年8月3日至7日在山東河南兩省展開。這是戰區年度聯合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參演兵力1.2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衛—2010演習
  • 屬於濟南軍區防空部隊
  • 時間:2010年8月3
  • 參演兵力:1.2萬人
演習內容,演習過程,演習目的,專家點評,

演習內容

這次演練採取檢驗性與研究性相結合的方式,上導下演、空地對抗、異地同步,在複雜電磁環境下,晝夜連續實施,屆時將調用各種偵察機戰鬥機直升機等參演。

演習過程

“前衛-2010”防空部隊大規模演練5日在大雨中繼續進行,主要演練緊急狀態下指揮所和防空陣地的轉移以及作戰部署調整後的對空抗擊行動,重點研究解決轉移指揮所和防空陣地的程式、內容和方法。在4日的演練中,模擬“藍軍”採取多種手段對魯豫兩省的重要目標進行偵察定位,通過遠程精確打擊破壞其防空體系。參演的防空部隊迅速採取機動防護措施,對指揮所等防空配系進行轉移,確保防空部署對空安全。
參演部隊參演部隊
從5日凌晨開始,山東與河南多個地方普降大雨。惡劣天氣並沒有阻礙演練的進行。相反,參演官兵認為,越是複雜情況,越能錘鍊過硬作戰本領。6時許,駐豫某集團軍高炮旅首先進行指揮所和防空陣地的轉移,迅速向膠東半島某濱海城市疾馳;緊接著,駐豫某集團軍高炮旅、駐魯某集團軍防空旅、山東省軍區某預備役高炮師、青島市民兵防空團等參演部隊也立即進行防空陣地和指揮所的轉移。 9時許,記者在濟南通往膠東半島某濱海城市的高速公路上,巧遇從河南某地摩托化疾馳而來的濟南軍區某集團軍高炮旅。記者看到,數十輛牽引車拖著某型高炮,在暴雨中向東飛奔而去,車上的官兵個個神情嚴肅,臉上寫滿大戰來臨前的緊張情緒。雨水濺到他們的臉上,他們全然不顧。 就在參演部隊進行指揮所和防空陣地轉移之時,模擬“藍軍”的數架電子偵察機和攜帶先進照相器材的直升機對防空部隊繼續進行空中偵察。各參演部隊根據上級通報,按預定方案,隱蔽轉移。 13時許,所有參演部隊的指揮所成功轉移,並開設出新的防空陣地。此時,模擬“藍軍”依託海空作戰平台和陸上基地發動第二波次高強度空襲行動。轉移到新地域的參演部隊,在聯合防空作戰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依託一體化指揮平台,組織各作戰單元展開聯合偵察、聯合火力抗擊行動。 據導演部指揮員、濟南軍區作戰部部長李亞東介紹,今天的演練重點研究解決3個問題:一是實戰背景下指揮所生存防護問題;二是指揮所轉移後對空抗擊的方法程式和戰法對策;三是多種防空火器對空抗擊戰法。

演習目的

濟南戰區聯合訓練試點,是中央軍委、總部賦予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自2009年戰區聯合訓練領導小組成立以來,先後組織了戰區參訓單位首長機關聯合戰役集訓、基本戰役軍團聯合實兵演習等重大活動,戰區聯合訓練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專家點評

軍演兩大亮點:數位化電磁波
著名軍事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洪源研究員向記者表示,此次演練是解放軍首次在軍區範圍內組織陸軍防空單元合成演練,意義深遠,一方面展示出解放軍運用數位化技術的能力及對戰場複雜電磁環境的適應能力日漸提高,另一方面亦折射出濟南軍區的重要戰略作用及未來發展方向。
洪源指出,構成複雜電磁環境的主要因素包括敵對雙方的電子對抗和各種武器裝備所釋放的電磁波。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將給信息化戰場空間狀態與時間分布等帶來巨大影響,直接影響武器裝備戰鬥效能的發揮及戰局發展。在突出空地對抗、晝夜連續實施的“實戰化”背景下,解放軍此次演練展現出在制電磁權、數位技術等領域已深入到聯合戰役演練契約戰術的階段。
濟南軍區門戶
洪源分析說,以此次演練出動的干擾機與無人機為例,前者是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下,爭奪制電磁權的作戰能力及主動;後者則是充分運用數位化技術,對目標進行偵察,再以數碼形式傳輸給地面接收站,經過指揮處理後,再分發給各個作戰單位,特別是數位化炮兵,對目標展開火力壓制與反應。
洪源指出,濟南軍區東臨黃海,扼守京津門戶,範圍涵蓋山東及至河南縱深區域,在七大戰區中面積較小,卻擔負著戰略地理要衝作用。回顧中國近代歷史,亦有多次外敵經由渤、黃海入海口侵華的教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