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3號(俄語:Луних-3)是蘇聯於1959年10月4日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拍得月球背面照片的太空飛行器。1959年10月7日,月球3號在飛過...
國際彗星探測器3號彗星探測歷史 編輯 美國和歐空局1978年發射的“前蘇聯於1984年發射的“金星-哈雷彗星”探測器分別對金星和哈雷彗星進行了探 歐洲喬托號探測哈雷...
日本的《讀賣新聞》報導稱:若著陸成功,則標誌中國將成為繼前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這是中國向航天大國邁進的重要一步。
同年9月,在經歷5次失敗之後,前蘇聯月神2號宇宙飛船成功降落在月球。緊接著就是第一個發回月球遠端照片的探測器月神3號 [1] 。月神3號是一個大致呈圓柱形的...
從1959年至1976年,前蘇聯發射了40個月球號探測器,其中24個被正式命名,18個完成探月任務,經歷了飛越、硬著陸、環繞、軟著陸和取樣返回等探測階段。中文...
在月球2號發射之前,1959年1月2日,蘇聯發射重361.3公斤的月球1號探測器,首次成功脫離地球引力,從距月球表面5995千米的地方通過,但未能命中月球。在其之後,1959年...
前蘇聯於1970年8月17日發射的“金星7號”,首次成功實現在金星表面軟著陸。這一成就的取得,是在此之前一系列探索的結果。金星比月球遠得多,發射金星探測器及保證...
月球背面是月球永遠背對地球的那一面。月球背面的第一張影像由前蘇聯的月球3號太空船在1959年拍攝,而人類直到1968年的阿波羅8號任務環繞月球時,才直接用眼睛看見...
1961年2月12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個金星探測器金星1號。這個金星1號重643.5千克,裝有兩塊太陽能電池板和一根直徑2米的摺疊式拋物面天線。...
月球背面 1959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月球3號探測器,它的主要任務是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因此,蘇聯對月球3號的發射時間和飛行軌道作了精心安排,它沒有直接快速...
月球1號發射兩個月後的3月3日,美國發射的先鋒4號探測器,從距月面59000千米的地方飛過,也未擊中月球。月球號探測器從1958年至1976年,前蘇聯發射24個月球號...
1965年7月前蘇聯發射另一枚火星探測器(蘇聯探測器3號),亦遭失敗。 1969年美國向火星發射了水手6號和水手7號。這兩枚探測器攜帶有更先進的儀器和通訊設備,它們...
金星探測器前蘇聯 編輯 金星系列探測器 1961年2月12日,前蘇聯發射了金星1號探測器,但卻在距地球756萬公里時通信中斷, 無法得到探測的結果。1967年6月12日發射...
例如,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的速度比雙切軌道所要求的大0.2公里/秒,到達...美國的“探險者”、“軌道地球物理觀測站”、“軌道太陽觀測站”系列,蘇聯的...
1965年7月18日14時38分 蘇聯探測器3號失敗 1969年2月24日發射升空 美國水手6號7月31日抵達火星 圓滿成功 1969年3月27日發射升空美國水手7號8月5日抵達火星...
月球一號探測器(俄語:Луних-1)是蘇聯、也是人類發射成功的第一個星際探測器。它是一系列以“月球號”命名的探測器中的第一個成員。
探測器”計畫最早可追溯到1964年蘇聯實施金星和火星的探測計畫。探測器1號直接飛往金星,探測器2號和探測器3號飛往火星。當蘇聯決定開展具有載人能力的太空飛行器系統的...
蘇聯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也是發射太空飛行器最多的國家。科學社會主義+高度發達的現代科技+世界 4 分之 1 的科研人員=偉大而神奇的蘇聯。世界第一的推進...
徘徊者3號月球探測任務 編輯 月球探測器自1959年蘇聯發射飛向月球的第一枚月球火箭──月球1號以來,一些國家已發射了各種月球探測器以不同方式(逼近飛行或硬著陸...
對月球探測的方式有:①在月球近旁飛過或在其表面硬著陸,利用這較短時間探測月球周圍環境和拍攝月球照片。蘇聯月球3 號探測器就是以近旁飛行發回首批月球背面照片;...
該術語是前蘇聯在開始研究月球背面後提出的。1965年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尤里·帕夫洛維奇·普斯科夫在研究了當年探測器3號拍攝的照片後,將這一名詞引入業內。1967年,...
太空競賽(The Space Race)是美國和前蘇聯在冷戰時期為了爭奪航天實力的最高地位而展開的競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國俘獲大量德國火箭技術及人員,太空競賽就以...
該特徵發現於前蘇聯月球3號飛船所發回的照片中,隨後被美國幾艘月球探測器拍攝到,再後來阿波羅太空人也對它進行了拍攝。 阿波羅17號太空人哈里森·施密特和其他科學...
前蘇聯空間探索探測器名稱 年份 成就 斯普特尼克1號 1957 第一顆人造衛星 斯普特尼克2號 1957 動物首入太空 月球1號 1959 世界上首艘脫離地球引力的飛船 月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