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克台鎮

則克台鎮

則克台鎮系蒙古語“種公羊”的意思,位於伊犁河谷支流鞏乃斯河下游,鎮區北依阿布熱勒山,東接新源縣吐爾根鄉農場,西臨尼勒克縣,國道218線東西橫貫全境與省道316線交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則克台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新疆新源縣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 政府駐地: 則克台街社區
  • 電話區號:0999
  • 郵政區碼:835800
  • 地理位置:新疆新源縣城以北12公里處
  • 面積:503平方公里
  • 人口:2.32萬人
  • 氣候條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
  • 車牌代碼:新F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自然條件,自然資源,水利條件,人口民族,綜合經濟,經濟,社會事業,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則克台鎮在秦漢時期為烏遜國屬地,至隋、唐、宋、遼、元、明、清均為遊牧養生之地。清朝伊犁將軍及道府縣後,屬厄魯特營遊牧區。光緒十四年(1888年)屬寧遠縣(即現伊寧縣),民國19年(1930年)改屬鞏留縣,民國27年(1938年),尼勒克地區從鞏留縣撤出,成立鞏哈設定局,民國28年(1939年)6月,鞏哈縣正式成立。1945年成立三區革命尼勒克縣政府。
則克台鎮在1954年以前屬尼勒克縣三區, 1954年改為尼勒克縣四區。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委員會批准,同意從1956年元月起,將尼勒克四區劃歸新源縣管轄。1956年3月則克台鎮改為新源縣六區。全區人口5510人,少數民族占90%。1958年公社化時,改為紅旗公社。在當年地名普查時,又恢復原有地名改為則克台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時,取消公社建制,改則克台鎮,鎮下設九個村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則克台鎮地形特點是北高南低,北面靠山,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平均寬20公里,屬陽坡地帶,總面積503平方公里,距新源縣城以北12公里,地理位置較為突出,素有新源“北大門”之稱。

氣候

則克台鎮主要受大西洋、北冰洋西來氣流的影響,年平均氣溫5.5℃,年降水量515.6毫米。無霜期短,農區平均155天左右,春季日差較大,秋季降溫快,冬夏冷熱懸殊,多東風和西風,為半乾旱草原氣候,適合小麥、油菜、大豆的生長,畝產高,品質好,本地還適合發展林木、果園、畜牧業等。

自然條件

自然資源

則克台鎮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全鎮現有耕地3萬畝,草場57萬畝,林地3807畝,工業用地及居民用地16445.9畝,園地571畝,水域14484畝,交通用地2814畝,未利用地835.75畝。本鎮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遍布在阿布熱勒山一帶,西起鐵木爾勒克薩依,東至伊犁鐵礦,連綿40多公里都有鐵礦點,總儲藏量在10萬噸以上;鐵木爾勒克溝東側有石油局新源煤油鐵礦,鐵木爾勒克薩依還有較大的石灰石礦,儲藏量在10萬噸以上。另外,該鎮野生的動植物也比較豐富,有馬鹿、熊、獾、狼、野山羊、旱獺、狐狸、雪雞、貓頭鷹、雪蓮久田、當參、六胡、甘草等。

水利條件

全鎮的水資源比較豐富,1958年全鎮就開始大搞水利建設。1960年至1968年共完成3條大渠,總計20.5千米,修築支農渠5條,合計35.5公里。到90年代,渠道總長近200千米。修配橋、涵、閘等建築物80餘座。

人口民族

全鎮常住人口5703戶,2.32萬人,其中漢族8236人,哈薩克族11809人,維吾爾族2185人,回族955人,其他民族58人,流動人口5111人,其中漢族4288人,哈薩克族178人,維吾爾族187人,回族275人,其他民族183人。

綜合經濟

則克台鎮現今以成為農、林、牧、漁、工交、建、商等綜合經營的現代化小城鎮。全鎮從1956年的5510人,13個手工作坊到2004年止,經機構改革後,全鎮現有5個行政村、2個直屬隊、1個居委會。企業網點150多個,駐地有武警8662、8664部隊,新疆伊犁天一實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新源分公司,伊犁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伊力特金牛科技畜牧有限責任公司,伊犁興源鋼鐵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28個駐鎮單位,文教衛生單位20個,全鎮總人口總人口為2.6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萬人,占總人口的53%。主要由漢、哈薩克、維吾爾、回、柯、錫伯、俄等13個民族組成。各民族團結友愛,共同發展,對開發西部,穩定新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經濟

則克台鎮自古以來為遊牧之地,過去工業、農業幾乎是一片空白,新疆解放後黨和政府發動全鎮人民興修水利,開墾良田,開始大力發展種植業,從人工耕種過渡到機械耕種。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全國撥亂反正和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則克台鎮農業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
則克台鎮歷來以牧業為主,農牧相結合。解放後農牧業生產發展很快,1956年全鎮耕地面積1860公頃,產糧1612.5千公斤,油料產量196千公斤,牲畜2.8萬頭。發展到1985年耕地面積2267公頃,比1956年增長21.86%,產糧5327千公斤,增長3.3倍,油料產量787.8千公斤,增長了4倍,牧畜6.4萬頭,增長了2.2倍。
新中國成立前,全鎮只有幾家手工業作坊,在1950年—1978年這段時間,全鎮手工業,工業企業發展也十分緩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鎮手工業、工業、工礦業得到快速發展,以造紙、建築、建材為主導,發展二、三產業為突破口,依託豐富的土地資源、草場資源、農牧資源、水資源為全鎮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2004年,則克台鎮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確立了以深入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動力,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政績觀;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鞏固和擴大招商引資成果,充分發揮地源和資源兩大優勢,努力實現工業重鎮、畜牧強鎮、商貿大鎮三個目標,建立和拓展亞麻原料加工基地、礦業加工基地、畜產品加工基地、商貿流通基地四大基地來完成農業、礦業、畜牧業、建築建材業、工業五項富民強鎮工程,全面推進產業化進程,積極促進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實現鎮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協調發展的總體目標。
現今,則克台鎮工業體系已初步形成,鎮域西部有伊力特金牛畜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建立的《良種牛繁育和胚胎移植中心》,鎮域東部有伊犁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鎮域南部有新疆伊犁天一實業新源分公司(亞麻廠)和伊犁興源鋼鐵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已形成草原畜牧、能源礦產、建材化工、亞麻原料加工為主的經濟框架結構。則克台鎮作為全國500家小城鎮試點鎮之一,為則克台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優勢。截止2005年底,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83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了5032萬元,比2001年增長270%,第三產業總產值達6661萬元;糧食總產量7679噸,油料產量745噸,甜菜產量8063噸,牲畜年末存欄數8.67萬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320元,農牧業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74%。計畫生育率達到100%,普及初等教育率達到99%,牲畜存欄數達到86083頭(只)。全鎮用電村達到100%,全鎮擁有電話機容量4320門,行動電話用戶達到4000餘戶,基本實現了“小康”。同時,則克台鎮還被伊犁州定為新源縣的重工業工業園區,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社會事業

在加快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57年至今全鎮各村先後成立了廣播站、文化室,每年鎮上還舉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叼羊、姑娘追、賽馬、摔跤、籃球、排球比賽等等。節假日來舉辦歌詠、戲劇、文藝匯演等節目。這些活動極大的豐富了農牧民的文化生活。90年代以後,鎮黨委為提高牧民的文化娛樂生活,興建了老年活動室。
則克台鎮自古以來就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在這塊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能人賢士,五湖四海的人匯集此地,各種風俗習慣、傳統、技藝相互融合,取長擇優,多方互利。從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全鎮考入大學有300餘人,走上領導崗位的50餘人。則克台鎮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58年只有1所國小,共有學生456人,到2004年全鎮共有5所完全中學,7所國小,其中漢校3所,哈校9所,從事教育事業的有280多人;在衛生方面,則克台鎮由1956年的一個小衛生所,發展到2004年已成為一個擁有36人(醫生22人,護士14人),各種醫用設備17台(套),基層醫務所5個的醫療網站。

地圖信息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則克台鎮政府(218國道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