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本》是2014年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馭飛。本書是一本個人自選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刻本
- 作者:謝馭飛
- 出版社:江蘇美術出版社
- ISBN:9787534477157
《刻本》是2014年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馭飛。本書是一本個人自選集。
也就是版本類型。亦稱刊本、槧本、鐫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書本。中國雕版印刷術發明很早。唐代已經有雕版印刷的書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國子監校刻“九經”。至宋代,雕版印刷的書籍大盛。旁及遼、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後盛...
《刻本》是2014年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馭飛。本書是一本個人自選集。內容簡介 《刻本》的整體設計採用了黑白兩色,前半部以黑為主,是作者個人自選集,強調的是“刻掉多餘”。後半本以白為主,是筆記本,強調的是“用...
內 府本即皇家刻本,現存南京內府刻本尚有《元史》《大明律》《大誥》及續編、三編,等等。遷都北京後內府刻書由宦官掌握,即司禮監所轄經廠,刻印的書多為 《五經》《四書》《性理大全》等常見古籍,紙墨考究、書品寬大,但校勘不...
指宋代刻印的古籍,宋刻本印書多用皮紙或麻紙,文理堅緻有韌性。版式疏朗雅潔,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姓名和每版的字數。宋刻本介紹 在古籍善本市場上,宋刻本無疑是皇冠上的鑽石。自明代中後期以來,宋刻本一直受到學者、藏書家的特別...
唐代懿宗鹹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一份《金剛經》。這是由六個印張粘接起來的十六尺長的經卷。卷子前邊有一幅題為《祇樹給孤獨園》圖畫。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在祗園精舍向長老須菩提說法的故事。卷末刻印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
元刻本,趙體、黑口、無諱、多簡化字是元刻本的顯著特點。字型 元代初期刻書承南宋遺風,字型也接近,常把元刻本誤為宋刻本,後流行趙體字,柔軟活潑、雋逸秀麗,刻板印書流動不呆滯。特點與鑑別 趙體、黑口、無諱、多簡化字是元刻本...
指遼代刻印的書籍。與北宋同時代,在契丹統治區域內刻印的圖書。契丹書禁甚嚴,遼刻本極少流傳。1974年,在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中發現了60餘件印刷品,多為遼代刻經,還有最早的刻本《蒙求》。簡要介紹 契丹藏 《遼藏》或稱《契丹藏》...
一種中國的版本類型。指私人在自己家裡刊印的書籍。釋義 私人在自己家裡刊印的書籍。也叫家塾本、書塾本。如南宋岳飛的孫子岳珂所刻的九經、三傳,叫做相台岳氏家整本。近人王先謙刻印的《漢書補註》也是家刻本。版本分類 中國的...
《宋刻本》是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的宋代刻本。文集簡介 中國南宋樓鑰文集。樓鑰字大防,鄞縣人,隆興元年(1163)進士,官至參知政事,《宋史》有傳(見圖)。宋刻本《攻媿先生文集》此本半葉10行,行18字,白口,左右雙邊,版心上記...
武英殿刻本是清代宮中刻書初承明內府經廠之餘緒。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在西華門內武英殿設立刻書機構,直至清末。在長達200餘年的歷史中,武英殿先後刊行書籍數百種,此即“武英殿刻本”(簡稱“殿本”)之由來。武英殿修書處 武英...
官刻本,版本類型,中國清代及清代以前歷代出公帑或由某種國家機構、單位主持雕印的書本。中國雕版印書始自唐代。版本類型。中國清代及清代以前歷代出公帑或由某種國家機構、單位主持雕印的書本。中國雕版印書始自唐代。自五代起,始由...
宋鮑澣之刻本《古算經》今存6種,藏上海圖書館。刻本介紹 今存6種,計《周髀算經》二卷《音義》一卷、《九章算經》原九卷存卷 1~5、《孫子算經》三卷、《五曹算經》五卷、《數術記遺》一卷、《張丘建算經》三卷。字型、...
避諱不嚴,開本癟曲的也不少。後來加強編纂,校勘日精,不乏精刊本。為了推銷書籍,歷代書坊在版面設計上,諸如二節版、字欄、竹節欄、博古欄及插圖形式、牌記廣告等裝幀藝術方面,也有不少發明創造。拼音 fangkeben 坊刻本 ...
宋刻本《周易正義》,南宋初刻《周易》單疏本。為傳世孤帙,十四卷全。簡介 為傳世孤帙,十四卷全。《周易》亦稱《易經》,儒家經典之首,三國魏王弼和晉韓康伯均為《易經》作注,唐代孔穎達奉太宗命主編《五經正義》,首即《周易...
宋刻本《藝文類聚》,宋刻傳世孤本。半葉14行,行27字或28字,白口,左右雙邊,全書一百卷,今存九十一卷,計卷5~48、54~100,其餘各卷,前人以明嘉靖刻本配補。內容簡介 書中宋諱缺筆至構字,刻工中方逵、葉明、王華、...
家塾刻本意思是舊時私宅家塾刻印的書。詞語讀音 【發音】jiā shú kè běn ㄐㄧㄚ ㄕㄨˊ ㄎㄜˋ ㄅㄣˇ 釋義 舊時私宅家塾刻印的書。出處 私家刻書起於 五代 ,兩 宋 時日趨發達,到 明 清 而極盛。主要是傳播自己的或自己...
北宋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北宋時刻印的范仲淹(989~1052)詩文集。是現存最早的范集傳本。此本半葉9行,行18字,白口,左右雙邊,字型端方凝重,避諱謹嚴,宋諱勖、樹、署、頊等字缺筆,而構、溝等字不避。范集傳世有南宋乾道刻...
《清刻本》是2010年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裳,董寧文 。內容介紹 清刻本分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其中官刻本即內府本,刻書多為殿本,校刻精緻,紙墨上佳,堪與宋刻本相媲美。清初期刻本,字型仍...
簡稱“浙本”。宋元時期浙江地區刻印的書本。五代末至宋元時期,以杭州為代表的浙江地區為刻書中心之一,公私刻書發達並影響周邊地區。刻本避諱比較嚴格,校勘頗為精審。宋代浙本字型多作歐(歐陽詢)體,元代浙本加入趙(趙孟瞟體的...
元刻本《刑統賦》是(宋)傅林撰,(元)郄氏韻釋,1卷。框高19.5厘米,寬13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四字。黑口,雙魚尾,四周雙邊。宋竇儀在《大周刑統》基礎上作《宋刑統》,建隆四年(963)頒行。傅林為便於記誦,韻而賦...
唐刻本(Tang Dynasty block-printed edition)是2019年公布的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名詞,出自《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在唐代刻印的本子。唐代是雕版印刷的初創時期,主要刻印了一些佛經和曆書、字書、韻書、占夢、相宅...
亦稱“藩邸版”。明代藩府刻印的書本。明朝皇帝分封諸子為各地藩王,常頒賜內府圖書。各地藩府競相刻書,蔚為風氣,尤以嘉靖、萬曆兩朝為盛,著名的有寧藩、蜀藩、周藩、楚藩等。藩府刻書多以宋元版及內府所刻為底本,又延聘通人...
在印刷史和版本學上分別將私人刻本稱為家刻本、家塾本、坊刻本、書棚本等。家刻本多為文人及大戶人家刻印自己或祖上所著書籍,也刻印自己認為珍貴的書。這類刻本多為贈送或低價出售,不以營利為主。例如,詩人陸游之子多次刻印其父的...
古籍版本學上所說的宋建本,主要是指建寧府建陽縣的坊刻本。因為建寧府在宋代屬於福建路,而福建地區古稱為閩,所以也有人稱之為閩本。北宋時的建陽坊刻本沒有能流傳下來,傳世的都是南宋時所刻,其為數不多,幾不亞於浙本官刻...
雕版印刷古籍版本類型,用雕版印刷的中國古代圖書,因刊刻性質、內容、時代、地域、刊刻人、字型、印刷及版框、用紙等的差異而形成了多種不同的版本。原刻本 初次刻印的圖書版本(書本)。又稱始刻本、初刻本,或稱祖本,均相對後刻的“...
通常用“刻本”或“版本”來指刻板所印刷的圖書,以區別手抄的“寫本”。刻石也是古代文化的傳世形式。蘇軾《花蕊夫人宮詞跋》說:花蕊夫人“其詞甚奇”,“沒其傳不可也,因錄其尤者刻諸石”。挑其佳作,刻在石碑上使之永久流傳...
刻書用雕版印刷術印製的書籍的通稱。基本信息 用雕版印刷術印製的書籍的通稱。在印刷技術上有寫刻、朱墨印、幾色套印之別。中國古代出版的書籍大都是刻書。其中由官府刻印的書稱“官刻本”,由私家刻印的書稱“家刻本”或“家塾本...
瑪雅古抄本是瑪雅文明的文獻,是以瑪雅文字寫在脫毛榕木的內樹皮製成的紙上。這些刻本是由專業抄寫員在神明的任命下寫成的。瑪雅人於5世紀開始製造自己的紙張,羅馬人也是於同時代造紙,但瑪雅人的紙張更為耐用及適合書寫。這些刻本一般...
平水本,是歷代最為藏書家、學者所珍視的寶若宋刻。所以,已故版本學家趙萬里先生云:“故稱金刻本為‘平水本’,後世又稱金人的文化為‘平水文化。’”並云:“金代刻本,相當於宋本。”歷史背景 元朝在平陽路臨汾設定全國官方書籍...
刻本書 刻本書的鑑定依據 字型 是決定版刻時代的主要依據。漢字是方塊字,不同時代寫字用的筆和寫法有所演變,刻工的操作方法與技術水平也隨時代有所發展,在字型結構等方面形成時代特點與差異。除時代特徵外,刻版印刷發展的地區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