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近糠蝦

刺近糠蝦(Anchialina zimmeri Tattersall,1951),為糠蝦目、糠蝦科的其中一種,國內分布在南海(西沙群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近糠蝦
  • :動物界
  • :糠蝦目
  • :糠蝦科
  • 拉丁名:Anchialina zimmeri
  • 命名者及年代:Tattersall,1951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標本最大體長,雄性6.6mm,雌性6.0 mm。
圖41 刺近糠蝦 Anchialina zimmeri Tattersall,1951
1.雄性頭部背面;2.第1觸角;3.第2觸角;4.第1胸肢內肢;5.第2胸肢內肢;6.第3胸肢內肢;7.雄性第3腹肢;8.雄性第3腹肢末部;9.尾節;10.尾肢內肢;11.尾肢外肢。
體略粗短。額板窄三角形,基部寬大,末部趨窄,頂端尖,約伸至第1觸角柄第1節4/5處,側緣稍覆蓋眼柄基部。眼粗短,角膜與眼柄寬度略等,短於眼柄。雄性第1觸角柄粗壯,內緣具稠密的細毛,外緣具刺。第1節顯著長,約為第2節的2倍;第2節顯著短;第3節略短於第1節。第2觸角鱗片長約為寬的
,末節清楚,寬顯著大於長,略大於長的3倍,外緣光滑,末刺顯著,末端超過第2觸角柄。第2觸角柄第1和第3節顯著細短,第2節特別長而粗大,約為基末兩節長度之和的2倍。
胸部附肢與Anchialina grossa Hansen近似,第1胸肢內肢粗壯,末節末端具1顯著粗而光滑的大刺;第3胸享拒阿肢內肢腕節內緣側齒很長,約為腕節的2/3,呈齒形,末部稍鈍。胸肢外肢基板外緣末角具1個顯著的齒,鞭部9—10節。第3—8胸肢內肢掌節皆由兩節構成,基末兩節的長度都稍短於腕節;外肢8—櫻多漿12小節。
第1腹肢內肢不分節;外肢9節。第2—5腹肢皆為雙枝型,內外肢皆由8—10節構成。雄性第3腹肢內肢9節,外肢與其駝腳歡他腹肢不同,末部變形,由11小節構成。第6腹節的表面具較顯著的小刺。
尾節較長,長約為基部寬的3倍,側緣約具20—30個大小不規則的刺,在兩較大刺間具1—4個較小的刺,末刺顯著粗大,末部缺刻較深,底部圓,每緣由27—30個刺構成,刺由內側向外側逐漸增大。尾節內肢較細長,基部的平衡囊比較辨斷抹達小,內緣由大小不同的刺構成,兩個較大的刺間有1—5個較小的刺,較大的刺向後逐漸增大,末部刺顯著粗大,其基部具次級小刺。尾肢外肢較短,外側緣約具12—17個粗短的刺,末部2—3刺較粗大,末端圓。
我們的雄性標本與Tattersall的原始描述和圖比較相似,尤其是騙多頁第1觸角柄上的刺更為近似,但第2節外組淚緣不突出,第2觸角鱗片長寬比例,雄性第3腹肢的形狀略有不同。
本種與Anchialina penicillata Zimmer在第1觸角榜墊院催柄的內緣都具稠密的毛刺,與屬內其他種有顯著區別。本種區別於Anchialina penicillata Zimmer:(1)第1觸角柄外緣和第2觸角柄上具微小的刺;(2)第2觸角鱗片比較窄長;(3)第3—8胸肢內肢掌節短於腕節;(4)雄性第3腹肢外肢由11節構成,在第10節上的大刺彎曲略呈“S”形,外緣具結節,內末角具短而細於外刺的刺;末節小而不顯著,具3個大小不等的小刺。
標本採集地 2♂♂,3♀♀,1975年3月25日采自西沙群島珊瑚島南。
本種為近岸淺水種。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南海(西沙群島)
國外分布:菲律賓群島

生活習性

生境:近岸淺水種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Bull. U. S. Nat. Mus., 201:103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節肢動物門 甲殼動物亞門 糠蝦目: 144-145

生活習性

生境:近岸淺水種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Bull. U. S. Nat. Mus., 201:103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節肢動物門 甲殼動物亞門 糠蝦目: 144-14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