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蕨(學名:Egenolfia appendiculata (Willd.) J. Sm.)是實蕨科、刺蕨屬土生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40厘米。根狀莖短而橫走,密被鱗片;鱗片小,披針形,暗褐色,長漸尖,邊緣有不整齊的小齒。葉近生;葉顯為二型:不育葉披針形一回羽狀;羽片下部的近對生,有短柄或無柄,橢圓狀線形,先端鈍,基部不對稱,葉脈兩面均可見,小脈羽狀,分叉;葉草質,乾後深綠色,兩面光滑;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一回羽狀;羽片狹縮,卵狀橢圓形。
分布於中國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日本、印度、不丹、斯里蘭卡、越南、高棉、寮國、泰國、緬甸、孟加拉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400-1500米的山谷溪邊林下岩石旁。
刺蕨適宜栽植於園林陰濕處供觀賞。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生長習性
- 孢子及其萌充承邀發:孢子壁自裂縫處裂開,向一端發育出1條或2條近乎無色透明的假根,向另一端發育出一個富含葉綠體的原葉體母細胞。刺蕨萌發方式為書帶蕨型。
- 絲狀體:繼細胞萌發伸出假根後13天左右,原葉體母細胞經過一次橫分裂成為2個細胞的原絲體,再經過連續數次的橫分裂,形成3-6個細胞的絲狀體。浮水培養的厚葉實蕨個體,其細胞多呈長筒狀,橫向直徑約與長度相等,但在弱光(90微摩爾/(平方米·秒)以下)下培養的個體,其細胞長度常大於橫向直徑;在強光(180微摩爾/(平方米·秒)以上)時培養的個體,其細胞長度則小於直徑;如果始終處於沉水狀態下發育的個體,則其細胞在相連處呈縊縮狀態。絲狀體的每個細胞內都富含葉綠體,且數目從數十個至百餘個不等,鮮綠色。刺蕨的絲狀體發育方式頂端細胞偶有膨大。
- 片狀體:刺蕨的片狀體發育基本相同。培養30-35天后,二者的絲狀體頂端細胞都經連續分裂形成片狀體;片狀體具多條假根,且假根數量隨著片狀體細胞數量的增多而增多;生長點由片狀體先端細胞分裂而形成。如果對片狀體連續黑暗處理4-5天,其基部細胞常會膨大死亡;恢復正常光照後,頂端細胞仍能繼續分裂,最終發育為正常的片狀體。
- 原葉體:孢子培養約40-60天,由於細胞橫裂次數大於縱裂次數,使幼原葉體呈披針形,兩翼漸上延,生長點漸下陷;腹面發育出數條假根,邊緣陸續產生毛狀體,此時的幼原葉體常常左右不對稱。數日後,均可調整為對稱的心形;生長點位於中上方的凹陷處,生長點上方的凹陷較深,呈“V”型,原葉體基部下延呈尾狀;兩翼展開,在生長點上方重疊或不重疊,腹面中下部分布有假根,中肋為倒卵形,此時欠腿凝影形成闊心形的成熟原葉體。本實驗95%的個體為雌雄異株,雄性的原葉體長寬比約為5:2,而雌性的長寬則基本相等;雌雄同株的形態則介於雌配子體和雄配踏翻罪子體之間。刺兆戀詢蕨的原葉體發育方式均為槲蕨型。
- 毛狀體:刺蕨最初的毛狀體均是由片狀體頂端的細胞分裂產生,大多為乳突狀單細胞,內含葉綠體。隨後的毛狀體則由原葉體生長點細胞或營養細胞分裂而成,成熟的毛狀體常分布於片狀體、成熟原葉體的邊緣及表面,為長柱形或圓錐形,長約30微米,不分枝。分布於原葉體邊緣的個別毛狀體,可發育出2個細胞或3個細胞,基部細胞較大,且形狀不規則。35天后,葉綠體幾乎全部解體,沉積在毛狀體內部,直至該毛狀體枯死脫落。
- 性器:在培養55天后產生性器。精子器最早產生於幼原葉體的邊緣細胞或假根之間,高約30-48微米,直徑約33-50微米,透明,均質;側面觀為長圓形,頂端微窄,群生。精子器由兩個基本等高的環細胞和一個蓋細胞組成,每個精子器平均產生精子約16個,精細胞成熟時,蓋細胞中央孔裂,精細胞從蓋細胞的開口處溢出。自精子器形成至精子成熟並釋放約需12天;精子釋放15-20分鐘後,若不與卵結合則會死亡或解體。厚葉實蕨的個別精子器具有膨大的柄細胞,刺蕨的成熟頸卵器無大型基座且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