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刺茄(刺萼龍葵)

黃花刺茄

刺萼龍葵一般指本詞條

黃花刺茄(學名:Solanum rostratum Dunal)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根發達,側根較少,多鬚根。莖直立,基部稍木質化,株型類似灌木。高可達70厘米。葉互生,葉柄長0.5-5厘米,密被刺及星狀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裂片橢圓形或近圓形。蠍尾狀聚傘花序腋外生,花期花軸伸長變成總狀花序,花橫向,在萼筒鐘狀,萼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輻狀,花瓣外面密被星狀毛;花葯黃色,異型,漿果球形,成熟時黃褐色。萼片直立靠攏成鳥喙狀,果皮薄,與萼合生,種子多數,黑色,6-9月開花結果。

原產新熱帶區北美洲和美國西南部,除佛羅里達州已經遍布美國,並且已分布到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韓國、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家或地區。常生長於開闊的、受干擾的生境,如田野、河岸、過度放牧的牧場、庭院、穀倉前、畜欄、路邊、垃圾場等地。

黃花刺茄 於2016年12月12日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列為: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外來物種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嚴重危害到中國的生態壞境。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入侵危害,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根發達,側根較少,多鬚根。莖直立,基部稍木質化,自中下部多分枝,密被長短不等帶黃色的刺,刺長0.5-0.8厘米,並有帶柄的星狀毛。株型類似灌木。高15-70厘米。葉互生,葉柄長0.5-5厘米,密被刺及星狀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8-18厘米。寬4-9厘米,不規則羽狀深裂及部分裂片又羽狀半裂,裂片橢圓形或近圓形。先端鈍,表面疏被5-7分叉星狀毛、背面密被5-9分叉星狀毛,兩面脈上疏具刺。刺長3-5毫米。
黃花刺茄黃花刺茄
蠍尾狀聚傘花序腋外生,3-10花。花期花軸伸長變成總狀花序,長3-6厘米。果期長達16厘米;花橫向,在萼筒鐘狀,長7-8毫米,寬3-4毫米,密被刺及星狀毛,萼片5,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密被星狀毛;花冠黃色,輻狀,徑2-3.5厘米,5裂,瓣問膜伸展,花瓣外面密被星狀毛;雄蕊5,花葯黃色,異型,下面1枚最長,長9-10毫米,後期常帶紫色,內彎曲成弓形,其餘4枚長6-7毫米。漿果球形,成熟時黃褐色。直徑1-1.2厘米,完全被增大的帶刺及星狀毛硬萼包被,萼裂片直立靠攏成鳥喙狀,果皮薄,與萼合生,萼自頂端開裂後種子散出。種子多數,黑色,直徑2.5-3毫米,具網狀凹。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過度放牧的牧場、庭院、路邊、荒地、瓜地、中耕作物地及果園,即使在牲畜欄里也能生長。種子具有休眠機制,緻密而堅厚的種皮可使胚得到更好的保護.能夠抵抗不良的環境,使之在惡劣的條件下長期保持活力。
黃花刺茄黃花刺茄

分布範圍

黃花刺茄原產於北美洲,是一種危害嚴重的有毒植物。在美國除佛羅里達州外的全境幾乎均有分布,並擴散到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韓國、孟加拉國、奧地利、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烏克蘭、德國、丹麥、南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早在1981年在遼寧省朝陽縣就有黃花刺茄分布的報導,後來又相繼在遼寧省的阜新、錦州、鐵嶺、大連(甘井子區大黑石村)及瀋陽周邊地區、吉林省白城市、河北省張家口市、北京市密雲縣等地發現了該物種。2005-2007年,在中國新疆境內發現了烏魯木齊縣和石河子市黃花刺茄的兩個分布區。從2006年起,黃花刺茄不斷入侵內蒙古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包頭市、錫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等相繼出現此“毒草”,這一有害植物在內蒙古正呈擴大蔓延的趨勢。且蔓延速度很快。
黃花刺茄黃花刺茄

繁殖方法

花數多,花期長;光顧的昆蟲種類較多;花粉量大,花粉萌發時間較短:種子數目多。單株種子上萬粒,種皮堅硬,可潛伏多年。種子通過風、水流或刺萼扎入動物皮毛及人的衣服等方式傳播,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它的根須扎入到相鄰植物根系中汲取營養與水分。傳播能力強果實具刺,便於媒介進行傳播;在成熟時,植株主莖近地面處斷裂,以滾動方式將種子傳播的很遠;其種子小,易混雜其他種子中予以傳播。

入侵危害

該種適應性強,耐瘠薄、乾旱,常生長於荒地、草原、河灘和過度放牧的牧場,也能侵入農田、果園中。競爭能力強,可嚴重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常形成大面積單一群落,破壞當地生物多樣性。全株密被刺毛,可傷害家畜,影響放牧和羊毛產量。植株有毒,誤食後可引起嚴重的腸炎和出血,果實含有神經毒素茄鹼,可致牲畜死亡。同時,該種還是馬鈴薯甲蟲和馬鈴薯卷葉病毒的野外寄主。

防治方法

在其幼苗期還未長出硬刺前進行人工拔除;在開花期前利用2,4-D進行化學防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