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迷走傳入神經抑制內臟痛

刺激迷走傳入神經抑制內臟痛

《刺激迷走傳入神經抑制內臟痛》是依託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由李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激迷走傳入神經抑制內臟痛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嬰
  • 依託單位: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迷走神經電刺激裝置(neuro-cybernetic prosthesis generator)在臨床上被用作治療難治性癲癇,抑鬱症,及胃運動失調。文獻資料以及我們的預實驗提示刺激迷走神經可以參與調節疼痛。本課題將採用正常鼠及內臟高效感大鼠模型用電生理方法和疼痛行為學方法來研究及此不同類型的迷走神經對內臟疼痛的影響。記錄結狀神經節內迷走傳入神經元傳導速率的方法可以鑑別不同強度的迷走傳入神經電刺激激發了不同類型的神經元。單細胞標記及組織化學染色可以確定神經解質及受體類型。腦神經元c-Fos表達,雙免疫組化研究,及腦皮質神經電活動的研究將探索刺激迷走神經抑制內臟痛的機制。本課題將首次系統地研究迷走傳入神經調節皮層神經元活動進而調節疼痛。這不僅在神經生物學,神經生理學,胃腸科學上有重大理論意義,並為將來臨床使用迷走電刺激裝置治療內臟痛開闢了新的前景。

結題摘要

內臟感覺不依賴於外部環境,但是會影響大腦感知外部環境並最終改變行為。內臟感覺信息靠迷走傳入神經傳遞到延髓孤束核,並廣泛投射到中樞神經系統其他區域。迷走神經持續傳遞內臟信息會影響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活性並最終參與行為控制。電刺激迷走神經(Electrical vagal stimulation, EVS)已經在臨床套用於治療頑固性癲癇(epilepsy)、輕度抑鬱症及胃腸道功能失調。但EVS對內臟痛以及內臟痛相關精神疾病的調節作用尚沒有報告。不同類別的迷走傳入神經在調節感知引起的神經元電生理的反應及相關的行為反應有不同的作用。本課題採用了正常鼠及內臟高敏感大鼠模型用電生理方法和疼痛行為學方法來研究不同類型的迷走神經對內臟疼痛的影響。記錄結狀神經節內迷走傳入神經元傳導速率的方法可以鑑別不同強度的迷走傳入神經電刺激激發了不同類型的神經元。單細胞標記及組織化學染色可以確定神經解質及受體類型。我們發現低電流強度刺激Aδ纖維可以有效抑制內臟痛。在進行腹痛刺激之後電刺激迷走傳入神經C纖維,顯著提高動物對疼痛刺激相關環境的迴避行為。此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刺激迷走神經可以短期改善認知功能,例如加強記憶、注意力,以及改善決策。在該項目研究中我們還發現刺激迷走神經可以有效的促進大鼠在賭博測試中做出有利的選擇。本課題是世界上首次結合迷走神經的訊息傳遞、神經介質、受體、大規模神經迴路等神經生物學,解答一個有重要臨床意義的問題:刺激迷走傳入神經抑制內臟痛並能改善動物疼痛相關的認知功能障礙。本課題代表了當今腦-腸相互作用領域中的一個主流研究方向。這不僅是神經生物學上的重大課題,也為下一步臨床治療高級認知功能障礙開拓了新的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