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與空間:中國媒介制度變革論》從傳媒經濟學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對我國媒介變革的緣起、問題、方向、實質以及變革的最終訴求進行了探討。 書中使用了歷史分析、邏輯分析、制度分析和規範分析等方法,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媒介制度演進和變革問題進行分析。《制度與空間:中國媒介制度變革論》從歷史分析的縱深層面人手,將每一次制度變革放在歷史維度里進行審視和比較,最後將各次變革串聯為一幅媒介經濟制度變革的圖景,整體呈現出一種較為開放、巨觀的視野。同時,還將以制度分析理論為基礎,截取我國媒介經濟制度變革的橫斷面進行拓展分析,構建重要變革的理論依據,分析歷史上的成敗得失和對現實的影響。此外,由於研究對象是媒介的經濟制度,那么對媒介特性的分析也作為一個尺度融入到制度分析的框架中。 書中首先梳理了我國媒介制度變革的歷史過程,分析了媒介環境變遷所引發的媒介角色變化以及對媒介制度變化所形成的壓力。媒介角色變化是在巨觀社會環境變遷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是以黨和政府要求、人民民眾期待、媒介自身需求為基礎,以新聞改革為起點,以管理方式變革為突破,以媒介理論研究為依託的一次偉大變革。這一演變過程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媒介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掃除了確立媒介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認識障礙。
基本介紹
- 書名:制度與空間:中國媒介制度變革論
- 作者:陳鵬
- 出版日期:2011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823012
- 品牌: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ion and Development Space:Changes of Chinese Media Institution
-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 頁數:247頁
- 開本:16
- 定價:38.00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媒體推薦
——胡智鋒(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處長,教授,
博士生導師)
深入研究中國的傳媒經濟既需要直面發展變化中的現實各種問題,也需要對形成現實的背景進行研究,本書展開了一幅探討中國媒介制度變革動因與規律的理論畫卷,嘗試回答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媒介為何變革、為何如此變革、將來如何變革等重要問題。
——歐陽宏生(四川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改革開放以來一次又一次的制度變革推動著我國傳媒產業的蓬勃發展,制度變革中伴隨的是創新、嘗試、經驗、規律,本書正是對上述內容的深入研究,讀來感到視角新、理論實、有啟發。
——時統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本書從傳播學的視角出發,藉助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探討了我國傳媒業三十多年來的發展變革問題。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每次媒介領域的重大變革都是在歷史與現實的各種壓力和動力下進行的博弈和選擇,而其背後卻顯示出理論和規律的作用,本書呈現了媒介制度變革中理論的指向和規律的不可抗拒性。
——王甫(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廣播電視音像資料館副館長,中央電視台高級編輯)
圖書目錄
第一節 問題緣起
第二節 對象、現狀與方法
第三節 概念框架
第一章 中國社會制度環境下的媒介角色演變
第一節 1978年前後的媒介制度環境與媒介角色
第二節 改革開放最初二十年的媒介角色——“新聞單位”
第三節 十年來的媒介角色——“傳播工具”
第二章 不同時期的媒介制度特徵分析
第一節 第一階段的媒介制度特徵(1978~1991年)
第二節 第二階段的媒介制度特徵(1992-2002年)
第三節 第三階段的媒介制度特徵(2002~2008年)
第三章 媒介制度變遷理論分析
第一節 媒介制度變遷的環境分析
第二節 媒介制度變遷的利益博弈
第三節 媒介制度變遷的交易成本取向
第四節 媒介制度變遷的內在機制
第四章 媒介經濟制度變革的路徑分析
——對未來變革思路的理論設計
第一節 媒介產業化問題的邏輯起點
第二節 媒介產權的結構與矛盾
第三節 媒介產業化過程的重建
第四節 媒介管理體系最佳化
第五節 媒介變革路徑分析
第五章 媒介產業組織制度的變革趨勢
——集團化運營機制的最佳化
第一節 媒介產業集團運營機制的巨觀發展趨勢
第二節 媒介集團運營機制的中觀發展趨勢
第三節 媒介集團運營機制的微觀發展趨勢
第四節 我國媒介集團管理機制的發展趨勢
第六章 媒介產業發展問題專論
專論一破冰前行的電視產業變革
“制播分離”與節目公司化運作的趨勢分析
專論二再論影視媒介的社會責任
專論三新媒體內容產業的資料庫市場競爭分析
專論四傳媒產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融合之道
——結構調整與政策護航
專論五央視節目的網路影響力研究
專論六電視內容在網路時代的品牌傳播法則
——2008年度最具網路影響力的央視欄目分析
專論七視網融合的傳播力競合博弈
——2009年度最具網路影響力的CCTV欄目分析
專論八視網融合時代城市電視台的彎道超越
——2008年度最具網路影響力的央視欄目分析
參考文獻
文摘
插圖: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文革”及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媒介的角色都沒有回歸常態,在人們的意識中,媒介成為了“黨和政府喉舌”的代名詞,主流媒介除了意識形態功能之外,很少履行其他功能。在一段時間內,這種角色使得媒介甚至成為了政黨和政府的組成部分,其使命完全是完成政治上的任務。媒介單一角色的定位自革命戰爭年代便已發生,只是當時媒介的影響力有限,並沒有為全民所認知。但正是這樣的角色,適應了時代的要求,加快了革命勝利的步伐。然而,進入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之後,由於國內外的特殊環境等原因,經濟建設沒能成為時代的主題,政治被過分強調,甚至政治和經濟被放在了對立的位置,由此而引發了媒介角色的錯位。
媒介本來就與意識形態密切相關,當政治氣氛濃重的時候,媒介首當其衝成為喉舌工具,從而加深政治力量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在戰爭年代,強調媒介的政治屬性有助於革命進程的加快,到了和平年代,媒介角色就應當回歸到二重屬性的框架中來。但是,意識形態的工具和產品有著強大的思想慣性,無論是媒介管理者或者媒介的從業人員還是媒介的使用者,都很難從.種定勢思維很陝轉移到另一種思維模式下。因此,源自革命戰爭年代的媒介單一屬性觀念就在和平年代延續了近三十年。媒介的觀念沒有根本變化,媒介的管理體制也不可能有質的飛躍。在解放後的近三十年中,媒介一直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以國家機關的形式存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事業局都屬於部級單位,由中央直接領導。而其他媒介組織也各有其特定的行政級別,由相應的黨和政府部門領導。私人、社會力量和其他媒介機構之外的單位都沒有創辦媒介組織、製作媒介內容的資格,所有的輿論渠道都由黨和政府直接擁有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