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自發演化與設計

《制度的自發演化與設計》是熊輝著的博士論文。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熊輝著
導師
張培剛,方齊雲指導
學科專業
西方經濟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制度經濟學 演化經濟學
館藏號
F091.349
館藏目錄
2009\F091.349\1

中文摘要

在這個世界上,人最想獲得的是自由,但是,“天生蒸烝民,有物有則”,無論是物質世界還是人類社會,都充滿著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可以說,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個認識和利用這些約束條件的過程。對物質約束條件的認識和利用體現為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約束條件的認識體現為對制度、文化及宗教等眾多人文社科因素的反思和發展。其中,制度作為對人們行為的直接和硬性約束,在所有的行為約束中最為顯著有效。本文最重要的創新即在於從理論上釐清了從個人偏好到制度演化的邏輯聯繫,並嘗試消除制度演化理論的微觀和巨觀扦格,及實現自發與設計的融通。 不同的民族和社會由於各自不同的歷史經歷,形成了不同的制度文化和制度模式。對此,本文以中西文化視域下的制度形成和演化概況為例進行了初步探討,並進一步探討了制度概念,為後面對制度演化方式的探討奠定了基礎。 任何理論研究,都必須以一定的理論分析為前提。在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制度演化的理論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制度經濟學的整體主義演進觀、新制度經濟學的個人主義方法以及馬克思的分析方法既相互爭鳴,又相互補充。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進行制度演化分析的所必須參照的理論基石。 雖然制度演化的兩種方式在現實中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交融,但是,理論分析上進行區分卻是人們認識制度演化過程所必須。兩種方式中,自發演化是制度設計的基礎,但是,自發演化也有自身的作用範圍和局限性。為了從理論上釐清這一問題,本文將自發演化的行為基礎——個人的偏好——作為自發演化的理論前提,並就自發演化的基本模式進行了探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討了影響自發演化的外在因素及其作用。內外在因素的探討,有助於我們理解制度演化過程中的路徑依賴性,並尋找出克服的方法。 了解自發演化是為了知道在制度演化的過程中,我們如何做出行為選擇,即是否應該進行制度設計和如何進行制度設計。這兩個問題的解答,需要我們了解制度設計的前在預設、制度設計的主體、限制條件以及進行制度設計的原則、實施方式等。 最後,在既有的經濟學理論框架外,針對制度系統的複雜性,複雜性理論為我們研究制度系統的演化方式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結合這一視角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兩種方式的不同作用和互補性,也能更加明確我們的行為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