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是2014年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
- 作者:林毅夫
- 出版時間:2014年
-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 ISBN:9787543223691
《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是2014年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是2014年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上世紀80年代,為了全面地、系統地反映當代經濟學的全貌及其進程,總結與挖掘當代經濟學已有的和潛在的成果,展示當代經濟學新的發展方向,我們決定出版“...
《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前5篇文章探討農作制度變遷的原因,不同的農作制度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後4篇文章將探討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農業技術的選擇、創新和擴散;最後一篇文章則縱論五千年的歷史,說明中國的科技在前現代社會領先於世界...
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 《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是199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毅夫。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依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等,編制本規劃。一、形勢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三農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農業...
《中國農業發展簡史》是2023年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從我國鄉村治理髮展的歷史演化入手,梳理我國鄉村治理的演進過程,在歷史演化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安徽省鄉村治理的現狀與成績,重點分析安徽省鄉村治理的典型案例,在...
農業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的概念,只有在經濟和技術上趕上、接近或超過先進國家的水平,才算實現或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又是一個歷史發展概念,必須走自己的道路。以農業立國且二元經濟結構極其明顯的中國實現現代化,關鍵在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廢除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中國農村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中國農業才結束了停滯的歷史,進入了發展較快的新時期。農業生產條件和生產技術顯著改善,產量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
《制度創新。技術進步與現代農業發展》是一本圖書,作者是宋洪遠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2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一一制度創新、技術進步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論文集。 本屆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於2012年5月26―27曰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
——堅持以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科技創新為基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構建以資源管控、環境監控和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綠色發展制度體系,科學適度有序的農業空間布局體系,綠色循環發展的農業產業體系,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政策支持...
《新中國70年農村發展與制度變遷》是韓俊主編的經濟學著作,首版時間是2019年10月。內容簡介 本書回顧了農村改革70年的歷程,總結了農村改革的主要成就,闡述了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目標和思路,提出了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農村改革...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有關農村農業制度變遷部分,即從制度視角研究農村農業改革與發展中的重大課題。這部分論文比重較大,共有14篇,是全書的主幹與核心部分。其內容包括:農地制度、農業技術、戶籍制度、農民權益、農村稅費、...
《中國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區域制度創新》是依託湖南師範大學,由楊友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將在SARD(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t,即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制度創新的國際國內比較研究基礎上,以...
產業組織制度與中國農業發展研究 《產業組織制度與中國農業發展研究》是在2002年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繼連。《產業組織制度與中國農業發展研究》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
從政治制度來看,集中的管理體制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央集權的中國和法國曾分別是亞、歐大陸上勞動力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農業經濟一直持續了幾千年。在這一經濟階段中,人們採用的是原始技術,使用的是犁、鋤、刀、斧等手工生產工具...
特點和發展階段 中國傳統農業是集約型農業,主要特點是因時因地制宜,精耕細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中心,採取良種、精耕、細管、多肥等一系列技術措施。其形成與封建地主經濟制度下小農經營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
中國耕地資源不多,因地制宜採用科學的耕作制度,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資源,保持良好的農業生態壞境,並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亦是種植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類型 耕作制度是農作物栽培的方式及用地、養地農業技術體系的總稱,又稱農作制度。它...
研究三農問題的目的是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上的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
現任中國農科院農經所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業現代化與現代農業發展學科首席科學家。兼任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農業科技園區分會副會長、中國農業專家諮詢團特聘專家。主要從事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科技園區...
例如,在農產品短缺條件下,追求糧食產量的最大化是農業政策和農業生產的首要目標,而農業效率、資源與環境保護則被置於無足輕重的地位,這必然導致農業發展方式的粗放。第三,農業科技水平與生產技術水平。農業科學技術水平,尤其是生產技術...
漢武帝時,除在長安擴建規模很大的植物園(上林苑)多次從南方引種荔枝、龍眼、橄欖和柑橘等以外,還從西域引入葡萄、苜蓿、胡麻(亞麻)等作物,開闢了擴大生產種類、豐富種質資源的途徑,也是中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蠶桑技術不僅在...
組織生態學理論指出,在組織發展初期,合法性是組織能否取得快速發展的一個最重要因素。為此,第7章“中國農業產業組織面臨的危機及規制政策研究:一個基於社會學合法性視角的分析”,作者從新制度社會學的合法性視角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業產業...
加強合作社業務輔導員培訓,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指導規程,提高輔導員指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水平。通過開展法律諮詢、市場行銷、技術信息等服務,幫助合作社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十)扶持...
第十三章 農業產業化的縱向協調 第十四章 產品特性與經營模式選擇:對茶產業的套用研究 第十五章 農民合作:必然性、變革態勢與中國農民合作組織發展 第四篇 農業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第十六章 農業經濟成長:要素投入、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 ...
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我國農產品質量差、生產成本高,國際競爭力弱。只有不斷提高我國農業技術水平,在關鍵領域達到並保持世界先進水平,才能迅速提高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二)實現農業發展的跨越,必須推進新的農業...
耕地上作物的種植制度以及與之配套的技術措施的總稱。其中作物種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中心,主要是根據作物的生態適應性與生產條件,確定作物種植結構與布局,作物種植次數即複種與休閒,作物種植方式即間作、套種和單作、連作、輪作等。與作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