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除和植骨術

兒童骨腫瘤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骨腫瘤,原發性骨腫瘤指原發於骨組織的良性骨腫瘤、惡性骨腫瘤瘤樣病變;繼發性骨腫瘤指其他器官惡性腫瘤轉移到骨組織的腫瘤。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小兒外科/骨腫瘤
  • 別名:病灶刮除植骨術
  • 就診科室: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肱骨近端和脛骨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病理介紹,適應症,禁忌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1.切口,2.顯露肱骨幹骺端,3.開窗進入病灶,4.刮除病變,5.植骨和縫合切口,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1.病理性骨折,2.骨生長板損傷,

手術名稱

刮除和植骨術

別名

病灶刮除植骨術

分類

小兒外科/骨腫瘤的手術

病理介紹

臨床上以良性骨腫瘤和瘤樣病變較為多見。而惡性骨腫瘤中,骨肉瘤最為多見。近年來由於外科技術的進步,骨腫瘤外科分期系統的建立和手術前後輔助化療的廣泛套用,使骨腫瘤的外科治療效果顯著提高,2年無瘤存活率已由30%提高到80%左右。而且已不再把截肢術作為治療惡性骨腫瘤的首選方法,許多學者推崇採用局部廣泛或局部根治性骨腫瘤切除和保留肢體的手術,即通過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病灶,同時套用輔助化療消除已發生的顯微轉移病灶。

適應症

刮除和植骨術適用於單發性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非骨化性纖維瘤、纖維結構不良等。

禁忌症

1.惡性骨腫瘤和侵襲性較強的良性骨腫瘤如成骨細胞瘤
2.骨腫瘤性質不明者。

術前準備

1.臨床檢查和X線片上不能除外惡性腫瘤應先做活檢術。
2.準備異體骨或確定切取自體骨的部位。

麻醉和體位

上肢位於肘關節以下的腫瘤可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肘關節以上者採用全身麻醉;骨盆和下肢腫瘤採用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頸肩部腫瘤或年幼兒童宜用全身麻醉。
體位應根據腫瘤部位確定。因兒童上述腫瘤多位於肱骨近端和脛骨,故以肱骨近端骨囊腫為例,介紹刮除和植骨術的方法。病兒取仰臥位,肩部墊高,上肢置於胸前。
局部解剖見示意圖。

手術步驟

1.切口

於肩部內側做一弧形切口,以喙突為標誌,向外上延長至肩鎖關節,再向下沿三角肌前緣至該肌中下1/3處。切開皮膚和深筋膜,將皮瓣向兩側適當游離並牽開,注意保護三角肌與胸大肌聯合處的頭靜脈。再於三角肌前緣外側0.5cm處沿肌纖維方向切開三角肌,保留一窄條三角肌纖維與頭靜脈相連,可以避免分離三角肌時損傷頭靜脈。

2.顯露肱骨幹骺端

鈍性分離三角肌並將其拉向外側,再將三角肌纖維條、頭靜脈和胸大肌牽向內側,以顯露肱骨幹骺端和肱二頭肌長頭。於肱二頭肌長頭外側1cm處,縱行切開肱骨骨膜。

3.開窗進入病灶

切開骨膜後,沿皮瓣方向做骨膜下剝離。先在腫瘤區骨皮質表面設計一卵圓形開窗標記線,然後沿此標記線連續鑽孔,再用骨刀沿骨孔切骨並將游離的骨皮質掀起,便可顯露髓腔病灶。如系單純性骨囊腫,可見黃色液體湧出。如病灶顯露不充分,則用咬骨鉗去除骨窗邊緣的骨皮質。

4.刮除病變

先用刮匙刮除囊壁的纖維組織並留做病理標本,再用窄的弧形骨刀去除囊腔中硬化的骨嵴及反應性硬化骨組織,務求徹底。

5.植骨和縫合切口

生理鹽水沖洗骨腔後,填入紗布暫時止血。有時可用雙極電刀燒灼囊腔壁,以更徹底地消滅囊壁組織。然後將異體骨或自體骨剪成細條填入骨腔,並注意使植骨條彼此緊密接觸。最後分層縫合,閉合皮膚切口。切口內放置橡皮引流條。

術中注意要點

1.在顯露肱骨近端時,應注意不要損傷頭靜脈,因此可在頭靜脈外側保留0.5cm寬的三角肌纖維,但不可過寬。因該肌纖維已失去神經支配,日後將纖維化失去作用。
2.為避免開窗位置不當,可先切開一窄條骨皮質,顯露病變後再根據需要進行擴大。
3.由於兒童肱骨近端骨囊腫多與骨生長板接近,因此在其近端操作時,注意不要刮除過多的骨組織,避免損傷骨生長板,否則會導致肱骨近端發育障礙。

術後處理

刮除和植骨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上肢石膏管型固定,術後2周左右剖開石膏拆除縫線,然後繼續石膏固定
2.每4~6周攝X線片,觀察植骨生長情況。當骨腔由新生骨完全充填後,可解除石膏外固定,開始日常活動。

併發症

1.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骨囊腫膨脹生長,使皮質骨變薄成殼狀,稍加外力即可發生骨折;另一種原因是手術開窗過大或操作不夠輕柔所致。一旦發生,應按骨折處理。

2.骨生長板損傷

骨生長板損傷系術中病變近端刮除過多所造成的損傷。早期不易發現,當術後出現骺板閉合時,才能做出診斷。年幼者將發生短縮和成角畸形,應及時做骨橋切除,填入游離脂肪組織,防止繼發性畸形。對於年長兒童,骨生長潛力減少,不一定發生畸形,允許隨診觀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