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臭氧控制膜-生物反應器膜污染的機理研究

《利用臭氧控制膜-生物反應器膜污染的機理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吳金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用臭氧控制膜-生物反應器膜污染的機理研究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吳金玲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膜污染是限制MBR廣泛套用的關鍵問題,投加臭氧是一種有效的膜污染控制方法,但其作用機理仍不明確。本研究重點關注EPS這一影響膜污染的關鍵物質,研究其在臭氧作用後官能團的變化情況,然後用發生主要變化的官能團修飾AFM探針、模擬被臭氧改變的EPS,用AFM技術探測臭氧作用前後EPS間及EPS和膜表面間作用力的改變,弄清臭氧對絮體重絮凝和膜表面污染兩個關鍵過程的影響,結合EPS組成特性和功能特性在臭氧作用前後的變化,闡明臭氧控制MBR膜污染的機理。本項目創新研究思路,用主要變化官能團模擬EPS分子變化,避免了EPS微觀結構測定這一難題;創新研究方法,3D-EEM、FT-IR、高分辨LC/MS和修飾探針AFM等先進手段的配合使用,使研究可以在分子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微觀層面直接開展,深入揭示臭氧控制MBR膜污染的機理。本研究將為臭氧控制膜污染技術的最佳化完善、新型MBR混合液調控技術的開發奠定理論基礎。

結題摘要

膜污染是限制膜生物反應器(MBR)廣泛套用的關鍵問題。適量投加臭氧,可改善活性污泥混合液膜過濾性,從而控制膜污染。但污泥混合液成分複雜,臭氧作用後發生更加複雜和不可預測的變化,使其作用機理的揭示成為難點。本研究關注胞外多聚物(EPS)、溶解性微生物產物(SMP)類導致膜污染的關鍵物質,深入其在臭氧作用前後官能團的變化情況,結合微觀物理化學作用理論,闡明了臭氧控制MBR膜污染的機理:適量臭氧作用於MBR混合液後,氧化SMP和外層鬆散EPS(LB-EPS),導致LB-EPS某些化學鍵斷裂,使LB-EPS進入上清液,以SMP形式存在;同時在EPS和SMP表面引入羥基(-OH)和羧基(-COOH)等親水基團,使上清液中游離的二價金屬離子,與這些基團結合,通過架橋作用,促進污泥絮體的絮凝。本研究創新研究思路,用主要官能團模擬EPS和SMP分子變化,避免了EPS和SMP微觀結構測定這一難題;創新研究方法,三維螢光光譜(3D-EEM)、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FT-IR)等手段的配合使用,使研究可以在分子間作用(官能團)的微觀層面直接開展,深入揭示臭氧控制MBR膜污染的機理。本研究將為臭氧控制膜污染技術的最佳化完善、新型MBR混合液調控技術的開發奠定理論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