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素
利潤來源的穩定可靠性
利潤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營業利潤、
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淨額。在利潤的總體構成內容中,營業利潤特別是
主營業務利潤及其所占比重大小是決定企業利潤是否穩定可靠的基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營業利潤所占比重越大,利潤質量越高。從營業利潤是否有足夠的
現金保障來看,營業
淨現金流量=稅後營業利潤+折舊等非付現成本-營運資本需求增量,因而,非付現成本增多會縮小營業利潤與營業淨現金流量的差距,有助於提高利潤質量;營運資本
需求量增加會擴大營業利潤與營業淨現金流量的差距,從而降低利潤質量。
信用政策及存貨管理水平
從靜態角度來看,寬鬆的信用政策和穩健的存貨
投資策略,會產生較高水平的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用資金,這意味著較高的
機會成本和潛在的壞賬等,會造成賬面利潤虛增。同時,由於銷售收入有較大部分沒有形成現金流入,從而進一步加大了賬面利潤與
淨現金流量的差距,降低了利潤質量。相反,嚴格的信用政策和激進的存貨
投資策略,則不會降低利潤質量。
從動態角度來看,只有本期的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用資金大於或小於前一期,才會對利潤質量產生影響。這種情況發生在:①信用政策和存貨投資策略執行不力;②信用政策和存貨投資策略發生變化等。因此,為了提高利潤質量,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競爭需要,制定適當的信用政策和存貨投資策略,並根據環境變化作適當調整。這要求企業有較高的管理水平,政策一旦制定就應嚴格執行。
關聯方交易
第一,關聯方交易對利潤數量有影響
(1)節約交易費用,增加利潤。交易費用是指為獲得準確的市場信息所付出的費用,以及談判和經常性契約的費用。基於
關聯方之間的控制與被控制或共同被控制,交易費用相對降低,從而直接增加交易雙方的利潤。
(2)通過
轉移定價,調整利潤。
轉移定價的高低,不會改變利潤總額,但會改變利潤在交易雙方之間的分配。通過較高的銷售價格或較低的購入價格,可以增加低稅負企業的利潤,將盈利企業的利潤轉移到虧損企業。
(3)通過
資產重組,調整利潤。這種情況廣泛存在於上市公司與其母公司的
關聯方交易中,如母公司折價將優質
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使得上市公司剝離其不良資產。
(1)交易類型及利潤來源的穩定性。最常見的
關聯方交易是購買或銷售商品,提供或接受
勞務,其他資產如固定資產、
股權的轉讓或買賣。前二者屬於經營性交易,所產生的利潤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特點,如果以
市場價格成交,對利潤質量的影響不會很大;後者屬於非經營性交易,具有一次性或偶發性的特點,由此形成的利潤在利潤質量分析時應重點關注。
(2)交易的金額及比重。
關聯方交易不能反映出企業真實的經營能力。經營性
關聯方交易的金額及其相應比例的分析,可以幫助人們大體上判斷企業利潤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關聯方交易。企業利潤若依賴於關聯方交易,其利潤質量必然會降低。
(3)交易是否伴有現金流。通過現金流分析,不僅可以判斷真實交易的利潤質量,還可以發現其中的虛假交易。只有伴隨現金流入的利潤才具有較高質量。
(4)定價政策。以節約費用為目的的
關聯方交易一般是以
市場價格進行的,而以調整利潤為目的的
關聯方交易是通過
轉移定價進行的。
關聯方交易價格越是接近市場價格,其利潤質量越高;反之,則利潤質量越低。值得強調的是,
轉移價格的存在,會增加一方的利潤數量,減少另一方的利潤數量。增加利潤數量的一方其利潤質量是降低的,但減少利潤數量的一方其利潤質量並沒有提高,因為這種行為惠及的只是
關聯方的大股東,而受損害的仍是中小投資者。
評價方法
發現識別信號後,應該如何分析企業的利潤質量呢?針對中國企業利潤調節的現狀,專家認為主要可採用如下四種方法:
不良資產剔除法
所謂不良資產,是指待攤費用、
待處理流動資產淨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淨損失、開辦費、遞延資產等虛擬資產和高齡應收賬款、存貨跌價和積壓損失、投資損失、
固定資產損失等可能產生潛虧的資產項目。如果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
淨資產,或者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增加幅度)超過淨利潤的增加額(增加幅度),說明企業當期利潤有水分。
關聯交易剔除法
即將來自關聯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予以剔除,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多大程度上依賴於關聯企業。如果主要依賴於關聯企業,就應當特別關注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以
不等價交換的方式與
關聯方進行交易以調節利潤。
異常利潤剔除法
即將其他業務利潤、
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從企業的利潤總額中扣除,以分析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這裡尤其應注意
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一次性的偶然收入。
現金流量分析法
成本
利潤質量分析是一項潛在高成本的分析性活動。把精力集中於經驗表明最有可能發現利潤質量下降的公司情形,可以降低這項成本。這些特徵包括:
(1)公司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並且增長速度比行業更快。市場份額越大,比
行業增長得更快就越困難。
(2)經常簽訂企業合併協定。為了提高當期利潤和避免商譽損失從而達到操縱增長率的目的,公司使用了權益聯營法合併會計。
(3)管理當局具有使用利潤調節(利潤操縱)達到利潤預期的歷史。
(4)公司更換了會計師事務所或解僱了審計人員。一般而言,審計人員不會輕易地放棄客戶。很有可能是管理當局準備降低利潤質量,而審計人員不予配合。
(5)公司增長迅速。在迅速增長期間,很難做到正確對待公司的內部控制,因此,也就比較難發現和阻止具有欺詐性的業務。
(6)為了達到每股利潤目標,以犧牲企業其它方面的明顯利益為代價,如暫停管理當局的增長戰略,而不管使用的方法和對企業潛在的未來損害。
(7)公司業績太好了,以至於難以相信。銷售收入、利潤和
現金餘額都上升了,這可能都是創造性的存貨搬移和持有引起的。這樣一種典型的協定通常可以歸結為,公司向銷售商提供慷慨的融資服務,銷售商向客戶提供
表外融資。如果在最終購買者那裡業務出現下滑,整項計畫將會失靈,公司今天的輝煌將會變成明天的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