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木贊肉牛

利木贊肉牛

利木贊牛又稱利木辛牛,原產於法國中部的利木贊高原,並因此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利木贊肉牛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分布地區,特點,外貌特徵,生產性能,雜交效果,

分布地區

在法國,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數量僅次於夏洛萊牛,育成後於20世紀70年代初,輸入歐美各國,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該牛分布,屬於專門化的大型肉牛品種。

特點

利木贊牛毛色為紅色或黃色,口、鼻、眼周圍、四肢內側及尾帚毛色較淺,角為白色,蹄為紅褐色。頭較短小,額寬,胸部寬深,體軀較長,後軀肌肉豐滿,四肢粗短。平均成年體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國較好飼養條件下,公牛活重可達1200—1500千克,母牛達600—800千克。利木贊牛產肉性能高,胴體質量好,眼肌面積大,前後肢肌肉豐滿,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集約飼養條件下,犢牛斷奶後生長很快,10月齡體重即達550千克,周歲時體重可達650千克左右;因該牛在幼齡期,8月齡小牛就可生產出具有大理石紋的牛肉、肉質細嫩。與其它大型品種相比利木贊牛的最大優勢在於犢牛初生體重較小,難產率低,生後的快速生長能力以及良好的體軀長度和令人滿意的肌肉量(出肉率)。同時,該牛適應性強,體質結實,早熟,耐粗飼,很適宜生產小牛肉。因此,是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生產牛肉的主要品種。1974年和1993年,我國數次從法國引入利木贊牛,在山東等地改良當地黃牛。利雜牛體型改善,肉用特徵明顯,生長強度增大,雜種優勢明顯。目前,山東等地為主要供種區,全國供種不足。現有改良牛45萬頭。

外貌特徵

利木贊牛毛色為紅色或黃色,口、鼻、眼田周圍、四肢內側及尾帚毛色較淺,角為白色,蹄為紅褐色。 頭較短小,額寬,胸部寬深,體軀較長,後軀肌肉豐滿,利木贊牛四肢粗短。平均成年體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 600千克;在法國較好飼養條件下,公牛活重可達1200——1500千克,母牛達600——800千克。
利木贊牛1歲內活量 (單位:千克)
性 別 初 生 重 3 月 齡 重 6 月 齡 重 1 歲 體 重
公 38.9 131 227 507
母 36.6 121 200 400

生產性能

利木贊牛產肉性能高,屙體質量好,眼肌面積大,前後肢肌肉豐滿,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集約飼養條件下,犢牛斷奶後生長很快,10月齡體重即達408千克,周歲時體重可達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為0.86——1.0千克;因該牛在幼齡期,8月齡小牛就可生產出具有大理石紋的牛肉。因此,是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生產牛肉的主要品種。

雜交效果

1974年和1993年,我國數次從法國引入利木贊牛,在河南、山東、內蒙古等地改良當地黃牛。利雜牛體 型改善,肉用特徵明顯,生長強度增大,雜種優勢明顯。目前,黑龍江、山東為主要供種區,全國供種不足, 現有改良牛200萬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