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總管府,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西益州為利州,利州”之名源於西魏大將軍尉遲迥襲取西益州,西克成都,取“順利”之意而命名為利州
利州總管府,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西益州為利州,利州”之名源於西魏大將軍尉遲迥襲取西益州,西克成都,取“順利”之意而命名為利州
利州總管府,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西益州為利州,利州”之名源於西魏大將軍尉遲迥襲取西益州,西克成都,取“順利”之意而命名為利州...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諸郡,利州直領興安縣等8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州治興安縣為綿谷縣。大業三年(607年)廢利州總管府、利州,改置義城郡,領綿谷縣等7...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改義城郡為利州,州仍領綿谷等7縣,屬復置利州總管府;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綿谷縣北境置金牛縣(屬褒州)及南安州和所轄三泉、嘉...
考“利州義城郡”:“義城郡”隋大業三年(607年)置,唐滅隋後郡廢。置義城郡時利州為利州總管府或利州都督府。據此,《述異記》這段關於“玉女房”的記述應是...
西魏改為利州,並置利州總管府。北周沿襲未變。 隋(581年-618年)改興安縣為綿谷縣。改利州為義城郡,仍置總管府。 共29張 魅力廣元 唐代(618年-907年),...
屬利州總管府。隋開皇三年(583)廢郡,隆州直轄閬內(閬中改名)、南部、蒼溪、奉國、儀隴、大寅、西水、晉城、南充、相如10縣。大業三年,改隆州為巴西郡,郡治...
北朝北周時仍置,始州改屬利州總管府(治今廣元市區),其餘隸屬不變。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胡原縣改置為臨津縣(治今劍閣縣香沉鎮群英村1組),直屬始州(治...
[1] [3]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利州總管府、利州,改置義城郡,綿谷縣屬之。 [2] [3]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改義城郡為利州,綿谷縣屬之。唐武德...
北周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
梓潼、陰平二縣仍置,隸屬於利州(州治廣元)總管府始州(州治今劍閣普安鎮)。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開始整理地方行政建制。依據地方事務繁簡和集權中央的原則,劃...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普安郡屬之。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普安郡入始州(治所在今四川劍閣普安鎮)。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治所在今四川劍閣普安...
隋代:開皇二年(582年),歧坪縣改隸利州總管府義城郡;三年(583年),“廢諸郡存利州”,歧坪縣屬之;大業三年(607年),廢利州總管府,直隸義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劍南東川節度。武周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
北周時,始州隸屬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郡、黃原郡、安都郡、潼川郡4郡,除茂陵縣廢除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南朝梁天監十八年[519年]分北巴西郡閬中縣西境新置縣...
唐貞觀年間,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任利州都督時,武后就出生於此,建立武周政權以後...龍飛之十八年至元丁丑(公元1286年)廣元路從學教授章霪撰文廣元路總管府知事...
宋熙郡仍置,隸利州總管府。嘉川縣仍置,隸宋熙郡,郡縣治地無變。又於今縣境復置元壽縣,治地不詳,隸宋熙郡,旋省。木門郡、伏疆縣、池川縣仍置,隸屬與治地...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平蜀,新巴郡改隸利州,治地未變,仍轄新巴一縣。北周仍置新巴郡,轄新巴、晉城、晉安3縣,仍隸利州總管府。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