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喬木,高6.5-20米,直徑達30厘米,樹皮灰褐色,有淺裂。小枝綠帶褐色,乾時常帶黑色,無毛或新枝基部有淺棕色小柔毛。
頂芽球形至近卵形,隨著新枝萌發,漸多少呈竹筍形,鱗片密被棕色或黃棕色小柔毛。
葉常集生小枝梢端,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間或倒披針形,長7-15(17)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尖頭稍鈍,基部楔形,革質,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嫩時除
中脈和側脈外密被灰黃色貼伏絹毛,老時仍被貼伏小絹毛,中脈上面凹下,下面明顯突起,側脈纖細,每邊12-17條,小脈很纖細,結成密網狀;
葉柄長1.2-1.6(2.5)匣米。
聚傘狀圓錐
花序生當年生枝下部,約與葉近等長,有微小柔毛,
疏花,約在中部或上端分枝;花梗纖細,長8-13毫米;花被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6毫米,先端鈍,兩面都有小柔毛;
雄蕊無毛,第三輪雄蕊的腺體有柄,退化雄蕊約和腺體等長,長約1.5毫米,子房無毛,近球形,花柱較子房長,柱頭小,頭狀。
生長環境
刨花潤楠深根性偏陰樹種,幼年喜蔭耐濕,幼中年喜光喜濕,生長迅速。
喜生於氣候溫暖、肥沃、濕潤的丘陵地和山地的山谷疏林中,或密林的林緣以及村前屋後,常與樟樹、栲樹、苦櫧、甜櫧、香葉樹等混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
垂直分布於海拔300-900米以下的山地。湖南省分布湘東及湘南等地。
繁殖方法
由於種子容易發芽,因此一般採取隨采隨播方式,選擇天氣較為陰涼的時段播種,以降低種子的失水率,提高發芽率。播種之後,應當尤其注意防止鼠害蟲害。種子的發芽率較高,多採取行播方式,開溝和播種同時進行,溝深在5厘米左右,不可過深,播種密度在300千克/畝上下。撒種後要立即覆蓋3厘米深的土層,並搭好遮蔭棚。在苗木出土前後要長期確保苗床濕潤,並做好除草工作,防止病蟲危害,並適時的追加肥料,如氮肥、尿素等,肥料每年施加3-4次即可,可在雨天開溝施撒,施後覆蓋土層。
栽培技術
栽植季節:2月至3月上旬,以刨花楠的芽還未萌動之前栽植為最好。
修枝:在頭3-5年及時剪除
樹根處的萌發枝、樹幹上的霸王枝,確保主莖的生長。刨花楠幼苗基部喜生萌生枝,另外由於一年多次抽梢,容易形成多個頂梢,影響主幹生長,以培育用材為目的的,在造林頭幾年要進行抹芽和及時剪除主梢側邊的次頂梢,以確保主梢的生長,加快主幹高生長。
抹芽是離地面樹高三分之二以下的嫩芽抹掉,減少養分消耗。修枝主要是將樹冠下部受光較少的枝條除掉。修枝要保持樹冠相當於樹高的三分之二。過多修枝會喪失一部分製造營養物質的
樹葉,而影響樹木生長。修枝季節宜在冬末春初。
施肥:在頭3-5年,於每年刨花楠芽萌發前在樹冠周圍開溝,每株施複合肥0.25kg。
鬆土除草:幼林撫育宜在生長高峰和旱季將到之前進行。
造林的第一年撫育次數宜多,一般以不少於二次較好。以後每年撫育次數應根據幼林生長發育情況決定。一般每年都要進行1-2次,及至幼林開始鬱閉,林地雜草少了,可以每隔1-2年除雜鬆土一次。在丘陵地造林的第一年要預防日灼的為害,如能在林內間種農作物,以耕代撫是促進林木生長的較好辦法。
病蟲防治
混生於天然常綠闊葉林內的刨花楠,不會出現嚴重的病蟲害。但新造林地,應注意
炭疽病和捲葉蛾的為害。
炭疽病
症狀:開始時出現在老葉的葉尖和葉的邊緣。
防治方法:從5月份到7月份,每半月噴1%波爾多液一次。待發病時,每隔7天噴50%
代森鋅500倍液,連續噴3次。
捲葉蛾
症狀:以幼蟲吐絲捲縮新萌發的嫩葉,躲在葉苞內咬食葉片。
防治方法:應掌握好幼蟲的孵化期,在卷葉前進行噴藥。藥劑可用80%
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90%
敵百蟲600倍液,如果已經卷合成苞,則人工摘除蟲苞並將其燒毀。成蟲有趨光性,可用黑光燈誘殺。
主要價值
刨花楠乾形通直圓滿,出材率高。木材黃白色,無特殊氣味,紋理通直,是製造家具、膠合板、建築、室內裝飾、細木工具的優良用材。木材、樹皮均含膠質,木材刨片浸水有粘液。用水浸泡製成“刨花水”稍帶黃色,無特殊氣味,昔日用於婦女潤發,近代作為膠合板、造紙及粉刷牆壁用的粘合劑。利用木材加工成香粉,可製作塔香、蚊香、祭香等薰香產品。種子含油率50%,為制
蠟燭、肥皂和潤滑油等的良好原料。刨花楠葉精油是優良的天然香料並有較高的獨特的藥用價值。皮含樹脂12.38%,橡膠0.688%。
刨花楠生長迅速,樹體高大挺拔,樹冠濃郁優美,枝葉翠綠、清秀,分枝均勻,嫩枝、新葉粉紅色或棕紅色,花穗為黃色,既是珍貴用材樹種,又是優美的庭園觀賞、綠化樹種。
刨花楠葉子具革質,不易燃,可套用於防火林帶建設,是一個優良的
防火樹種。同時具有良好的防風和固土能力,是丘陵低山區理想的生態公益林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