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桐城諸老席上作》是元代詩人陳天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別桐城諸老席上作
- 作者:陳天錫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別桐城諸老席上作》是元代詩人陳天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別桐城諸老席上作》是元代詩人陳天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七人五百有餘歲,高會尊前笑語嘩。逸興濃時過似酒,交情密處恰如家。朱顏鶴髮明秋水,瑤句魚箋動彩霞。明日馬蹄衰草路,桐鄉回首又天涯。1作者簡介陳天錫: 元福寧州...
《張獻忠圍桐城》是明末清初史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張獻忠圍桐城 陳石舫,樅陽文士。樅陽鎮距桐城百三十里。庚辰,獻忠駐廬州、六安諸處,去桐城三百餘里。時樅陽猶寂然無恙,忽鄉人謂石舫曰:君能飲,吾當告以機事。石舫問之。其人曰:近得密報,獻忠不日且至,君應速走。石舫猶疑信參半,不...
蕭穆(1835—1904)清末藏書家、桐城派後期作家。字敬甫,一字敬孚,安徽省桐城縣(今樅陽縣湯溝鎮)人。家世務農,少時父督耕甚嚴,無暇求學,可蕭穆常常潛入私塾聽課,詢章問句。稍長,遇名流學者必求教。太平軍占領安慶及桐城時,大家藏書多散出,蕭穆因之蒐集一些圖籍。他常借鄉先輩遺書瀏覽,曾借得劉大櫆評選...
惲敬力圖突破桐城派古文純正靜重的囿畛,使文章醇而能肆,於此即可見其端倪。名家點評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方銘《明清散文選析》:“惲敬的《游廬山記》基本是以日記體來寫的。但章法十分講究。”作者簡介 惲敬(1757~1817年),字子居,號簡堂,武進(今江蘇常州市)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舉人,以教習官京師...
桐城文章,此作可稱佳構。名家點評 北京國際關係學院中文系教授嚴鳴晨《古代散文名篇選讀》:“本文人物眾多,事件繁複,而作者卻寫得有條不紊,重點突出。人物對話,雖只三官兩語,卻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遼寧大學中文系教授董文成《清晚清文學作品譯註講析》:“儘管這篇文章篇幅較長,但語言同樣具有...
先生挽大鋮,使毋去,大鋮意亦稍轉,而無奈桐城之疏彼也。趙太宰不由咨訪,改鄒新昌於銓部,同鄉台省起爭事權,先生為之調人。江右遂謂新昌之見知於太宰由先生。二憾交作。而給事中傅櫆,故與逆奄養子傅應星稱兄弟,私懼為清議所不容。挺險者乃道之以首功,借中書汪文言,以劾桐城嘉善,逆奄主之,以...
方東樹(1772年10月4日——1851年6月23日),清代中期文學家及著名思想家。男,生於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九月八日(壬辰年,庚子日),於清文宗鹹豐元年五月二十四日(辛亥年,庚戌日)卒於祁門東山書院。字植之,別號副墨子。安徽桐城人。他取蘧伯玉五十知非、衛武公耄而好學之意;以“儀衛”名軒,自號“儀衛...
《歐陽生文集序》是清代政治家曾國藩的散文作品。清代中晚期,桐城派在文壇上占據主導地位,影響非常廣泛。此文的前半段便簡述了桐城派的傳承,後半段方轉而寫歐陽生,文筆簡潔暢達。文章還對桐城派百餘年的發展,特別是對姚鼐以下的發展情況作了系統的論列,對姚鼐表示了特別的推崇,強調了姚氏“義理、考據、辭章...
梁巘在《自書論跋》中曾記述他為亳州、壽州、泗州、江寧、揚州、宣州、安慶、桐城、蘇州、徐州等地書寫碑版53種。在他的家鄉亳州只有8種,而在壽州的碑版書卻有17種之多,居各處碑版數之冠。他在《自書論跋》中曾說:“吾所書諸碑,以壽州《報恩寺》為最,《孫氏樂輸記》次之。《樂輸記》古厚結實,...
安徽的桐城派、新安理學、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商、徽劇、黃梅戲以及勞動人民創造的文房四寶(宣紙、徽墨、宣筆、歙硯)、徽派建築、徽雕(磚、石、木、竹雕)、蕪湖鐵畫、龍舒貢席、阜陽剪紙、界首陶瓷等,在中國歷史上光彩奪目,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藝術寶庫。因此了解介紹安徽的歷史與省情就須了解...
平生著述甚多,但多被禁毀,僅存《評點東萊博議》《杜溪文稿》《遊歷記存》諸書。簡介 朱書與桐城派的主要代表戴名世、方苞,並稱為清初三才子。朱書因籍貫宿松,去世早,且文集受《南山集》案影響一度被淹沒,後人談桐城派,一般以方苞、劉大魁、姚鼐三人為代表人物;近代,逐漸凸出戴名世的地位。朱書自幼聰明穎悟...
第一回 皇阿哥憐貧護鹽販 桐城令斷案打奸商 第二回 理河工貝勒榨藩台 探世情阿哥淋澡湯 第三回 十三郎仗義救風塵 八阿哥串連說人情 第四回 查庫銀康熙倒噎氣 整吏治胤稹上條陳 第五回 暢春園太子破好夢 韻松軒阿哥亂蕭牆 第六回 振頹風戶部清庫銀 使心機大臣攀國儲 第七回 康熙帝憂民用能臣 皇...
課經史者,又第搜羅箋注,否藏人物,求能與諸生講明聖賢之道,考鏡治亂之本,實踐返已之修,以務成明體達用之學,則千不二三聞焉。桐城向多儒者,望溪、姬傳諸先生,流風未遠,今又得賢訓導為主師,宜乎其教士與!士之所以學者,與世俗異也。吾又觀志載:戴生擇山長,祀鄉賢,課經,藏書四議。知生務...
初桐城用先吳公。為儀曹郎。參師入室。從容及刻藏事。師遽曰。君與此法有大因緣。師化後。吳公出參浙藩。進至方伯。竟復化城。且蠲俸散刻藏數百卷。固吳公信力。亦師預讖雲。師先於嘉禾刻藏有成議。乃返吳門。省前得度師覺公。時覺已還俗。以醫名。師聞之。意行度脫。時夜覺飯。盂忽墮地裂。其...
方文果不負左公期望,振羽詩壇,名播四方,與方貞觀、方世舉並稱“桐城三詩家”。方文後來做《啖椒堂詩》記此事:我昔登茲堂,總角六齡耳。先君官司農,少保尚御史。老友結重姻,拜謁攜小子。小子幼誦詩,秋興如流水。抗聲吟席上,少保驚且喜。一首飲一杯,八杯竟醉矣。逾年我遂孤,少保去京市。方文...
鼐晚而主鐘山書院講席;門下著籍者,上元有管同、梅曾亮,桐城有方東樹、姚瑩,四人者,稱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傳授徒友,往往不絕。而曾亮最老壽後死,仕宦京朝。同時為古文者,群尊之為師;鼐之薪火,於是烈焉。而曾亮之說曰:古文與他體異者,以首尾不可斷耳;有二首尾焉,則斷矣。退之謂六朝文雜亂...
湛江海濱公園 世風雜詠二絕 黃山紀游 游鏡湖懷張孝祥二絕 鏡湖竹枝詞八絕 辛未清明回鄉雜詠四絕 謁南昌青雲譜八大山人紀念館二絕 江西財經學院校園雜詠三絕 九江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二絕 聽琵琶國手楊均彈《昭君出塞》 首春偶成 龍虎山紀游 桐城別興元、革飛諸友及誠、安二弟三絕 九九重陽詩會 ...
十二年任湖南學政,任滿,以母老乞歸,辟勺湖書塾,聚諸生講習其中。著有《抱拙齋集》,包括詩卷上、卷下,詞一卷,文八卷。陸潤庠評論顧著“說經諸作,考證詳密,議論得中……論史事,談時務以及鑑古酬世諸篇,類皆有功人心世道,非率爾苟作者。文筆修潔,雅近桐城;詩近南宋,其體在放翁、誠齋之間...
陳三立的詩作,意境奇奧,用詞精妙,直抒胸臆,繼承了桐城派傳統。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之譽。詩界革命的倡導者對其詩詞評價甚高。梁啓超說:“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南社詩人林庚白讚揚他“雖囿於古人...
吳汝綸之子,安徽桐城《今安徽樅陽》人。少承家學,習古文辭,稍長遊學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清末任度支部財政處總辦等職,後任直隸學校司,主持蓮池書院。北洋政府時期任總統府秘書、教育部次長、國務院參議等職。後任奉天萃升書院教授、北京古學院文學研究員。畢生著作等身,深通經義,論文法精闢獨到,為桐城派末期...
姚鼐, 清安徽桐城人,字姬傳,一字夢谷。乾隆二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改禮部主事。歷充山東、湖南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四庫全書》纂修官。書成,以御史記名,乞養歸。主江南鐘山、紫陽等書院講席四十年。工古文,高簡深古,近歐陽修、曾鞏,與方苞、劉大櫆合為桐城派。選《古文辭類纂》以明義法。有《九...
在著作《資政新篇》及《戒浮文巧言喻》等中,反對僵化的桐城古文和腐朽的科舉時文,主張切實明透,通俗淺近。在《資政新篇》中,洪仁玕把他的政治主張分為“設法”、“用人”兩個方面。“用人”方面,他提出“用人察失”,“禁朋黨之弊”,主要是針對當時太天平國在內訌之後上下離心、信仰崩潰、信心渙散而言,意在加強...
當是時東南巨亂初平,舉國謳頌中興,而泰西諸國已環列虎視,通商、傳教輒起釁端。士夫迷習貼括,其高者則標漢學、宋學之幟,或治詩古文詞、鑑別金石書畫,以相矜誇。其目為清流者,亦徒張外氣,懵於外情,聞洋務二字,則掩耳卻走,或詆為漢奸。公雖夙治桐城古文之學,推曾文正公為有清古文第一,而...
1935年,他由仰光歸國,道經香港、粵東抵達上海,然後再溯江而上,歷無錫、常州、鎮江、南京、桐城、九江、廬山、武漢。所到之處,隨緣弘化,各有演講,這些演講稿,由武昌“世界佛學苑”的釋曙清輯為一本小冊子。慈航法師回國年余,仍回緬甸仰光,以後他活動區域擴大,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弘法。1939年,太虛大師在...
25.可布席坐:可以鋪開蓆子在上面坐。26.何文端公:何如寵,字康侯,桐城人,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進士,累官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死後諡號“文端”。“公”,古代對別人的尊稱。摩崖:在山崖石壁上銘刻的文字。書:書寫。27.“泉漫”三句:意謂泉水冒出來,流到崖石上,人們就在石上鑿了一個圓池子...
黎庶昌的政論文平易暢達,氣勢雄渾,突破了“桐城派”散文“義法”的局限,抒寫自如。其中以兩道《上穆宗毅皇帝書》及《敬陳管見折》最具代表性。黎庶昌的第一道《上穆宗毅皇帝書》寫於同治元年(1862年),這封“萬言書”交到都察院後,便引起了當時清王朝的重視。黎氏在文中不僅論述了求賢才、振元氣這一根本...
”(周韶音《通甫詩存跋》)其文氣勢挺拔,務切世情,立言有體,疏暢明晰,內容廣涉田賦兵戎、河道變遷、地形險要和中外大勢等,與桐城派的拘守義法和應酬世俗,有顯著不同。有人請他為某巨公寫祝壽文章,他說:“吾輩文疏直樸野,不足說勢要。若肆其狂愚,為足下得罪當塗,何所用之?”(《淮安府志》引《...
許元祥,男,漢族,1987年7月生,安徽樅陽人,詩人、作家、學者、投資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皖江文化研究學者,中國百名卓越詩詞藝術家。人物簡介 許君未,原名元祥,字雪禪,號永昌,筆名:許春厭、樅川秀士、樅水釣徒、許秋白等,樅陽人,桐城後學,炎帝139世,黃華里許方氏21世孫,詩人、青年學者,現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