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你會做父母:事半功倍的育兒之道

別以為你會做父母:事半功倍的育兒之道

《別以為你會做父母:事半功倍的育兒之道》內容簡介:沉默寡言、猶豫不決、畏縮不前、自我苛求、悲觀憂鬱……內向不是什麼問題,但由於眾多父母們對於內向性格的誤讀和不夠理解,最終常常使孩子的內向性格與上述表現相伴隨,並影響一生。事實上,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的內向,有心的父母們都可以通過養育方式的變化,使孩子的性格產生一些可喜的轉變。《別以為你會做父母:事半功倍的育兒之道》正是為這些父母們準備的。韓國著名親職教育專家趙茂娥、兒童發展心理研究專家李安英通過透徹分析內向性格的表現、形成原因,找到了與內向孩子的溝通法則,並由此研究出了一整套培養活潑自信孩子的實用方案,經過韓國無數家庭驗證有效,現已成為亞洲數千萬內向孩子父母的實用教養指南。

基本介紹

  • 書名:別以為你會做父母:事半功倍的育兒之道
  • 作者:徐永林
  •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 頁數:301頁
  • 開本:16
  • 品牌:灕江出版社
  • 外文名:Supporting Parents,Dragging Parents
  • 譯者:李磊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76093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別以為你會做父母:事半功倍的育兒之道》幫助父母將內向孩子的優勢一點點發掘出來……
內向有哪些表現?
哪些情況會讓孩子變得內向?
哪些話能讓內向的孩子變得活潑?
如何培養出一個活潑、自信的孩子?
著名心理學家、親職教育專家王極盛鄭重推薦!
內向孩子權威教養讀本

作者簡介

作者:(韓國)趙茂娥 (韓國)李安英 譯者:李磊

趙茂娥,1945年出生於慶尚南道的鹹安郡,畢業於梨花女子大學、師範大學家庭學專業。1989年開始擔任韓國心理諮詢研究所父母角色訓練(P.E.T.)專業講師,韓國地區社會教育協會父母教育首席講師。1992年開始參加KBS第2、第3頻道,EBS,交通廣播,和平廣播等相關節目總計150次;從1999年開始,多次作為專家參與KBS第1頻道《子女教育資訊室》、《說說教育》等欄目的錄製。作品有《明智的父母培養孩子的方法》、《前衛的媽媽會讓孩子的人生更加出彩》、《讓孩子未來更加閃耀的寶貴的一句話》(共同著作)等。
李安英,出生於1959年,畢業於誠信女子大學社會教育系、延世大學生活環境研究院家庭諮詢專業。韓國著名兒童發展心理中心家庭諮詢師。現任韓國心理諮詢研究所高效父母角色訓練(P.E.T.)專業講師,李安英兒童家庭諮詢所所長。發表的論文有《居住在保護設施里的青少年的人生意義》、《體像》、《自尊及利他性與恢復力之間的關係》等,作品有《讓孩子未來更加閃耀的寶貴的一句話》(共同著作)等。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這本書解答了父母所遇到的根本性問題。雖然世上最困難的事情,就是為人父母。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問題,做父母卻又可以成為世上最快樂的事。對自己提問吧,自己是“主宰孩子一切的父母”,還是“引導孩子成長的父母”?做父母的同時,自己亦可以獲得成長。
——韓國世宗大學 兒童學博士 金熙研教授
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問題父母。
作者通過本書,直接而具體地對問題父母進行指點,並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是比任何教育書籍都實用的最好的指南針。在這個自我混沌的時代,這將成為父母檢驗自我位置的最好機會。
——韓國德誠女子大學 兒童學博士 林勝烈教授
孩子的教育沒有規定的方法。
但我仍然期待更多的父母讀完這本書後,活用在子女的教育上,並由此得到自信,因為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更具體更實用的教育方法。至少能避免對孩子用最不好的教育法(主宰孩子的一切,讓孩子為父母成長),讓孩子成長為優秀的人才。
——韓國暻園大學 兒童學博士 尹惠珍教授

名人推薦

這本書解答了父母所遇到的根本性問題。雖然世上最困難的事情,就是為人父母。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問題,做父母卻又可以成為世上最快樂的事。對自己提問吧,自己是“主宰孩子一切的父母”,還是“引導孩子成長的父母”?做父母的同時,自己亦可以獲得成長。
——韓國世宗大學兒童學博士金熙研教授
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問題父母。
作者通過本書,直接而具體地對問題父母進行指點,並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是比任何教育書籍都實用的最好的指南針。在這個自我混沌的時代,這將成為父母檢驗自我位置的最好機會。
——韓國德誠女子大學兒童學博士林勝烈教授
孩子的教育沒有規定的方法。
但我仍然期待更多的父母讀完這本書後,活用在子女的教育上,並由此得到自信,因為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更具體更實用的教育方法。至少能避免對孩子用最不好的教育法(主宰孩子的一切,讓孩子為父母成長),讓孩子成長為優秀的人才。
——韓國噪園大學兒童學博士尹惠珍教授

圖書目錄

第一章·推著孩子,還是引導孩子?
不做“推著孩子的父母”
育兒的過程不是百米賽跑而是馬拉松
孩子正經歷著變成蝴蝶的過程
父母的時間 | 家庭環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父母職責:孩子的教育主要靠父母
學校教育與親職教育3:7理論
別讓孩子得“超級寶寶綜合症”
父母的時間 | 孩子給父母的21條忠告
第三章·爸爸參與:陪玩的爸爸培養出清醒的孩子
孩子是爸爸和媽媽的共同作品
爸爸如何與孩子“打成一片”?
訓育和體罰的底線在哪裡?
第四章·發現潛能:找出孩子隱藏的可能性
天生才能各不同:10種“多元智慧型理論”
父母如何回應牙牙學語的孩子?
父母的時間 | 7種錯誤的養育態度
第五章·性格培養:孩子的性格,要看父母
孩子的成長4階段,好性格如何養成?
現在是男女無分別的時代
父母的時間 | 人類一生8個階段的自我形成
第六章·習慣養成:3歲的習慣跟到80歲
為什麼0~3歲這么重要?
好習慣從好的訓育中而來
父母的時間 | 訓育的時候,記住這幾點
第七章·社交能力:我的孩子有朋友了
親子關係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大人請尊重孩子們間的約定
媽媽的歡樂指數就是孩子的歡樂指數
父母的時間 | 不可以對孩子說的7句話
第八章·遊戲時間:遊戲對孩子的意義
遊戲對孩子有多重要
遊戲、學習、工作在同一條延長線上
父母的時間 | 換一個角度看待遊戲吧
第九章·愛上學校:媽媽,學校好有趣
學校就是微型社會
對老師懷有敬畏的心
父母的時間 | 有問題行為的孩子的9種類型
第十章·培養責任感:自立的孩子,誇獎的媽媽
巧用誇獎和表揚幫助孩子自立
民主的教育,培養出有責任感的孩子
父母的時間 | 10種方法培養出自尊的孩子
第十一章·性教育:媽媽,小孩是怎么來的?
教給孩子生命的珍貴吧!
幫助孩子建立適應未來社會的性別觀念
第十二章·親子溝通:用“我信息溝通法”跟孩子對話
父母與孩子發生問題時的對話方式
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與孩子共情
幫助孩子消除負面情緒吧!
父母的時間 | 讓孩子辛苦的5種責備方法
附錄
孩子常見問題解答
事例1. 吮吸手指很嚴重
事例2. 孩子飯量很小
事例3. 在排便訓練後,跟孩子的關係變差了
事例4. 具有攻擊性,還經常罵人
事例5. 非常害羞,只找媽媽
事例6. 因為即將出生的弟弟或妹妹而反常
事例7. 孩子陷入幻想並且自慰
事例8. 晚上害怕而睡不著覺
事例9. 只有爸爸陪在身邊才睡得著
事例10. 有攻擊性並且欺負弟弟或妹妹
事例11. 想要嘗試的欲望很強烈,卻很容易放棄

序言

悠閒的午後,研究室來了一通電話。電話另一端的人自我介紹,說是《自我才能》的導演,通過很多人才得到我的電話,並邀請我去參加電視專題節目。
一共需要錄製6期,節目名字叫作“許永林教授的子女教育專題”。在那之前,我到處演講時遇到的主要問題迅速在我腦海中一一浮現,所以這次演講的大致輪廓也就迅速生成了。
我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事實上,在紐約攻讀博士課程期間,我曾經在“Radio Korea AM 1480”中擔任《父母的時間》節目主持3年,於是自然而然地覺得應該不困難,但直到接手才知道,電視這種媒體,要更複雜一些。
總之,在很多人的幫助下,錄製順利地結束了,節目隨之也開始播出了。電視台網站的論壇上,看了節目的媽媽們的帖子,也一條條地發出來了。很多媽媽甚至做了備忘的小貼紙,記得和孩子一起看節目。這真是讓我感到高興而且有成就感的一瞬間。而從那時候開始,6個月後我又錄製了追加的第七期,直到現在已經播放了13期了。
因為我在紐約正規的教育節目中出演過,每到放假的時候,就會做很多的演講。正因如此,對於很多提問都要回答的我,只能做更多的研究和學習來回答。
來了首爾也沒有任何例外。到處巡迴演講,接受提問的同時,也就有對現在的新時代父母們有了想要說的話。於是就把平時所持有的想法和準備的13期節目的資料,以及平時演講時強調的內容和父母們的提問集中起來,編寫成了這本書。
無論是怎樣的時代,也無論是怎樣的社會,成為好的父母終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看著最近發生的事情,我甚至覺得現在到了該給父母頒發資格等級證的時候了。
由於離婚而拒絕被養育的、因為信用卡債而破裂的家庭的棄兒,在現實中比孤兒更多。就僅僅如此嗎?韓國的離婚率每年以驚人的速度上漲,在OECD(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的加入國中,僅次於美國排列於第二位。讓我切實地感受到,現在似乎到了家庭分裂的時代。 正因為如此,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的解體,也讓社會不穩定的火苗間或復燃。因為家庭破裂而失去童年的孩子們的將來,也不得不讓人擔J心。
在另一個層面讓人擔心的,就是社會大氛圍下過早開始的適齡教育。該有的早期教育被歪曲成了“應試教育”,由此就誕生了另一種畸形的教育,即早期的特長培訓,所謂的英才教育,以學習為主的現行學習或相關的教育。
或許這樣的話會讓父母感到不安,父母們應當小心翼翼地開始適齡教育,因為這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又或者過多地放任孩子而錯過了教育的最佳時期。
“我忙故我在”這樣的話,是最近30多歲父母們的口頭禪。我想要問一問這些忙碌的30多歲的父母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是為了什麼而忙碌,為了誰而忙碌,哪怕是一次,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
因為對孩子有過多的期待和關心而提前開始早期教育,這讓孩子變得被動,後果就是,他們失去了對每一件事情的興趣。當孩子的所作所為跟父母的期待不同,非要向毫不相關的方向發展的時候,便為時已晚了。
找到孩子真正的長處和興趣,然後引導孩子向這個方向前進的父母,會培養出幸福的孩子。相反,急急忙忙地讓孩子進入未來,掌管孩子的一切,並且給孩子壓力的父母,即“推著孩子的父母”只會培養出被動、無力的孩子。但是,隨著教育的主體的不同,教育的熱情和結果也大相逕庭,所以,父母們很有必要認真地考慮一下,到底誰才是教育的主體。
有人說過,現代社會是“自我混亂的父母和失去童年的孩子”才能生存下來的社會。而我所整理的這本書,希望可以為“在混亂狀態的父母身下失去童年”的孩子們打出一把遮陽傘,並成為糾正這樣混亂的現實的一個良好契機。
最後,我要感謝為我整理自己的想法並著成這本書提供契機的《自我才能》節目組,出版期間一直幫助我的出版社。還要感謝讓我把這之前所學習到的東西真正套用到實際的我的兩個兒子,一直在我身邊默默支持我的丈夫,我愛你們。
2008年5月許永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