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arrival refraction survey;
是一種早期的儀觀測初至折射波的地震記錄方法,只觀測一層,簡單而容易,但所得資料甚少,極少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初至折射法
- 外文名:first arrival refraction survey;
- 類型:地震記錄方法
- 屬性:觀測一層
first arrival refraction survey;
是一種早期的儀觀測初至折射波的地震記錄方法,只觀測一層,簡單而容易,但所得資料甚少,極少套用。
first arrival refraction survey;是一種早期的儀觀測初至折射波的地震記錄方法,只觀測一層,簡單而容易,但所得資料甚少,極少套用。...
折射波對比法(refraction correlation method)又稱“續至波折射法”。是在折射波法中,不僅觀測在初至範圍內的折射波,而且在續至範圍內也觀測折射波的方法。在續至區內觀測折射波,需要和反射波法一樣,用波的對比原則來識別折射波,因此,也稱為對比折射法。主要特點 利用人工激發的地震折射波(以臨界角進入和...
淺層折射法的偏移距不宜太大,一般不大於2m。接收道距常採用不等問隔,即靠近炮點的接收道距較小(0.5~2m),隨著炮檢距的增大接收道距逐漸增加。激發震源有淺坑炸藥和地面錘擊兩種。在保證初至波清晰、起跳乾脆的基礎上,激發藥量或錘擊力應儘量小,避免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作業內容 淺層折射波法的作業內容...
套用折射波法的初期,主要在初至區內進行觀測,稱為折射波初至法。後來,套用反射波法的技術在續至區內也觀測折射波,稱為折射波對比法。將折射波對比法用於地殼深部研究,在觀測折射波的同時,還利用廣角反射波(入射角大於臨界角)進行觀測,稱為深地震測深。它是現代在海洋地區內研究地殼並獲得深部地震資料的...
負折射(Negative refraction)是俄國科學家Veselago 在1968 年提出的,指當光波從具有正折射率的材料入射到具有負折射率材料的界面時,光波的折射與常規折射相反,入射波和折射波處在於界面法線方向同一側。直到本世紀初這種具有負折射率的材料才被製備出來。這種材料由金屬線和非閉合金屬環周期排列構成,也被稱為...
1909年莫霍洛維奇(A.Mohorovičić)根據近震初至波的走時,算出地下深度56公里處存在一個間斷面,間斷面以上物質的平均速度為5.6公里/秒,以下物質的速度為7.8公里/秒。後來發現,無論海洋或是大陸,絕大多數地區都存在這個間斷面,通常稱它為莫霍界面,或是簡稱為M界面。M界面以上的物質稱為地殼,界面以下...
直達波(direct wave)是一種從震源出發不經過反射、折射而直接到達地面各接收點的地震波。這種波僅在離震源很小的距離上(開始的幾十米),作為初至波記錄下來。對於非縱測線垂直剖面,記錄上的直達波並不總是初至波。在層狀介質中該波在界面上產生折射,因此層狀介質中的直達波是透射波。直達波的時距曲線 ...
分波陣面法。將點光源的波陣面分割為兩部分,使之分別通過兩個光具組,經反射、折射或衍射後交迭起來,在一定區域形成干涉。由於波陣面上任一部分都可看作新光源,而且同一波陣面的各個部分有相同的位相,所以這些被分離出來的部分波陣面可作為初相位相同的光源,不論點光源的位相改變得如何快,這些光源的初相位...
可分為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兩種。折射波法當地震波遇到上下速度v1、v2)不同的界面時,有一部分波將透過界面形成透射波,其透射角β與入射角α的關係符合斯涅耳定律sinα/sinβ=v1/v2)。對於sinα=v1/v2)的入射波可產生透射角β=90°的透射波,並以v的速度沿界面滑行。這種滑行波又引起第一個介質中質點的振動...
綜上所述,到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凹面鏡、凸面鏡、眼鏡、透鏡以及暗箱和幻燈等光學元件已相繼出現。幾何光學時期 這一時期可以稱為光學發展史上的轉折點。在這個時期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奠定了幾何光學的基礎。同時為了提高人眼的觀察能力,人們發明了光學儀器,第一架望遠鏡的誕生促進了天文學和航海事業...
隱蔽層 隱蔽層是指不能用折射波法勘探的某層。例如具有比淺折射層速度為低的速度層,或當速度介於上下層之間且沒有足夠的速度差或厚度,以至不能形成初至的地層。學科:地球物理勘探 詞目:隱蔽層 英文:hidden layer
站樁有體認的都有一個深刻認識,一開始大腦明白的跟體認的有很大的差別,用恩師的話說就是跟生活當中一樣,假如想做什麼事情,一開始構想好的假如是意念,等這件事情做好了,回想一下跟起初有很大的差別,折射在站樁上也有一定的道理。站樁沒有把意念搞明白,就不會有輕鬆感,沒有輕鬆感站樁就成累贅了,意拳站樁...
在複雜山地地區不再採用浮動基準面,而使用統一的水平基準面;在高速頂界面起伏較大的地區,引人了“中間參考面”的概念;用先驗信息約束初至折射靜校正,這些新思路、新方法的提出為複雜山地的靜校正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1)地表模型的建立 根據工區的實際特點,採用了多種方法進行表層調查。除常用的小...
然後通過深度與時間的關係,擬合出各層的時深曲線(垂直時距曲線),並根據時深曲線的斜率和相鄰層時深曲線的交點求取各層速度和厚度。適用範圍 地震測井法常用於地形起伏劇烈、地層速度反轉或存在薄互層等表層結構複雜的地區。相對淺層折射法,微地震測井法的調查精度高,但操作工藝複雜、施工效率低、成本高。
光學真正形成一門學科,應該從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時代算起,這兩個定律奠定了幾何光學的基礎。發展歷史 光學(optics)是一門有悠久歷史的學科,它的發展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人類對光的研究,最初主要是試圖回答“人怎么能看見周圍的物體”等類問題。約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國的《墨經》中記錄了世界上最早...
不同介質中有不同的光速值。1850年菲佐用齒輪法測定了光在水中的速度,證明水中光速小於空氣中的光速。幾乎在同時,傅科用旋轉鏡法也測量了水中的光速(),得到了同樣結論。這一實驗結果與波動說相一致而與牛頓的微粒說相矛盾(解釋光的折射定律時),這對光的波動本性的確立在歷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1851年,菲佐...
二元光學於20世紀90年代初在國際上興起研究熱潮,並同時引起學術界與工業界的極大興趣及青睞。主要分支 微光學發展的兩個主要分支是:(1)基於折射原理的梯度折射率光學,(2)基於衍射原理的二元光學。比較 二 者在器件性能、工藝製作等方面各具特色。二元光學是微光學領域中最具活力、最有發展潛力的前沿學科分支。光...
愛因斯坦的論述極具想像力與說服力,但卻遭遇到學術界強烈的抗拒,這是因為它與詹姆斯·麥克斯韋所表述,而且經過嚴格理論檢驗、通過精密實驗證明的光的波動理論相互矛盾,它無法解釋光波的折射性與相干性,更一般而言,它與物理系統的能量“無窮可分性假說”相互矛盾。甚至在實驗證實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正確無誤之後,...
費馬原理是幾何光學的基本定理。用微分或變分法可以從費馬原理導出以下三個幾何光學定律:光線在真空中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線在界面上的反射,反射角必須等於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斯涅爾定律)。最短光時線可以有多條,例如光線從橢圓面焦點A經過反射到另一焦點B,可以有無數條路徑,所有這些路徑的光線...
因此,後現代主義思潮的興起,可以說是為觀照現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鏡子,既折射出現代性與傳統性的矛盾,又折射出現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後現代主義的本質可以用三句話來形容:世界是破碎的,歷史是中斷的,語言是遊戲的。後現代主義有四種代表理論:哈貝馬斯的後現代批判理論,代表作《論現代性》、《現代性對抗...
130.測定玻璃折射率 實驗原理:如圖所示,入射光線AO由空氣射入玻璃磚,經OO1後由O1B方向射出。作出法線NN1,則由折射定律 對實驗結果影響最大的是光在波璃中的折射角 的大小 應該採取以下措施減小誤差:1、採用寬度適當大些的玻璃磚,以上。2、入射角在15至75範圍內取值。3、在紙上畫的兩直線儘量準確,與兩...
到了19世紀,特別在光的電磁理論建立後,在解釋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與光的傳播有關的現象時,光的波動理論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見波動光學)。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發現了黑體輻射規律和光電效應等另一類光學現象,在解釋這些涉及光的產生及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現象時,舊的波動理論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1900...
而根據情況(如使用美國ES2401 型地震儀、BISON1465 -1 型井下剪下波錘)保證獲得清晰的直達波初至, 鑽孔間距在第四系軟土中可達30 m 以上, 岩體中可達60 m 以上。滿足第二個條件的目的是得到清晰的有效波波列。土體中主要是避免折射波干擾,保證分層精度。顯然, 若將土體中地層分層當作跨孔試驗的主要目的時, 這...
逆反射材料是在暴露的表面或接近表面有一層薄的、連續的微小逆反射元素的反射層,例如反光膜、反光片、道路交通標線等。在交通行業里,逆反射材料也稱反光材料或回歸反射材料,其稱呼最初來自Retroreflective materials的英文翻譯。逆反射材料之所以能夠反光,主要在於其中含有高折射率玻璃珠或者微稜鏡結構,實現了光的球面...
利用星光折射間接測量地平法是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低成本、高精度的自主衛星導航方法。它僅利用星敏感器來量測折射角,結合大氣層的較精確的數學模型來間接敏感地平,從而實現載體的精確定位。星光折射自主導航方法一種擺脫水平基準精度制約、提高自主定位精度的有效方法。簡介 自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以來,...
折射靜校正 折射靜校正嚴格意義上講也是一種模型靜校正方法,只不過其建立模型與傳統方法不同,主要是通過求解方程反演得到折射面速度和延遲時間,然後藉助於表層速度建立速度模型,在此基礎之上完成靜校正量的計算。初至靜校正 初至靜校正和折射靜校正一樣,嚴格將屬於模型靜校正,它既不是對近地表介質地球物理屬性的...
《富勒:法律與道德的追問者》以富勒的生平為序,對富勒在各個時期的學術著作以及重大學術事件進行了回顧與簡介,並結合富勒生活時代的社會背景、法學思潮以及與其他重要法學家的比較,希望能反映富勒身上所折射出的時代特色。圖書目錄 導論:誰是富勒 第一章早年歲月——揚起學術之帆 一、啟航與故鄉 二、幼年的回憶 ...
牛頓的彩虹:用光譜和折射率來分析彩虹的。(三)突出批評的審美特性 1、把文學作品的審美特性作為突出的甚至唯一的考察對象。2、批評的任務就是發掘作品的審美內涵,進行美的再創造。“要使事物顯得美好動人,這比道出事物的真相永遠重要一百萬倍。”——門肯《批評的過程》3、在感受對象的審美特性時,特別注重作品...
在考慮到射線經過反射或折射界面時 P波壓縮、膨脹特性所可能受到的變換並作了適當校正之後,將每個台站記錄的 P波初動方向標到震源球面上去。人們發現,只要記錄足夠多,且台站對應點S媴在震源球面上的分布範圍足夠廣,則總可找到兩個互相垂直的大圓面將震源球面上的正、負號分成四個部分,即四象限。這兩個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