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鼎,漢語辭彙。
拼音是:liè dǐng ,
注音是ㄌㄧㄝ ˋ ㄉㄧㄥˇ
釋義:謂陳列置有盛饌的鼎器。古代貴族按爵品配置鼎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列鼎
- 拼音:liè dǐng
- 注音:ㄌㄧㄝ ˋ ㄉㄧㄥˇ
- 出處:《孔子家語·致思》
列鼎,漢語辭彙。
拼音是:liè dǐng ,
注音是ㄌㄧㄝ ˋ ㄉㄧㄥˇ
釋義:謂陳列置有盛饌的鼎器。古代貴族按爵品配置鼎數。
列鼎,漢語辭彙。拼音是:liè dǐng ,注音是ㄌㄧㄝˋㄉㄧㄥˇ釋義:謂陳列置有盛饌的鼎器。古代貴族按爵品配置鼎數。...
“列鼎制度”,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東周,則是天子、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鼎...
此展品為春秋金屬器,一套九件,鼎均圓形,直口,中間飾綯索紋,上下各飾蟠螭紋。先收藏於新鄭市博物館。...
重裀列鼎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chóng yīn liè dǐng,通常形容生活富貴,位居高官。...
鳴鐘列鼎成語解釋 編輯 【解釋】:鐘,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鳴鐘列鼎成語典故 編輯 ...
鼎列是漢語辭彙,拼音dǐng liè ,出自唐柳宗元《詠三良》。...... 鼎列編輯 鎖定 鼎列是漢語辭彙,拼音dǐng liè ,出自唐柳宗元《詠三良》。...
旗人不列鼎甲(旗人不問鼎甲)是中國清朝政府針對科舉考試的一項重要制度。鼎甲指“科舉考試中殿試的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凡是旗人,無論滿人還是蒙古人...
鼎是最重要青銅器物種之一,是古代中國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鼎有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兩類...
鼎食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dǐng shí,基本意思是列鼎而食,吃飯時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貴人家豪華奢侈的生活。...
鼐(nài),本義大鼎。特指:大鼎、頭鼎。古代周代天子用九鼎,諸侯最多可用七鼎,大夫最多可用五鼎,元士最多可用三鼎,士可用一鼎。平民百姓無權用鼎。...
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中出土一套7件用失蠟法鑄造的列鼎,造型裝飾藝術相同,大小依次排列,其中最大的一件是王子午鼎。鼎通高76厘米,口徑66厘米,侈...
春秋晚期的青銅器形成重食的系統、已經形成。是春秋早期列鼎制度的自然延續。各諸侯國普遍建立青銅鑄造業,大國之器仍較精嚴。以龍為主題的紋飾細密繁縟。...
戰國中山王鐵足銅鼎,高51.5厘米,腹徑65.8厘米。中山王鼎為王墓中同時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銅身鐵足,圓腹圜底,雙附耳,蹄形足,上有覆缽形蓋,蓋頂有...
鐘鳴鼎食,讀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漢語成語,古代豪門貴族吃飯時要奏樂擊鐘,用鼎盛著各種珍貴食品(敲著鐘,列鼎而食)。故用“鐘鳴鼎食”形容權貴的豪奢...
春秋王子午鼎(附匕)是淅川縣下寺出土的文物,口徑66厘米,其是楚莊王之子、楚國令尹“王子午”墓中所出七件列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