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維納斯與“書”的問題》是2012年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文瑾。主要研究當代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的文學思想。
基本介紹
- 書名:列維納斯與“書”的問題
- 又名:他人的面容與“歌中之歌”
- 作者:劉文瑾
- ISBN:9787108039682
- 頁數:394
- 定價:42.00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2-9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對當代思想氣候、尤其是歐洲文學理論的這樣一種觀察:上個世紀在理論上是一個詩學,或者說是文學對於哲學的勝利的時代,然而這種勝利似乎只是加速了我們的失望和虛無感,因為文學自身越來越走向某種專業化,走向自我意識的自覺。閱讀文學不再與“應當如何生活”的問題相關,而更多地與專業理論相關。本書指出,這種文學現象仍是浪漫主義尤其是德國浪漫主義的延伸。當代文學在根本上並沒有擺脫德國浪漫主義精神的問題框架,即對於自身性和主體性的追問。本書的問題是:隨著上帝之死(哲學的上帝之死)而開始的對於文學和藝術自身的神聖性和絕對性的追求究竟意味著什麼?本書質疑:在當代思想氣候對“文學”、“藝術”、“書寫”和“詩歌”所進行的朝聖裡面,是否已深入反思過其中可能包含的對他者遺忘和壓抑?
作品目錄
導言 啟示、歷史與文學
一 引題一:“書”對歷史的質疑
二 引題二:文學與啟示的張力
三 從“面容之書”出發
第1章 面向他者之思
一 恐怖記憶與哲學
二 《聖經》的啟迪與哲學的“經歷”
三 宗教和現象學視野中的列維納斯
四 研究狀況綜述暨本書研究視角
第2章 列維納斯對“書”的發現一一兼論當代法國思想吋關於“書”的歧義與淵源
第一節 書的文明與邏各斯中心主義
一 哲學家與文學家對書的懷疑
二 書的辯證法:從“大寫之書”到“書的缺席”
三 書的終結與“書寫”的開端
四 書的變形:從“作品(1'(Euvre)”到“他者的書寫”
第二節 哲學的限度與“書”的自由
一 哲學語言的建立
二 風格的倫理意味
三 “書”與精神的自由
四 來自塔木德的記憶
五言說與“書”之謎.
第3章 “書’’的倫理
第一節“書”與歷史
一 歷史的惡與文學的善
二 詩與哲學的古老論爭:如何馴服命運?
三 “書”與神聖歷史:意義的生育(1af6condit6)與主體性的生育
第二節“書”與身體
一 悲劇的問題空間與隱藏的上帝
二 飢餓的謙卑與責任的極度意識
三 飢餓與開啟“書”的靈感.
第4章 對存在論語言的批判:存在的陰影與“所”說的黑夜
第一節 偶像崇拜:關於意識形態的哲學批評
一 意識形態與偶像崇拜
二 意識形態與神聖的外表.
三 知的僭越與超越性主體的消失
四 先知傳統與存在論語言
五 尖叫與失語:對現代語言疾病的反思
第二節 表象、藝術與存在的悲劇
一 “本質”即表象的運動
二 影像、真實、相似性
三 “純感性”與藝術作品的美學效力
四“作為動詞的‘所說’是‘本質’之本質”
五存在的悲劇及其救贖
第5章 語言的起源與邊界:面向他人的“言說”
第6章 從《論莫里斯·布朗肖》看現代文學與“它者”的關係
第7章 文學作為對“人的烏托邦”之預感——列維納斯論保羅·策蘭
第8章 自由的辯難:詩與猶太性之間
結語
參考書目
後記
出版後記
一 引題一:“書”對歷史的質疑
二 引題二:文學與啟示的張力
三 從“面容之書”出發
第1章 面向他者之思
一 恐怖記憶與哲學
二 《聖經》的啟迪與哲學的“經歷”
三 宗教和現象學視野中的列維納斯
四 研究狀況綜述暨本書研究視角
第2章 列維納斯對“書”的發現一一兼論當代法國思想吋關於“書”的歧義與淵源
第一節 書的文明與邏各斯中心主義
一 哲學家與文學家對書的懷疑
二 書的辯證法:從“大寫之書”到“書的缺席”
三 書的終結與“書寫”的開端
四 書的變形:從“作品(1'(Euvre)”到“他者的書寫”
第二節 哲學的限度與“書”的自由
一 哲學語言的建立
二 風格的倫理意味
三 “書”與精神的自由
四 來自塔木德的記憶
五言說與“書”之謎.
第3章 “書’’的倫理
第一節“書”與歷史
一 歷史的惡與文學的善
二 詩與哲學的古老論爭:如何馴服命運?
三 “書”與神聖歷史:意義的生育(1af6condit6)與主體性的生育
第二節“書”與身體
一 悲劇的問題空間與隱藏的上帝
二 飢餓的謙卑與責任的極度意識
三 飢餓與開啟“書”的靈感.
第4章 對存在論語言的批判:存在的陰影與“所”說的黑夜
第一節 偶像崇拜:關於意識形態的哲學批評
一 意識形態與偶像崇拜
二 意識形態與神聖的外表.
三 知的僭越與超越性主體的消失
四 先知傳統與存在論語言
五 尖叫與失語:對現代語言疾病的反思
第二節 表象、藝術與存在的悲劇
一 “本質”即表象的運動
二 影像、真實、相似性
三 “純感性”與藝術作品的美學效力
四“作為動詞的‘所說’是‘本質’之本質”
五存在的悲劇及其救贖
第5章 語言的起源與邊界:面向他人的“言說”
第6章 從《論莫里斯·布朗肖》看現代文學與“它者”的關係
第7章 文學作為對“人的烏托邦”之預感——列維納斯論保羅·策蘭
第8章 自由的辯難:詩與猶太性之間
結語
參考書目
後記
出版後記
作者簡介
劉文瑾,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碩士、北京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資格候選人。2009-2010年度法國人文之家“赫爾墨斯(Hermes)”項目訪問學者暨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領域為西方哲學、宗教及文藝理論;尤其關注猶太一基督教思想與當代法國哲學、文藝理論的對話,關注道德與文學、政治與審美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