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評論:刑法的科技化》是202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刑事法評論:刑法的科技化
- 作者:江溯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319116
《刑事法評論:刑法的科技化》是202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溯。
《刑事法評論:刑法的科技化》是202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溯。內容簡介本書為《刑事法評論》第43卷。本期的主打專欄是“科技發展與刑法變遷”,主要探討的問題是,教義學能否回應新興技術的挑戰。另外,本期還設有...
刑法與哲學:關於刑罰的正當化根據 / 〔日〕松原芳博 文 鄭軍男 譯 一、 刑法與哲學 二、 刑罰的定義 三、 與刑罰的“正當化根據”相區別的幾個問題 四、 刑罰的正當化根據 五、 責任主義的根據 六、 刑罰的國家立場上的正當化與行為人立場上的正當化 機器人、人工智慧、倫理與法律 ——科技法的新興基礎...
《刑事法評論》38卷以"刑法的工具論"為主題,共有21篇文章,其中包含4篇譯文、17篇論文。這4篇譯文的主題分別是"網路犯罪""故意論""構成要件論"與"刑事政策"。在17篇論文中收錄了三篇刑事訴訟法學的文章,分別探討了"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程式改造""瑕疵證據理論"以及"主觀要件的證明問題"。在共犯論問題上,本...
《刑事法評論:刑法的多元化》所涵蓋的主題包括法教義學基本原則、法益理論、實行行為論、故意論、假想防衛過當論、被害人的自我答責論、禁止錯誤問題、中立幫助行為論、組織犯論、結果價值犯的歸責機制以及法人刑事責任等內容,對我國的理論研究及司法實務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刑事法評論:刑法的多元化》的出版...
《刑事法評論:刑法規範的二重性論》是201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內容簡介 本書為《刑事法評論》第39卷。本期刑事法評論的主要內容還是刑法教義學的內容,包括不法論、共犯論以及責任論;本期也採納了兩篇關於刑事訴訟法的文章,主題分別是詢問錄音錄像的功能以及公民個人信息採集的問題;除此之外,本期刑事法...
《刑事法評論:刑法方法論的展開》是2020年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溯。內容簡介 本書為《刑事法評論》第42卷。本期的主打專欄是“刑法方法論”,主要是教義學在刑事實體法與程式法中的展開。另外,本期還設有“因果關係與歸責”“共同犯罪”“死刑與實證研究”“刑事訴訟”“刑事政策”以及“專題...
《對網路刑法的技術制衡》,《政法論叢》,2001年第4期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補充性特徵》,《反腐敗導刊》2001年第11期 《中美歐計算器犯罪刑事立法的比較研究》,《科技與法律》,2001年第3期 《對犯罪概念的比較認識》,《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5期 《從第167 條看契約詐欺犯罪中的國家被害》...
徐光華,男,1981年出生於江西南昌縣,中共黨員,武漢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澳門科技大學訪問教授,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訪問學者。江西省百千萬人才,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現任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政法大學中國環境犯罪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國際刑法學會中國分會理事,中國刑法學...
六、死刑與刑事政策 七、“酷刑”與死刑 八、推進死刑廢止論的視角 九、以死刑廢止為目標 十、結語 域外視野 美國法對死刑的限制適用及對中國的啟示 ——基於法律解釋方法的視角/呂亞萍 一、美國死刑概況及對死刑的限制 二、法律解釋的方法論與我國刑法解釋的現狀 三、美國死刑法律變遷對中國的啟示 刑法學人 紀念...
18、羅翔.吸收犯之再認識[J].中國刑事法雜誌,2003.5 19、羅翔.犯罪構成理論的創造性轉換[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3 20、羅翔.法條競合的另一種詮釋[J].刑法評論第4卷 21、羅翔.“疏忽強姦的一種論證:對男權主義強姦法的檢討性反思”[J].刑事法評論第15卷 22、羅翔.“回溯與前瞻——女性性自治...
5.安徽師範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金項目:“刑法的體系解釋”(編號:2014bsqdjj06)。(二)參研項目 1.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民國時期南京江寧刑事司法檔案研究”(編號:14CFX059),第一參研人;2.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係研究”(編號:14AZD135),第三參研人;3....
2010年9月10-13日在甘肅省蘭州市參加2010年刑法學年會。2010年11在海南省海口市參加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九屆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上作大會總結。2010年11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參加中國犯罪學學會主辦的“第四屆中日犯罪學學術研討會”,並擔任評論人。2010年12月13-14日在澳門參加“第三屆中國區際刑事法論壇”,並在會...
林亞剛(1952年-2022年10月21日),男,湖北省孝感市人,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修過鐵路,當過工人。生前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大學法學院刑法教研室、武漢大學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掛職任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副院長(2003年6月至2005年8月...
王燕飛,男,法學博士後。湖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91年9月—1995年6月湘潭師範學院歷史系(現湖南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獲得歷史教育學士學位,並獲得“湘潭師範學院學生幹部標兵”稱號 1995年7月—1998年8月在中南工學院計算機系學生幹事,兼任學生黨支部書記 1998年9月—...
(23)《刑事被害人國家家補償的犯罪學根據》(第一作者),載王牧主編《犯罪學論叢》(第六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24)《現實性:犯罪原因的一個重要特徵》,載《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25)《回溯推理及其在刑事偵查中的運用》(第一作者),載《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8...
1. 簡易程式的正當性研究,《刑事法評論》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8期。2. 媒體與司法關係的國際準則,《訴訟法學研究》,2005年總第10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10月版。3. 論量刑調查制度,《訴訟法學研究》,2009年總第15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98—314頁。非核心期刊論文123篇 1. 論科技...
1.《變革社會中的刑事政治問題》,獨立撰寫,載《法律科學》(CSSCI)2008年第6期;2.《證券刑法的基本問題》,獨立撰寫,載《政治與法律》(CSSCI)2008年第10期;3.《想像競合犯抑或法條競合犯》,獨立撰寫,載《刑事法評論》(CSSCI)總第22卷;4.《中國民營企業犯罪治理的政策研究》,獨立撰寫,載《政治與...
7.《論配偶刑法上的作為義務》,《政治與法律》2018年第5期;8.《病患的知情同意與違法——兼與梁根林教授商榷》,《法學》2015年第8期;9.《刑法教義學的立場和方法》,《中外法學》2014年第1期;10.《德國波恩州法院關於一起故意殺人未遂案的判決書》(合作),《刑事法評論》2013年第2期;11.《刑法教義...
中國法學會檢察學研究會刑事訴訟監督專業委員會理事 歐盟智慧財產權委員會專家顧問 西南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貴州民族學院客座教授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延慶縣人民檢察院、北京市密雲縣人民檢察院等檢法機關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科研獎勵 1.《中國刑法現代化研究》(獨著),...
4、《風險刑法的社會基礎》,載《政法論壇》2014年第3期(合著,第二作者);5、《現代刑法的風險轉向——兼評中國當下的刑法觀》,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12期(獨著)。研究報告 《新科技革命時代的犯罪形勢與預測》,載田禾、呂艷彬主編:《中國刑事法治(2002—2016)》,社會科學文獻...
(17)“中國大陸性刑法立法綜覽與問題評析”,台灣《月旦刑事法評論》,2016年第3期。(18)“論詐欺罪中的‘處分意識’”,《東方法學》2017年第2期。(19)“簡述德國刑法判例對理論發展的影響——以違法性認識錯誤為例”,《法律適用》(司法案例)2017年第6期。(20)“三階層犯罪論體系下受脅迫行為的體系...
46、樊崇義、陳永生:《科技證據的法定化》(約9千字),載《南都學壇》2005年第2期。47、陳永生、葉宗耀:《考問美國“稜鏡”、“肉食者”監控項目》(約9千字),載《偵查論壇》2014年第12卷。48、陳永生:《公安司法人員的知識素養與刑事錯案》(約1.1萬字),載《偵查論壇》2011年第10卷。49、陳永生:...
12、《槍聲不息》,江溯,《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8月發表 13、《亞洲的法律、社會與死刑》,富蘭克林·齊姆林;大衛·詹森;江溯,《刑事法評論》2006年2月發表 14、《在國家秘密處決之處:日本的死刑》,大衛·詹森;江溯,《刑事法評論》2006年2月發表 15、《論美國刑法上的共犯——以《模範刑法典》為中心的...
《刑法功能主義研究》科研論文 1.批判立法的法益概念:現實危機及其溝通理性紓解,《比較法研究》2023年第5期(CLSCI,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24年第1期全文轉載)2.基因科技犯罪的法益侵害與歸責進路,《法制與社會發展》2021年第4期(CLSCI,封面文章)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法益屬性確證,《環球法律評論》...
北京大學刑事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高雄大學大陸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業和信息化法治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北航法律評論》刑法編輯。第五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2017年;《刑事法評論》創刊20周年成果獎2017年;2008年度北航“藍天新秀”;北航“第九屆我愛我師”評選“優秀教師”2010年;2006年獲北京...
10、趙西巨,普通法系國家刑法中的“同意”抗辯,《刑事法評論》,第22卷,200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第365-395頁 11、趙西巨,醫學法上的知情同意原則研究,《私法研究》(第5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92-316頁 12、趙西巨,論智慧財產權權利窮竭原則中的“同意”規則,《私法研究》(第4卷),...
1. 2020年福州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啟動項目“環境刑法的保護法益及其教義學展開”;2. 2020年福建省法學會重點課題“數位化支付場景下財產犯罪的認定”(FLS2020A05);3. 2021年福建省法學會重點課題“網路黑灰產上遊行為的刑法規制研究”(FLS2021A07);4. 2021年福州大學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究專項...
“刑事司法如何貫徹罪刑法定原則――綦江虹橋案件的實體判決評析”,載陳興良主編《刑事法判解》(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10月版;載趙長青主編:《新世紀刑法新觀念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4月版。“控辯平衡的程式保障――兼論我國刑事訴訟對英美證據開示制度的借鑑”,載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8...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法學家》雜誌編輯,香港公開大學考試委員,澳門科技大學教師學術水平評審員,並發表多篇專著和論文。 中文名 魏曉娜 國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學歷 法學博士 專業方向 刑事訴訟法、證據法 人物...
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網路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徽亞太刑事司法研究所所長,教授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專家庫專家。主要從事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犯罪學研究。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4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各類項目十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5項;出版專著1部。教育經歷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