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評論:刑法的科技化

刑事法評論:刑法的科技化

《刑事法評論:刑法的科技化》是202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刑事法評論:刑法的科技化
  • 作者:江溯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3191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為《刑事法評論》第43卷。本期的主打專欄是“科技發展與刑法變遷”,主要探討的問題是,教義學能否回應新興技術的挑戰。另外,本期還設有“前沿理論”“學術書評”“監禁刑與刑罰論”“網路犯罪”“刑事訴訟”以及“專題研究”等欄目。
本卷所涵蓋的主題包括神經科學與刑事責任、自動駕駛的刑事歸責研究、刑事一體化研究、被害人教義學、實質預備犯研究、攻擊性緊急避險研究、允許的風險研究等,對我國的理論研究及司法實務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的出版可為相關專業研究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特別是關注刑法方法論的人士,將會從本書獲益匪淺。

圖書目錄

科技發展與刑法變遷
神經科學與刑事責任
——以美國刑法理論與實踐為視角 / 俞巧華
一、問題的提出
二、神經科學證據在刑事審判中的發展
三、神經科學證據與定罪的關係
四、神經科學證據與量刑的關係
五、神經科學影響刑事責任判定的總結與展望
機器人可以有責地實施行為嗎?
——規範上的基本術語沿用至機器的可能性 / 〔德〕埃里克·希爾根多夫 文 劉暢 譯
一、導論
二、如何確定概念的內涵
三、機器人技術的規範解釋及其結果
四、結論比較法視野中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刑事歸責研究 / 陳世偉
(一)自動駕駛汽車概覽
(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刑事歸責的事實起點
(三)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刑事歸責的異域聚焦與本土立場
四、結語自動駕駛致損的刑事歸責研究 / 馬天成
(一)自動駕駛汽車致損概述
(二)自動駕駛汽車致損刑事歸責的困境
(三)自動駕駛汽車致損刑事歸責的研究現狀
(四)自動駕駛汽車致損刑事歸責的思路
五、結語
電車難題再現
——自動駕駛汽車面對生命的兩難問題時如何設計程式?
/〔德〕塔提亞娜·霍恩勒 〔瑞士〕沃爾夫岡·沃勒斯 文 朱奇偉 譯 李源粒 校
一、導論
二、對人類駕駛員的刑法評價
三、自動駕駛汽車的程式設計
四、可能的優先規則
五、優先規則的簇化(Cluster)
六、結語
前沿理論
規範違反說的歷史敘事、誤解澄清與本土展開/ 王騰
一、規範違反說的歷史敘事
二、規範違反說的誤解澄清
三、規範違反說的本土展開刑事一體化視域下的微罪研究 / 儲槐植李夢
一、對微罪的基本認識
二、微罪的理論內涵
三、微罪的實踐意義
四、結語
被害人教義學本土化的嘗試:前提、規範與套用
——兼論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 李學良
一、被害人教義學的理論場
二、被害人教義學的根基與範圍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教義學立場
四、餘論:教義學理論應立足於“信條”
實質預備犯立法的法教義學審視 / 熊亞文
一、引言
二、法教義學視角下實質預備犯的處罰正當化根據
三、我國刑法實質預備犯立法的處罰正當性疑問
四、法教義學視角下我國刑法實質預備犯立法的司法限制
攻擊性緊急避險的正當化根據 / 〔德〕阿明·英格蘭德 文 鄧卓行 譯
一、問題的提出
二、功利主義的理由
三、代表論的理由
四、團結論的理由
五、結論
容許的風險與注意義務違反性:論刑法上過失責任的構造
/ 〔德〕烏爾斯·金德霍伊澤爾 文 陳毅堅 譯
一、問題意識
二、舉動規範與制裁規範
三、遵守規範的義務和注意義務違反性
四、注意措施的必要性
五、自由和注意義務
六、容許的風險
七、風險的關聯
八、故意與容許的風險
九、結論
過失·危險的防止與(刑事)責任的承擔
/ 〔日〕甲斐克則 文 謝佳君、劉建利 譯
一、序:過失犯相關問題與陷阱
二、過失競合及其相關問題
三、過失責任的意義與預見可能性、結果迴避可能性
四、結語:過失犯處罰的展望及替代手段
學術書評
如何提高刑法體系的道德信用?
——《正義的直覺》的啟示 / 陳銀珠
一、問題的提出
二、刑法體系道德信用的作用
三、刑法體系道德信用的標準:經驗的應得刑罰
四、刑法體系道德信用的基礎:民眾的正義直覺
五、刑法體系道德信用的實踐價值
六、反思與啟示
七、結語
刑罰理論
“刑罰正義及其契約化”論綱
——探求刑罰正義的契約法治解決之道 / 郭明
一、刑罰正義的內涵與問題
二、刑罰契約的根據與功能
絕對終身監禁、反腐戰爭與敵人刑法 / 羅鋼
一、敵人刑法與市民刑法
二、絕對終身監禁的敵人刑法屬性
三、貪污受賄犯罪不屬於敵人刑法範疇
四、結語
我國監禁規模實證研究 / 趙興洪
一、引言:藏在黑箱中的犯罪問題晴雨表
二、測量我國監禁規模的指標體系
三、我國的監獄人口及其評估
四、我國的監禁率及其評估
五、影響我國監禁規模的因素
六、結論與建議
重刑主義的教訓:美國大規模監禁的源流、反思與啟示 / 趙希
一、美國大規模監禁的基本情況
二、美國大規模監禁的原因探析
三、美國大規模監禁的反思:警惕重刑主義
對涉恐極端分子的監獄矯治機制研究
——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視角 / 臧金磊
一、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閾下監獄矯治的中國困境
二、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閾下監獄矯治的困境成因
三、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閾下監獄矯治的重新定義
四、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閾下監獄矯治的機制設計
五、餘論
網路犯罪
網路犯罪
——運用總則規制網路犯罪 / 〔英〕丹尼斯·J. 貝克 文 陳建蘇 譯
一、網路犯罪的概念
二、目前的困境及可能的解決方法
三、犯罪主觀要素
四、明知及推定的明知
五、運用共犯理論解決網路犯罪問題
六、結語
論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的適用及限制 / 胡森
一、“幫助犯相對正犯化”之論證
二、主觀方面之認定
三、功能性區分視野下的歸責路徑
四、結語
論為信息網路犯罪活動提供支持行為的正犯性
——兼論幫助行為正犯化的邊界 / 王肅之
一、行為泛化: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的口袋化風險
二、問題溯源:為信息網路犯罪活動提供支持行為的理論紛爭
三、前提梳理:為信息網路犯罪活動提供支持行為的正犯根據
四、理論反思:幫助行為正犯化的擴張與邊界
五、結論
刑事訴訟
美德辯護律師訴訟地位的比較法考察 / 劉譯礬
一、引言
二、美國的“被告人利益代理人”模式
三、德國的“獨立司法單元”模式
四、兩種模式的比較與深層次成因
五、變革的前奏?
從檢察偵查到監察調查:我國賄賂犯罪訊問的結構變遷與技術最佳化 / 師索
一、引言
二、從平和到緊張:全球賄賂犯罪調查模式與訊問的關聯邏輯
三、檢察時期:賄賂犯罪訊問的結構性緊張
四、在檢察與監察之間:賄賂犯罪訊問緊張的理論反思
五、監察時期:賄賂犯罪訊問的結構性調適
六、賄賂犯罪監察訊問的技術最佳化
審前羈押的多維度考察:以德國為範本的比較觀察 / 林靜
一、引言
二、德國的審前羈押適用頻率:多維度的觀察和評價
三、德國低穩審前羈押率的相關因素分析:基於中國的比較視角
四、結語
何種情況下可以用“孤證”認定案件事實
——對“孤證不能定案”的微觀檢視 / 李崇濤
一、對“孤證不能定案”的認識現狀
二、“孤證不能定案”的語義正解及其證偽
三、為什麼需要並可以“孤證認定案件事實”
四、可以“孤證認定案件事實”的情形及其保障機制
五、餘論
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涉案財產處理的完善路徑 / 向燕
一、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涉案財產處理的異化形態
二、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涉案財產處理弊端的深層原因
三、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涉案財產處理的地方治理體制
四、解決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涉案財產處理問題的法治進路
專題研究
論“感情投資”型受賄的刑法規制路徑 / 王永浩
一、問題之提出
二、刑法修正路徑的展開及批判
三、釋法路徑的展開及評析
四、受賄罪保護法益的追問
五、“感情投資”型受賄刑法規制的現實路徑
六、結語
賭博罪的法教義學重構 / 李淼
一、問題的提出
二、賭博行為罪與非罪的路徑選擇
三、賭博罪保護法益初探
四、賭博罪構成要件的再解釋
五、餘論
演講實錄
中西比較文化視野中的犯罪學問題 / 劉建宏等
一、無法簡單“拿來”
二、應對文化差異
三、不同的“公正”觀念
四、不同的“人”,不同的制度
五、制度要適應“人的需要”
六、兩種“理想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