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審判前沿問題思考》一書的出版社是北京大學出版社,作者是劉樹德,於同志,出版時間是2008-7-1。
基本介紹
- 書名:刑事審判前沿問題思考
- 作者:劉樹德,於同志
-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7-1
版權資訊,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版權資訊
字 數: 396000
版 次: 1
頁 數: 442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301138465
分類: 圖書 >> 法律 >> 法學理論
定價:¥49.00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涉及刑事審判中遇到的系列有關刑法總則和分則的問題。這些問題均來自下級法院的請示,或者辦理案件中最新遇到的難題,是刑事法學界和刑事司法者關注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這是本書的特色之一。本書圍繞這些熱點、疑點,以相關案例為背景,從理論上展開分析和思考。其中,總則部分包括死刑的司法控制與裁量、立功、自首、罪數形態、結果加重犯、減刑、共同犯罪中止等方面的若干適用問題;分則部分主要包括盜竊罪,保險詐欺罪,非法經營罪,侵占罪,故意傷害罪,轉化型搶劫罪,侵犯著作權罪,幫助、偽造證據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等個罪適用中的系列問題,此部分從案例出發,圍繞案例涉及的理論問題展開分析,提出可供審判實踐參考的觀點。
圖書目錄
緒論篇
一、關於刑事法治建設的若干思考
(一)法治需要激活憲法
(二)法治需要善待刑法
(三)法治需要刑法及時跟進憲法
二、刑法修正案立法方式的評析
(一)刑法修正案的必要性與局限性
(二)刑法修正案引發的若干解釋學問題
(三)《刑法修正案(六)》法治視角的評析
三、刑事政策視野中的恢復性司法
(一)恢復性司法的刑事政策學考察
(二)恢復性司法的刑事政策價值
(三)恢復性司法對中國刑事政策的啟示意義
(四)中國引入恢復性司法的初步構想
四、和諧社會視野中的刑事調解
(一)刑事調解概述
(二)刑事調解的價值
(三)推行刑事調解的初步構想
(四)刑事調解與法院審判
五、和諧社會中的刑事審判
(一)依法懲治各類犯罪,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二)堅守民主法治原則,確保刑事審判公正
(三)正確處理政策與法律的關係,努力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四)更新刑事司法理念,努力實現法律價值的平衡
(五)深化刑事審判方式改革,推動刑事審判機制和制度的創新
(六)提高刑事審判人員素質,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長效有力的組織保障
六、刑事審判中立的制度保障
(一)中立的基本理念
(二)刑事審判中立的保障機制
(三)刑事審判中立與我國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總則篇
一、《刑法》第13條“但書”保留的具體論證
(一)“但書”規定兼容刑事違法標準
(二)“但書”規定適應罪狀定量模式
(三)“但書”規定契合現行犯罪構成理論
(四)“但書”規定符合刑法謙抑精神
二、正當防衛適用問題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
(三)為預防不法侵害發生而攜帶防範性工具的定性
(四)互毆與正當防衛的界限
(五)防衛過當的具體認定
(六)餘論
三、共同犯罪中止形態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共同犯罪中止的概念
(三)共同犯罪部分中止理論的評說
(四)共同犯罪中止形態的再思考
(五)餘論
四、關於“賠償經濟損失”、“賠償損失”及“責令退賠”的思考
(一)“賠償經濟損失”的含義、範圍及定位
(二)責令賠償損失的含義、屬性及程式完善
(三)責令退賠的對象及程式完善
五、死刑控制的司法方法
(一)死刑研究現狀總體缺失方法論研究
(二)死刑控制的司法方法之一:採取嚴格解釋方法適用死刑條款
(三)死刑控制的司法方法之二:建立健全保障死刑條款適用相對統一的機制
六、死刑裁量標準的司法運用
(一)問題的提出
(二)“罪行極其嚴重”的把握
(三)“應當判處死刑”的裁量
(四)“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掌握
(五)餘論
七、自首適用問題研究
(一)一般自首適用中的若干問題
(二)特殊自首適用中的若干問題
(三)單位犯罪情形中自首適用的若干問題
八、立功適用問題研究
(一)司法中應否認定立功的若干特殊情形
(二)“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司法適用
九、比較法視野中的數罪併罰
(一)數罪併罰的刑法地位
(二)數罪併罰的概念與要件的比較
(三)數罪併罰具體原則的比較
十、結果加重犯的結構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結果加重犯的概念之爭
(三)結果加重犯的客觀構成
(四)結果加重犯的主觀構成
(五)結果加重犯的刑罰構成
(六)基於本案的分析
(七)餘論
各論篇
一、刑法分則若干條款的罪數形態分析
(一)《刑法》第120條第2款的罪數形態
(二)《刑法》第157條的罪數形態
(三)《刑法》第171條第3款的罪數形態
(四)《刑法》第196條第3款的罪數形態
(五)《刑法》第198條第2款的罪數形態
(六)《刑法》第208條第2款的罪數形態
(七)《刑法》第229條第2款的罪數形態
(八)《刑法》第241條第5款的罪數形態
(九)《刑法》第253條第2款的罪數形態
(十)《刑法》第263條第5項的罪數形態
(十一)《刑法》第318條第2款的罪數形態
(十二)《刑法》第321條第2款的罪數形態
(十三)《刑法》第321條第3款的罪數形態
(十四)《刑法》第329條第2款的罪數形態
(十五)《刑法》第399條第4款的罪數形態
二、減刑的程式正當化研究
(一)程式正當化的一般考察.
(二)現行減刑程式的非正當化症狀
(三)減刑權性質及歸宿之研討
(四)減刑程式正當化之路
三、刑法“其他方法”術語的適用解釋
(一)“其他方法’’術語的立法概覽
(二)“其他方法”術語的適用解釋
四、盜竊窨井蓋行為之定性研究
(一)案例的立場
(二)‘‘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外延的確定
(三)盜竊井蓋行為的定性
五、保險詐欺罪適用問題研究l 7
(一)保險詐欺罪的刑事立法及評價
(二)保險詐欺罪行為要件的具體認定
(三)保險詐欺罪主體要件的認定
(四)保險詐欺罪罪數形態的認定
六、侵犯著作權罪適用問題研究
(一)侵犯著作權罪定罪數量標準的把握
(二)違法所得數額的認定和計算
(三)“複製發行”的認定
(四)侵犯著作權罪“營利目的”的認定
(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理解
(六)侵犯著作權犯罪罪名的適用
(七)單位與自然人犯侵犯著作權罪的標準掌握
(八)侵犯著作權罪的緩刑適用
(九)侵犯著作權罪的罰金適用
(十)侵犯著作權罪的訴訟形式
七、非法經營罪適用中的罪數形態及處理
(一)非法經營罪適用中的法條競合及處理
(二)非法經營罪適用中的想像競合及處理
(三)非法經營罪適用中的其他罪數形態
八、非直接致傷之故意傷害定性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非直接致傷情形的具體處理
九、搶劫殺人的定性研究
(一)為劫取財物而預謀故意殺人的定性
(二)搶劫過程中致人死亡的定性
(三)搶劫後又為滅口而殺害被害人的定性
十、轉化型搶劫罪適用問題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轉化型搶劫的主觀意圖認定
(三)實施輕微盜竊後為抗拒抓捕而當場使用暴力致他人輕傷是否轉化
(四)轉化型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區分標準
十一、搶奪、搶劫、盜竊行為界限的劃分
(一)搶奪行為是獨立設罪還是歸屬他罪
(二)盜竊行為是限定在和平手段還是秘密方式
(三)搶奪、搶劫及盜竊行為界限的認定
十二、侵占罪適用問題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拒不交還”行為方式的理解
(三)“拒不交還”時間限定的把握
(四)餘論
十三、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適用問題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編造”與“傳播”的內涵及其關係的界定
(三)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的量刑
十四、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適用問題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的具體認定
(三)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與包庇罪的界限
(四)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與偽證罪的界限
(五)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與窩藏罪的界限
(六)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與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界限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