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程發展
據資料,1923年西方英美國家就有了第一個可讀性公式,而分級閱讀的歷史則更長。在1776年美國成立之時,閱讀教學一般是從
字母表到簡單短語然後直接跳躍到《聖經》。1836年,威廉·麥加菲開發了第一套供社會廣泛運用的分級閱讀標準,著名的“
麥加菲讀本”在1840到1900年間,銷售量超過了1億3千萬冊。20世紀20年代,西方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分級閱讀體系,30年代的分級閱讀讀本才有了確切的分級標準(比如,一個閱讀“4”的讀者意味著他是第四級)。
各國發展
英國
在英國,牛津大學花了20年的時間做了分級閱讀研究,直到1997年到2000年的時候,來自美國國家研究院的一份報告,引發了早期閱讀革命,是由
哈佛大學的研究所,著名的語言學家凱瑟琳.斯諾帶領由18名著名的學者組成的早期閱讀委員會,經過三年的研究系統,整合了很多經驗,不單單是他們一家,建立了美國早期閱讀系統的理論,特別是兒童閱讀的目標體系,他們報告的名字叫《培養成功的閱讀者》。
為什麼凱瑟琳.斯諾要做這個計畫,是因為美國在90年代初做了一個廣泛的調查,發現成人的閱讀能力下降,已經導致了整個社會系統的運作的障礙,所以才委託凱瑟琳.斯諾來做這個研究。後來出了一本書,《預防閱讀困難》。這本書和這個項目,從一開始起影響非常巨大,波擊了世界上所有教育發達的國家。這個是當前英國的教育部長布朗奇,他在1998年就倡導了英國閱讀年的活動,在這一年就投入了3700萬的英鎊,他的口號是把閱讀進行到底,雖然他已經退休了,但是這個閱讀運動還繼續在進行。
日本
在60年代初的時候,日本也開展了很多關於研究和推廣分級閱讀的活動。當時“親子20分鐘閱讀”運動都是小的活動,但是確實是觸動了日本戰後的兒童文化。到了1999年的時候,
日本國會通過了正式的決議,制定2000年有兒童閱讀點,他們的口號是閱讀讓希望與夢起飛,日本在兒童閱讀年的活動中間,為了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從英國移植了閱讀起跑線運動,這個運動是全民的。4月23號是日本的閱讀日,而且兒童的閱讀推介法正式的立項。
美國
美國的
柯林頓總統對美國的閱讀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當時他提出了一個“美國閱讀挑戰”的運動,是要改善美國的閱讀能力下降的系統問題。在1999年的時候,美國的政府國家教育報告,目標報告建立一個學習者的國家。後來他卸任以後,布希政府提出口號是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在後面,這個閱讀優先計畫撥款50億美元來做社會調查和改善兒童閱讀現狀的一些活動。
中國台灣
在90年代初的時候,台灣地區為了推動兒童閱讀計畫也投入了非常大的款項。台灣地區在閱讀分級上做的非常成功的。他們的兒童在這樣十幾年的運動的推廣下,他們的整個的社會的閱讀能力普遍是高於中國內地。所以在90年代末的時候,當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競爭的時代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了,知識的基礎其實是源於閱讀,所以新一輪的知識革命在悄然展開。所以已開發國家,他們都在積極的推動兒童閱讀運動,為他們的下一代進入知識時代做準備。
中國內地
2009年7月25日舉辦的“中國兒童分級閱讀研討會”,標誌著我國兒童分級閱讀研究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
分級標準
歐美比較常見的有兩種分級方式,一種是指導型的閱讀方式,從A—Z,A是最簡單和初級,根據26個字母的排列,面對的讀者群成26個級別,這個觀點的提出是在1996年和2001年的兩個著作里,一個是1996年的《閱讀指導給孩子第一次教導》,還有2001年《指導閱讀和作用分級》這樣兩本書都有提到。第二個分級標準,就是萊克賽爾(Lexile)分級系統,其實是一個分數的系統,從初讀者開始劃分,最高到1700分。
分級種類
A-Z分級法(Guided Reading Level)[i]
該方法將圖書按A-Z進行分級,共26級,從A到Z難度遞增,一級稱為一個GRL。它是由凡塔斯和皮內爾兩位閱讀專家(Fountas&Pinnell)開發的一套圖書分級系統。在其官網上已有32000種圖書被分級,且線上分級書單每月更新。A-Z法是一個套用較廣泛的分級方法,很多資料庫採用其分級作為檢索項,或用以標註圖書級別。
其分級標準既有一套電腦運作的測試程式,也依靠人工。測試標準的主要因素包括:全文辭彙數量、單詞數量、高頻辭彙數量與比例、低頻辭彙數量與比例、句子長度、句子複雜度、句義
明晰度、句式、印刷規格、每頁辭彙數、插圖
信息量、思想深度、主題熟悉度等。其中客觀因素靠電腦分析,主觀因素如圖例、句子複雜度、思想內涵等則靠訓練有素的分級閱讀專家進行分析。
A-Z法的特色在於:一、其分級標準將圖書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綜合考慮,採用電腦軟體和專家分析相結合的辦法,從而避免了藍思的“機械化”,但是這樣也造成該標準不能套用於所有圖書,而必須依靠專家鑑定。二、如果說藍思分級側重語言訓練和讀物難度,A-Z法則在難度基礎上更看重圖書的內容、深度、印刷等主觀要素,因而它對少年兒童的閱讀培養來說,更具針對性和推廣意義。三、其不足之處在於它沒有對讀者閱讀水平的測試,不過由於和DRA等閱讀水平檢測方法配合使用,這一缺陷得到彌補。
藍思(Lexile)的分級法
1、定義
藍思(Lexile也譯作“萊克賽爾”)的分級的結構已經經過了將近40年時間的發展了,是一個非常科學、客觀的一種衡量方式。
2、藍思的分級結構
是通過全美人類健康與研究所的認證和認可的科學客觀的分級方式,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會對讀者本身的閱讀水平進行測量,另一方面也會對文本的一個難易程度進行測量,是兩方面同時進行的。
這樣一種分級結構很像我們對溫度的測量,我們溫度有一個級別,比如說20度,30度這樣的,這個分級方式也是有自己的分數,剛才我們也提到初級閱讀者和到1700分這樣的標準。
然後這個萊克賽爾的分級結構是從幼稚園小朋友開始一直往上。對文本這一塊,萊克賽爾分析結構就指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希望小朋友在看一本書的時候,至少理解75%這樣的標準,就語意的難易程度,常見字和非常見字,句子就是從句子的長短這樣來判斷。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個表,這個萊克賽爾分級結構,這個表上可以看出來,從閱讀初始者到1700分這樣來劃分。
萊克賽爾分級結構在對圖書進行分級的過程中,對兩方面的考量是等同的,一方面對讀者本身的閱讀程度的考量,另一方面對文本內容進行的一個考量。這兩方面都是同樣重要的。
通過萊克賽爾這樣的一個分級結構,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等於說有這樣一個過程,從最初理解75%的過程,需要家長和老師指導性的閱讀,逐漸在閱讀不同級別的圖書過程中,從指導型的閱讀慢慢發展到獨立閱讀。
如何對自己或者說對圖書的內容進行這樣的一個測量?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理想的狀態你去參加萊克賽爾測量方式,親身測量,比如說你自己做一個測試,或者說對圖書的內容進行測試,這當然是理想的方式。還有一個非正式的方式,你可以通過孩子們能夠很準確或者說很容易的閱讀什麼樣的圖書,通過孩子的閱讀方式對這個內容來進行一個評判。還有你可以在很多網站上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測量的方式。
藍思分級法的內容與特色
該分級法國內已有不少介紹,它由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發展中心制定,在藍思分級標註中,藍思(Lexile)是衡量讀者閱讀水平和標識出版物難易程度時使用的單位。簡單來說,一個藍思(Lexile)是一個難度單位,讀懂一本初級低幼讀物與讀懂一本百科全書之間差距的千分之一被定義為1個Lexile。藍思最高分值為1700L。[ii]
藍思有一套閱讀水準測評系統,包括辭彙、閱讀理解、熟練程度及寫作幾個部分的考核,共有兩套,分別針對2-5年級、6-12年級。讀者可以先對自己閱讀水平進行測試,得到一個分值,然後選擇相同分值的書籍。每一個分值的相應書籍包羅面都很廣,讀者一定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而無須去讀不感興趣的規定讀物。在藍思官網上,除了分值,還有其他檢索項如關鍵字、圖書類型、藍思代碼、頁數等。
另外,藍思還開發了一個與分級標準配套的語言訓練項目,“藍思專業進階計畫”(Lexil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可供幼稚園至高中生的老師、閱讀專家、圖書館專家、校長、寫作課教師、課程管理者等使用。
藍思分級法的特色可以概括為:一,能夠對出版物難易程度和讀者閱讀水平用同一套分值體系進行檢測,十分方便讀者了解自己水平,並據此去尋找難度適中的讀物。二、分級標準精確、量化、可操作性強,其意義不僅在於“課外閱讀”,更是一個語言發展、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綜合訓練工具,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模式。它讓學習語言、閱讀和寫作,變得目標清晰、有章可循。三、其缺點在於它主要是針對語言能力的提高而設計的,不涉及讀物的思想性、藝術性等主觀要素,只關涉語言難度的水平判斷、不涉及價值判斷。精確和量化就像一柄雙刃劍,優點同時就是缺點,因為思想深度等主觀要素是無法量化評級的。
DRA(Developmental Reading Assessment)
“閱讀發展評價體系”是用來測定少兒閱讀能力的一個檢測標準,教師或家長可根據測試結果來尋找水平適合的圖書,以提高少兒閱讀能力。測試內容著重讀者閱讀的準確度、熟練度和理解程度等,其目標是幫助每一個學生成為獨立、成功的讀者。其分值範圍為1-80.[i]
DRA的套用很普遍,首先這個測試成績與學生年級水平相關聯,比如二年級開始DRA成績應為20,中間24,到二年級結束為28。然後它也與GRL、Lexile、RR等分值相關聯,比如DRA分數為30,相當於GRL為N、600L、RR的21分。很多網站提供幾種分級標準的對照表,以便於讀者正確使用圖書分級目錄。
DRA測試有點類似於我們的語文考試,不同的是其考核內容與目標更為清晰,其手段與結果也更具參考價值,值得我們的語文教學借鑑。
此外,RR(Reading Recovery,“閱讀校正體系”)、AR(Accelerated Reader Level,“閱讀促進分級體系”)、RC(Reading Counts Level,“閱讀數量分級體系”)等與此相似,作為發展成熟的閱讀計畫,針對不同的目標訴求,制訂不同的測試標準來檢測讀者水平,以便於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測試體系的分值都可以相互關聯。
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評級
“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 )是一個成立於2003年的非營利組織,其目標是確保家長在這個媒體和技術時代成為影響孩子生活的主要力量。它聲稱將幫助家長和其他社會人士教會孩子們怎樣利用媒體,而不是被媒體利用。”在官方網站上,除書籍外,它還對電影、電視、電子遊戲、音樂等出版物進行評級,“運用從美國主要權威機構研究的標準來決定什麼樣的內容適宜什麼年齡的兒童。”[ii]
與前面幾種分級方法相比,它沒有一套嚴格量化的操作程式,也不計算分值,而是籠統地採用綠、黃、紅、灰四種顏色來表示該年齡段適宜度,用一星到五星來表示不同的質量等級,並對圖書內容是否關涉性、暴力等作一簡單描述。其思路類似於一般網站上的消費者評級,區別在於評定人更權威、有公信力。該評級方法旨在為需要消費出版物的父母們提供一種方便快捷的指導,父母們可以直觀地了解到該年齡段兒童適合消費的各類產品。只要在其官方網站註冊時填入兒童年齡,那么登錄網站後,按年齡推薦的相關網頁會自動跳出來,含有圖書、DVD、遊戲等產品信息。
該方法有指導性而無強迫性,其所傳達的理念似乎是:“我有評定等級的權力,你有自由選擇的權力。”這種思路同樣值得我們借鑑。
接力兒童心智發展與分級閱讀建議
說明
1. 本建議只提供成人輔助孩子的閱讀參考,不作為分級閱讀標準使用。
2. 兒童分級閱讀中的影響因素眾多, 本建議只提供一般性心智發展和相關的閱讀建議。
3. 分級閱讀標準的擬定,尚待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兒童文學等領域基礎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發展領域 | 心智發展 | 閱讀建議 | 樣本舉例 |
0—3歲 | | | |
身體與動作發展 | ·感官迅速發展,運用五官探索與學習 ·對有節奏的聲音特別有反應 ·強烈對比的顏色及形狀有助於視覺發展 | ·運用五官操作遊戲的玩具書 ·節奏輕快的兒歌、搖籃曲 ·色彩明亮而豐富的圖書 | |
認知與智力發展 | ·注意力短暫 ·認知基本物體和概念 | ·內容簡短,可一次看完的書 ·可學習形狀、顏色、大小等概念的書 | 小酷和小瑪的認知繪本 嬰兒遊戲繪本 |
語言發展 | ·喜歡運用聲音玩遊戲 ·開始學習基本語彙及語法,建立語言基礎 | ·兒歌或可以玩聲音遊戲的書 ·可促進親子對話溝通的書 | 噼里啪啦系列叢書 《我爸爸》 |
情緒、人格與社會發展 | ·建立對人的基本信任感 ·經驗有限,興趣集中在自己及熟悉的人、事、物中 ·學習自理與自護能力 | ·有關獲得愛與情感的生活故事 ·有關熟悉的人、事、物的內容 ·有關常規及生活習慣的故事 | |
4—6歲 | | | |
身體與動作發展 | ·手眼協調,小肌肉協調有很大進步 | ·各式各樣的玩具書 | “找朋友系列”神奇立體書 |
認知與智力發展 | ·專注力短暫而非常好動 ·透過第一手經驗建立概念 ·有大致的時間概念 ·對世界充滿好奇心 ·透過想像遊戲來學習 ·泛靈論,認為萬物皆有生命 | ·內容簡短,可以一次看完及參與命名、認知、唱歌的書籍 ·強化概念的書 ·了解時間順序的書 ·有關日常生活經驗、寵物、有趣事物、家庭及周圍人物的書 ·可以玩想像遊戲的書 ·書中角色擬人化 | |
語言發展 | ·語言發展迅速 | ·兒歌、預測性圖畫書、無字圖畫書或簡短的故事 | |
情緒、人格與社會發展 | ·以自我為中心 ·尋求溫暖、安全的人際關係 ·學習獨立自主,從成就中獲得滿足喜悅 ·對事情的對錯有絕對的判斷 ·對未知的事物容易產生不安感 ·開始發展社會技巧 ·對團體產生 歸屬感的需求 | ·主角人物易於認同,主題比較單一 ·使人感到安全的故事,床邊故事,以及其他能夠培養朗讀習慣的書,提供正面的文學經驗 ·反映情緒、角色積極進取的書 ·期待壞行為受到懲罰,好行為受到獎勵,要求正義及快樂的結局 ·探討 恐懼情緒的書(怕黑、想像恐懼等) ·學習與人溝通的書 ·尋求促進友伴關係發展的書 | |
7—8歲 | | | |
身體與動作發展 | ·身體外形改變、恆齒長出;學習更細微的動作技能,如,吹口哨。 | | |
認知與智力發展 | ·專注力增加 ·模糊的時間概念 ·能分辨真實與想像的世界 ·通過直接經驗學習 ·對自我世界仍然感興趣,但對更大範圍的事物感到好奇 | ·有完整情節內容的短篇故事 ·可以學習時間概念的故事 ·喜歡幻想或用人偶演出戲劇 ·運用知識書來拓展經驗 ·需要各式各樣的書,尤其是描述外在世界的書 | |
語言發展 | ·語言能力持續發展,說、讀、寫能力增加 | ·適合朗讀或說故事的書 | |
情緒、人格與社會發展 | ·開始關心與了解別人 ·正義感增強,行為符合外在的標準 ·繼續追求獨立性與主動性 ·開始發展幽默感 ·需要家的溫暖與安全 ·發展友伴關係 ·對 性別差異產生好奇 | ·運用熟悉的故事或預測性故事提供成功的閱讀經驗 ·提供體驗關愛別人以及培養 同理心的書 ·提供討論是非對錯的書 ·需要自我選擇、責任感及成功冒險的故事 ·喜歡有驚奇結局的故事或笑話 ·喜歡描述各種家庭生活形態的書 ·喜歡描述朋友互動狀況的書 ·喜歡描述兩性角色差異的書 | |
9—10歲 | | | |
身體與動作發展 | ·身體迅速發展;女孩發展速度比男孩更早 | ·提供可以了解發展過程及解決個人問題的書 | |
認知與智力發展 | ·發展時間與空間概念 ·建立邏輯、推理、思考、判斷 | ·對自傳、過去生活、未來生活或不同生活區域的書感到有興趣 ·提供正確價值觀念或分析思考的書 | 《窗邊的小豆豆》 《我喜歡你,狐狸》 |
語言發展 | ·對文學的興趣濃厚,閱讀能力迅速增強,具有自主閱讀的能力 | ·發現閱讀是有趣的事,喜歡不被打擾的閱讀時間 | |
情緒、人格與社會發展 | ·考驗自我的能力,希望有獨立的時間和空間 ·對未知的事物及可預測的危險感到不安 ·對行為的對錯有標準,開始重視他人的觀點,重視歸屬感 ·接受並認同性別差異及社會期望 | ·喜歡獨立生活及為生存奮鬥的故事 ·提供有關生命話題(如生命緣起、生病與死亡)的書 ·需要有討論與分享圖書以獲得團體認可的機會 ·提供 性別角色認同的書或可以討論角色刻板印象的書 | |
11—12歲 | | | |
身體與動作發展 | ·青春前期或青春期,身體發育開始 | ·男孩更多關注探險、懸疑類圖書,女孩更多趨向描寫細膩情感的書 | |
認知與智力發展 | ·建立事情對錯,更有彈性 | ·提供可以看到不同觀點的書 | |
語言發展 | ·開始建立自己的閱讀趣味和評價標準 | ·提供多元的書給孩子更多選擇,滿足孩子的不同閱讀需求,發展對語言的品位 | 《草房子》 |
情緒、人格與社會發展 | ·脫離 自我中心,學習用不同觀點看問題 ·挑戰父母的權威、品評周圍的朋友的行為 ·開始關心社會,建立社會觀 | ·提供可以深思家人關係變化的書 ·探討世界重要議題的書,如戰爭、環保及家庭變遷、種族平等 ·各行各業傑出人士的傳記 | 《我要做好孩子》 《安妮日記》 |
現在,國內已掀起一股兒童分級閱讀浪潮,各界為推進我國的兒童閱讀事業的發展群策群力。
南方分級閱讀就是其中做得較專業和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