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段生死
- 別稱:分段死、有為生死
- 出處:《勝鬘寶窟》
- 定義:指迷界凡夫所受的生死
分段生死,指迷界凡夫所受的生死。又稱分段死、有為生死。為‘變易生死’(指超越輪迴之聖者、菩薩,能自由自在選擇生死)的對稱。即三界中的生死、六道中的生死,...
二種生死:佛教所說生死有二種,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謂六道眾生。隨其業力所感果報。身則有長有短。命則有壽有夭。而皆流轉生死。故名分段生死...
佛學術語,眾生於六道迷界中之輪迴流轉可大別為分段、變易等二種生死,諸論書就此二種又別立新說,而有‘七種生死’之說。...
生死,廣義解釋生死,可分二種。(1)分段生死︰謂凡夫於三界六道生死輪迴時,系分段展轉而受生死,故稱。(2)變易生死︰指菩薩等離三界之輪迴,遠離分段生死,而僅於...
變易生死:從無(空)到妙有的過程,一般在佛家稱為“變易生死”。又據《大乘義章》所述,“變易生死”有“事識之變易”與“妄識中之變易”之別。事識中之...
凡夫的分段生死,叫做有為生死,若是菩薩的變易生死,則叫做無為生死。...... 佛學術語,凡夫之分段生死謂之有為生死,菩薩之變易生死名為無為生死。勝鬘經曰:‘有有...
指在三賢位,未登法性,為惑業故,受三界分段生死身的菩薩。...... 指在三賢位,未登法性,為惑業故,受三界分段生死身的菩薩。指在三賢位,未登法性,為惑業...
能招聚生死。煩惱潤業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潤分段生死業。能招集分段生死苦果也。二無明住地煩惱。潤變易生死業。能招聚變易生死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種...
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一切眾生,在三界六道中,由於善惡業所感,其壽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別,故其生死。...
涅槃分為兩種:一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新譯曰有餘依,無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對於惑業而曰余。有餘涅槃者,為生死之因之惑業已盡,猶余有漏依身之...
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因其內涵深廣,佛四十九年說法從不同面向演說和歷朝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