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線歧視

“分數線歧視”是指高校在某些專業招生時對女生分數要求比男生高的一種現象。這種分專業劃線方式引起多方關注和爭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數線歧視
  • 概念:高校在某些專業招生時對女生分數要求比男生高的一種現象
現象,成因,影響,各方觀點,支持,反對,雙語解讀,

現象

分數線歧視
2000年以來,不少中國高校在某些專業招生時對女生分數要求比男生高,此舉體現了性別歧視還是弱勢補償?沒有經過科學考證,甚至是不夠公開透明的差別待遇。2005年,中國內地媒體首次曝光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小語種專業招生分數線男女有別的多年“潛規則”。
有觀點認為,“男女有別”的分數線是性別歧視,會減少女生的錄取機會,侵害了女生權益;有人則認為,這是為了拯救中國高校的“男孩危機”,是無奈之舉。
高校某些專業錄取分數線男女有別,觸動了人們的敏感神經。按性別劃定高考分數線的高校的訊息一經傳出,立即引起爭議。

成因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中國高校中,從文科類院校到綜合性大學,都開始普遍出現“陰盛陽衰”現象。從1999年至2008年,高考狀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1957年,中國普通高校的本專科學生中,女生占總數的23.2%;
1980年,恢復高考3年之後,女生仍只占23.4%。而1995年至2004年,中國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卻由35.4%升至45.7%,2007年,新入學的女生比重首次超過男生,達到52.9%。2010年,考上大學的女生數量比男生多33萬。
其中,文科類專業的性別失衡問題更為嚴重,外語類專業更是“女多男少”的代名詞。有人曾用“女生一片、男生一點”來形容高校文科專業的課堂。上海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李基安曾在2009年的一次會議上透露,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級學生的女生比例達到83%。
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出於學生畢業後就業的考慮,接收單位普遍歡迎男生,女生就業相對困難。此外,學科可持續發展也是原因之一。正基於此,一些高校出台“合理調配”的制度干預,這不僅包含對當下教育現狀的思索,更出於就業現實的考量。

影響

性別失衡給高校的教學和管理都帶來了難題。有文科專業教師抱怨,在女生過多的班級環境中,教學會受到影響,特別是課堂討論,缺少了男性思維和聲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效果。而更大的問題表現在就業上,女多男少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就業劣勢。
在世界一流大學的本科生中,男生的數量卻普遍略超過女生,高校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維持相對均衡的男女比例。在美國,有的大學會在招生網站上註明——“我們學校漂亮女生多,很容易找到女朋友。”學校希望以此來吸引男生報考。

各方觀點

支持 有學者指出,對於教育弱勢群體來說,僅僅強調平等對待、機會均等並不能完全實現教育公平,必須額外地進行一些“弱勢補償”。招生分數線“男女有別”飽含制度善意。堅持“性別分析”,踐行弱勢補償原則,和教育公平的價值追求並不矛盾。一方面,招生機構要進一步提高“男女有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堅持程式正義;另一方面,公眾應摘掉“有色眼鏡”,對分數線“男低女高”進行理性解讀。

支持

反對 中國第一個以媒介與性別平等為關注領域的民間組織婦女傳媒監測網路發表文章《好反是錯?——從高校分性別劃線看男權布局》,指出“限招女生沒有合理依據,不過是人為歧視”,“高校招生是競爭性體制,但這是人與人的競爭,不是男與女的競爭。限招女生卻將焦點主觀集中在性別,通過人為操作挑起性別競爭,又扮演傾向於男性的裁判,這是製造性別衝突,不利於兩性和諧。”

反對

此外,曾代理多起反歧視訴訟的公益律師黃溢智指出,依據中國加入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和中國的教育法,高考招生中的性別限制屬於國家應該消除的歧視性做法。高校招生應堅持公正原則,分數線不應該基於性別予以區分。對於高校的此類招生行為,作為行政管理機關的教育部應該負起監管責任。

雙語解讀

Admissiondiscrimination分數線歧視fēnshùxiànqíshì
Someuniversitiessethigherrequirementsforfemaleandlowerformalestudentswhentheyrecruit
freshmenforsomeofthemajors.Someuniversitiessethigherrequirementsforfemaleandlower
formalestudentswhentheyrecruitfreshmenforsomeofthemajors.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