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分別瑜伽論
- 又名:《攝散歸觀論》
- 作者:彌勒菩薩
- 出處:大乘佛教法相宗所依十一論之一
《分別瑜伽論》為大乘佛教法相宗所依十一論之一。本論系彌勒菩薩所說,世親造釋論,又稱《攝散歸觀論》。...
瑜伽師地論(全九冊)是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彌勒菩薩 〔唐〕玄奘法師。...
所謂華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毗達磨、楞伽、厚嚴;十一部論︰瑜伽、顯揚、莊嚴、集量、攝論、十地、分別瑜伽、觀所緣緣、二十唯識、辨中邊、集論等...
漢傳的彌勒五論是:《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頌》、《分別瑜伽論》、《金剛般若論頌》、《辨中邊論頌》。藏傳沒有《分別瑜伽論》、《金剛般若論頌》,與...
《分別瑜伽》既不得來,修三三昧從《般若》說。又《大乘經莊嚴論》說五現觀伽他,如《攝論》引。金剛三昧者,最後最上三昧也。念處為初,金剛為終,三昧乃全。...
《分別瑜伽》既不得來,修三三昧從《般若》說。又《大乘經莊嚴論》說五現觀伽他,如《攝論》引。金剛三昧者,最後最上三昧也。念處為初,金剛為終,三昧乃全。...
彌勒佛彌勒五論 漢傳佛教認為彌勒寫作了五部主要的論書,稱為“慈氏五論”。《瑜伽師地論》,藏傳佛教認為此論為無著所作。 《分別瑜伽論》,此論已失傳。 《...
法相宗思想的主要依據,指十一部論書。其中,《瑜伽師地論》是本論,稱為‘一本’;而敘述支分義理的《百法明門論》、《五蘊論》等十書則是支論,稱為‘十...
彌勒五論,即彌勒菩薩(一雲,彌勒為與無著、世親同時代或稍早的一位論師)所說的五部論典。但漢傳與藏傳有所不同。漢傳彌勒五論:《瑜伽師地論》、《大乘...
《大乘百法明門論》,梵文 Mahāyāna-śatadharma-prakāśamukha-śāstra,世親造,唐玄奘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在長安北闕弘法院譯出。是把《瑜伽論》六百六...
《大乘莊嚴經論》、《辨中邊論》、《觀所緣緣論》、《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分別瑜伽論》、《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集量論》、《十地經論》...
其後在中印度阿 陀國改信大乘,弘揚《瑜伽師地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辨中邊論》、《大乘莊嚴經論》、《分別瑜伽論》等。其主要的佛學思想,概括在...
《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雜集論》、《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大乘莊嚴經論》、《分別瑜伽論》等十論為支的所謂“一本...
慈恩宗,又名唯識宗、法相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Yogācāra或Vijñāptimātratā),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玄奘三藏自印度傳入中國,承傳彌勒菩薩所創唯識無境的...
關於本宗之傳承,於佛陀入滅後九百年,印度有彌勒出世,說瑜伽師地論;無著稟承其說,著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世親亦出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
又作慈恩宗、瑜伽宗、應理圓實宗、普為乘教宗、唯識中道宗、唯識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廣義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識宗等以分別判決諸法性相為教義要旨之...
《辨中邊論》(Madhyānta-vibhanga)、《分別瑜伽論》(Dharmadharmatāvibhanga)和《大乘無上要義論》(Mahāyānottaratantra-śāstra) 或 《寶性論》(Ratnagot...
佛滅九百年頃,中印度阿瑜遮國,有無著菩薩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參與內院法堂聞法,於彌勒處,受《瑜伽師地論》。晝為大眾宣講,弟子中有不信是彌勒說者,無著...
彌勒淨土 彌勒三尊 瑜伽師地論 彌勒五論 彌勒講述 釋名 全書判 內容評價 菩薩心咒 布袋和尚 民俗與傳說 管理人間 其它傳說 有關對聯 佛像來歷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