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槍不入

刀槍不入

刀槍不入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āo qiāng bù rù,意思是刀砍不進,槍刺不死。原形容人銅皮鐵骨或物體十分結實,現多比喻一個人僵化固執,冥頑不靈,很難被說服打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刀槍不入
  • 外文名:invulnerability
  • 釋義:刀砍不進,槍刺不死
  • 形容人:銅皮鐵骨或物體十分結實
  • 現多比喻:一個人僵化固執,冥頑不靈
  • 讀音:dāo qiāng bù rù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的思想等。
  • 年代:當代成語
  • 出處: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三章
解釋,出處,用法,詞語辨析,

解釋

刀:一種兵器,一側開刃。槍:此指一種刺兵器,古代稱為“矛”。指刀砍不進,槍刺不死。原形容人銅皮鐵骨或物體十分結實,現多比喻一個人僵化固執,冥頑不靈,很難被說服打動。
【示例】未眠那丫頭看上去很猛,對於什麼都刀槍不入,真是令大家佩服。
【實例】在解放初期,鄄城很多人參加大刀會,聲稱刀槍不入。解放後,破四舊,為了驗證刀槍不入,把會長綁起來,先用刀砍,只是留下一道白印,

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三章:“我同孫猴子一樣,早練得刀槍不入啦!”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人的思想等。

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dqbr
【近義詞】:金剛不壞、百折不撓、固若金湯、堅如磐石、堅不可摧
【反義詞】:不堪一擊、一觸即潰、土崩瓦解、不攻自破
【成語故事】:義和團真的“刀槍不入”嗎?
義和團能夠鬧起來,除了一些政治和社會因素外,恐怕最主要的就是他們號稱“刀槍不入”的神術。如果不是信了神術,中央(西太后老佛爺)不會支持,老百姓也不會跟著起鬨,按現在的話來說,“刀槍不入”的神術,就是義和團的主打廣告。這種神術,一來現代科學不支持,有“封建迷信”之嫌;二來它們在洋人的槍炮面前也沒頂事兒;三來也影響義和團的正面形象。所以在建國以來林林總總的研究著述中,這種在當時無所不在的神術竟然被避諱掉了。或者一筆帶過,甚至乾脆一句不提,史學“為賢者隱”的傳統功能在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1]
義和團的“刀槍不入”到底是怎么回事?分析起來,其實至少有四種情況。
第一種是硬氣功的表演效應。中國武術中的確有號稱“鐵布衫”的功夫(如兼習童子功,又稱金鐘罩或者金鐘扣),這種功夫練起來非常繁難,每日要經過無數次的跌打磨鍊,比如從槓上向沙坑裡摔,用槓子和鐵錘遍身捶打,還要經過特殊的藥水浸泡,配合以運氣吐納,連晚上睡覺都要睡在堅硬的木板床上,什麼東西都不能墊。如果堅持練上三年到五年,功夫才可小成。據武術界的人士說,練成這樣的功夫,只要有了準備,一般的冷兵器是可以抗一下的,但是火槍(即使是鳥銃)還是難以抵擋。義和團起於直魯地區,那裡是傳統的習武之鄉,義和團的大師兄二師兄們有幾個功夫高的實為應有之義,比如著名的拳首心誠和尚就是有史可查的“渾身氣工(功)”的武林好手。受西太后派遣前去查看義和團“刀槍不入”真偽的剛毅趙舒翹,曾被一位大師兄蒙了,估計他也有那么兩下子。至於為什麼鳥銃打不透他的肚皮,也可能是在火藥上做了手腳。
第二種情況是貌似硬氣功的簡易法門。當時,幾乎滿地都是“刀槍不入”的義和團,真能練成“鐵布衫”功夫的又有幾人?絕大多數都是用偷工減料的速成法造就的高手。魯西南的大刀會與義和團的淵源,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義和團運動爆發前夕,徐州道阮祖棠曾經派人暗訪過大刀會。據他的報告,大刀會所謂的“金鐘罩”演練,“其習法時,貧者不受贄儀,有力者以京錢六千為贄,夜半跽而受業。燃燈焚香,取新汲井水供之。以白布畫符,其符字鄙俚不經,有周公祖、桃花仙、金罩鐵甲護金身等字樣。傳業者並不能書,或不識字,多遣人代書之。另授以咒,誦咒焚符,沖水令其跪飲,即於燈上吸氣,吹遍其體,復以磚、棍排擊之。誦咒之夜即能御刀,謂誦久火器亦不能傷矣。大致略似運氣之法,氣之所至,猛擊以刀可以不入,而稍一頓挫,則飲刃也”。像這種夜半受業,燃燈焚香,供井水,念咒吞符等等煩瑣的儀式,實際上是為了營造一種神秘的氣氛,借“神力”以濟功力之窮,所以才有了念咒的當天就可以御刀的“神效”。實際上,這不過是傳業師傅的“貓膩”,即利用力學原理,手法得當,可使刀砍不傷,受業者其實並無真正的功夫。所以說,“稍一頓挫”,即改變受力角度,仍然會受傷。當然,真的練硬氣功的人據說也要念咒,但人家是以練為主,念咒主要起的是神秘其功夫、堅定受習者信念的作用,而這簡易功法則相反。
第三種情況實際上是第二種的延伸。在義和團運動最興盛的時期,各地拳眾充分發揚了“民眾首創精神”,大大地簡化了儀式,並與巫師神漢的降神附體結合起來,一吞符念咒,立刻來神,刀槍向肚皮上招呼,什麼事沒有。實際上,義和團的人在練功上法的時候,是進入了某種氣功態,有點武術底子,氣質和心理狀態如果又比較契合,人是很容易進入這種氣功態的。而且進入狀態之後,人往往會有超常的“能耐”,比如蹦得高、躥得遠等等,再加上師傅指導得法,手法得當,眼見得刀真的砍不進去。到了這個時候,不由得人們不信是關張趙馬和孫悟空豬八戒之類附了體,別人怎么看另當別論,自己首先就信了自己“刀槍不入”。當然也有些人狀態不那么好,據時人講,義和團拳民上法時,許多人都會像原始民族的巫師跳神一樣,口吐白沫,神志迷亂,但是也有所謂“明體者”,“神降之後,尚自知覺,不致昏迷也”。更有所謂“緣體者”,“謂與神有緣,不勞更請,但一頓足存想,其神即降也”。實際上,後兩者的什麼“明體者”、“緣體者”,都屬於狀態不佳的,不操練則已,操練起來說不定就會出事,所以當時義和團各拳壇也常有“漏槍”、“漏刀”的記錄,就是說在自家練習的時候,刀槍也會有“入”的可能。
義和團“刀槍不入”的最後一種情形實際上是純然的江湖騙術,也可以說是一種魔術戲法。義和團里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江湖藝人自然也少不了往裡摻和,原本是用來抵禦或者嚇唬洋人的“刀槍不入”法術,在他們這裡,就變成了表演魔術。
應該說,這四種“刀槍不入”除了第一種有點功夫之外,剩下的幾近騙術。四種“神術”哪一種也不可能真的實現“刀槍不入”,面對已經進步到了後膛槍炮時代的洋人,根本一點用也沒有。在西方人當時的記錄中,真正給他們的大兵造成損失和麻煩的,還是清朝掌握洋槍洋炮的正規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