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達格蘭族
- 外文名:Ketagalan
- 分布地:淡水、台北、基隆和桃園一帶
- 簡介:台灣原住民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為台灣原住民,分布於淡水、台北、基隆和桃園一帶,以台北盆地為主體。與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族曾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已幾乎漢化、絕跡。...
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是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一條道路,全線位於台灣當局所謂“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與台北府城景福門(東門)之間。台灣光復後初命名為介壽路;1996...
後者則包括原居於台灣北部和西部平原、現已幾近消失的10個族群: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邵族(水沙連)、西拉...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白光耀:(台灣)排灣族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很崇尚陶器,...後者則包括原居於台灣北部和西部平原的10數個族群: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
有關道卡斯族一名之來源,始自日本統治時期明治三十七年(1904),日本學者伊能嘉矩透過語言,人類學的方法,將平埔族分為十族。有邵族,凱達格蘭族,雷朗族,道卡斯族,...
雷朗族,之前將其歸為凱達格蘭族的一支,兩族地域區別為淡水河北岸和基隆河流域為凱達格蘭族的分布區,淡水河南岸到林口、南崁,及新店溪以南為雷朗族分布區。其...
北投溫泉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部落居住的地方;後來清初時期漢人前來北投開墾,故改稱『Pataauw』、八投、八頭。北投溫泉源頭...
台灣北投溫泉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部落居住的地方;後來清初時期漢人前來北投開墾,故改稱為八投、八頭。...
唭哩岸為台北市北投區立農里古地名,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主政後廢除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舊地名,改為目前地名。 唭哩岸,1650年代荷治台灣時期,標示為[Kirananna...
那是因為最早居住在此地的為凱達格蘭族(ketakalan),格蘭的諧音近似台語之“雞籠”,加上此地有山形似雞籠,因而得名。1875年,取“基地昌隆”之意,而改名為基隆。...
注:現今台北捷運淡水線唭哩岸車站站名譯音自凱達格蘭族語之<noinclude>。北投區地理位置 編輯 東界、南界:與士林區隔山區、磺溪、基隆河為界。 西界:...
那是因為最早居住在此地的為凱達格蘭族(ketakalan),雞籠”是“凱達蘭”的閩南方言譯音。格蘭的諧音近似台語之“雞籠”,加上此地有山形似雞籠,因而得名。光緒元年...
今在台灣島內,西拉雅族與邵族(Thao)、噶瑪蘭族(Kavalan)、凱達格蘭族(Ketagalan)、雷朗族(Luilang)、道卡斯族(Taokas)、巴布拉族(Papora)、貓霧族(Babuza)...
那是因為最早居住在此地的為凱達格蘭族(ketakalan),雞籠”是“凱達蘭”的閩南方言譯音。格蘭的諧音近似台語之“雞籠”,加上此地有山形似雞籠,因而得名。光緒元年...
大肚王國為16世紀中期台灣原住民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1644年荷蘭人進攻北台灣的凱達格蘭族,事成後南下進攻大肚王國,事敗。...
槓子寮炮台位於基隆市信義區與中正區交界處,處於基隆市信義區的北端,位居海拔150公尺之處;『槓子』一詞取自於凱達格蘭族語『陷阱』的意思,寮字是漢人加上去的,...
最為可信的說說法是基隆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住地,而凱達格蘭族的語言裡Patau是女巫的意思,所以很有可能當時在現在八斗子有女巫住於此。 [1] ...
林口之住民,始於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林口考古的最重大發現,是1997年發現分布於林口與八里沿岸的「太平村遺址」。出土文物分為石器、陶器、化石三類,根據出土文物...
該土丘原名為龍峒山,其名來自此區域本來所住的平埔族分支凱達格蘭族大浪泵社的閩南譯音。後來因山丘平緩,被後人另取名為圓山且沿用至今。...
社子地區地名來自其核心聚落名稱“社仔”,因該地從前為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社原住民的一個聚落,故略稱為社仔。社子島地理與環境生態 編輯 ...
十三行遺址位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口左岸 ,附近的[土角屋]牆壁上,因為當年挖土造牆,順便也把混在泥土中的古代陶器碎片,一齊黏上去,這些陶片表面上刻有凱達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