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氏細棘鰕虎魚

凱氏細棘鰕虎魚

凱氏細棘鰕虎魚,Acentrogobius campbelli (Jordan et Snyder, 1901),鰕虎魚科細棘鰕虎魚屬的一種魚類。體延長,前部亞圓形,後部側扁;體長為體高7.5倍,為頭長3.5倍。尾柄較低,尾柄長約為高的2倍。頭長,略平扁,頭長為吻長4.2~4.5倍,為眼徑4.2~4.6倍。吻短而圓鈍,吻長約與目艮徑相等。眼大,上側位;眼間隔頗狹,凹入,約為眼徑1/3,中央前方具一圓形小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凱氏細棘鰕虎魚
  • 拉丁學名:Acentrogobius campbelli (Jordan et Snyder, 1901)
  • 別稱:康培氏銜鯊、凱氏銜鰕虎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鰕虎魚亞目
  • :鰕虎魚科
  • 亞科:鰕虎魚亞科
  • :細棘鰕虎魚屬
  • :凱氏細棘鰕虎魚
  • 定名人:Jordan et Snyder
  • 年代:1901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中國分布,世界分布,

形態特徵

背鰭Ⅵ,11;臀鰭10;胸鰭18;;腹鰭I-5。縱列鱗29~30;橫列鱗8。
鼻孔2個,前鼻孔具一短管。口小,端位,斜裂,上頜微突,下頜骨後延達眼前緣下方或稍後。牙小,尖形,上下頜牙數行,外行牙擴大,下頜外行牙大,僅分布於下頜骨前端1/2處,最後一牙為犬牙,齒頭彎向內方;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牙。舌小,游離,前端稍凹入。頰部具數行紱行粘液溝,眼後及前鰓蓋骨後上方各有一小孔,鰓蓋後上方有一縱溝。鰓孔側位,稍大於胸鰭基底,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鰓蓋條4。假鰓存在。鰓耙短小。
體被大型櫛鱗。頭部除眼後頭頂處被圓鱗外,余均無鱗;胸部、腹部及胸鰭基部均被圓鱗。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6鰭棘,始於胸鰭基底後上方,平放時伸達第二背鰭起點;第二背鰭基底較長,具11鰭條,鰭條末端幾伸達尾基。臀鰭具10鰭條,始於第二背鰭第二鰭條下方,後端不伸達尾基。胸鰭尖長,基部較寬,大於吻後頭長。腹鰭圓形,吸盤狀,後端幾伸達肛門。
體腔較大,腹膜淺灰色。腸胃區分不明顯,腸短,直管狀。肝小,單葉,位於體腔腹面前方。無幽門盲囊。無鰾。
體灰褐色,體側常隱具4~5暗色橫帶,眼後鰓蓋上緣具一黑色縱帶。背鰭及尾鰭灰色,具暗色點條紋;胸鰭、腹鰭及臀鰭灰黑色。鰓蓋骨具3個淺色圓斑;胸鰭基部具2暗色小斑,鰭條前部上方具一長方形黑斑。

生活習性

常見於淺水域的砂質底部。 也觀察生活單獨地或者形成小群魚群在裂隙附近或在石頭下面。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

世界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