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與凌雲縣的州府建制同齡,起源於宋朝,從做巫演變發展,逐步在各種生產生活過程中適用。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原始宗教音樂文化在整個生存和發展過程中,至少經歷了四個發展和演變過程。
(一)孕育期
根據文史資料記載,早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每個氏族部落都採用一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作為本氏族的名稱和象徵,也稱之為族徽或“圖騰”,對圖騰的崇拜就是原始宗教。上古先民認為,人類的祖先是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等變成的,對之一定要尊敬,禁止對它的傷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這些自然事物都已被人格化,並被賦予了超自然的力量人們企求這種力量給自已以幫助,原始的宗教就是這樣逐漸形成的。
(二)興盛期
原始宗教在母系氏族社會萌芽後,由於人們生存在洪野荒蠻的壞境裡,面對著那不可理解又不可抗拒的大自然,面對著那低下的生產工具,過著食不可腹、衣不蔽體以及病魔纏身的生活,不得不對宇宙自然現象乃至生產生活中所遇到的危險與困難,因此產生了一種恐懼感、焦慮感以及依賴感。而在惡劣的條件下,當人們遇到各種傷害時,就企圖利用巫術、咒語來進行禁止,儘管亳無效果,但這種內在的壓力和外在的壓力在他們心理上已經產生了驅動力,並通過這種驅動力去取得了一定的勇氣。因此,在母系氏族時代里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圖騰”圖案,這時期也就是原始宗教的興盛期。
(三)哀退期
據文史資料記載,早在夏、商時期,奴隸制的中央行政事務管理機構里就設有專門負責祭祀、占卜等事務的宗教機構內部設有“卜”“祀”“巫”等,這些表明當時的宗教活動已不是由女性自己來主宰了。主要原因是,由於母系氏族社會已經瓦解了,父系氏族取而代之獲得了權力和地位,加上當時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到處出現部族之間的掠奪和戰爭,女性在力量、勇氣和智力上與男性相比,顯示出明顯的差距,這時期的女性只能處在屈從和依附的地位,名望和權威逐漸削弱,出現男尊女卑”的社會現象。而宗教法事和信仰崇拜者大多是缺少教育、沒有文化的女性,長期的隱蔽性的巫事活動也使她們受到主流社會的歧視,這一階段是原始宗教衰退期。
(四)復甦發展期
進入封建社會後,特別是在唐代文化的影響下,原始宗教出現了復甦,並有著較大的發展和革新之勢。根據文史資料記載,早在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道教和佛教的出現都得到了統洽階級的崇拜和重用。及至唐朝,由於在宗教文化方面採取了開放寬容和兼收、並對宗教給予保護的政策,佛教、道教都得到當朝統治者的信奉和推崇而更加興盛,各種宗教在當時社會得以流傳。
(五)成型、盛行發展期
進入宋代,社會文化呈現多元發展,很多文化藝術形式在這時期得到空前繁榮,各種戲劇、曲藝大量出現。根據推斷,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就是在這個時期全部形成的,是壯族女性們在生產生活中不斷地觀察,不斷地創造,並吸收了周邊地域的各民族民歌融合而成的結果。凌雲泗城壯族七十二巫調里含有天峨、鳳山、東蘭、巴馬、西林、隆林、田陽、百色等地壯族民歌的曲調特色,眾多優秀的壯族原生態音樂的加入和融合使七十二巫調從此得以豐富和定型。這種交流融合從元、明、清一直保持到民國時期。
基本特徵
器具配樂
凌雲七十二巫調音樂器具主要有兩大類,靜物器具有絨扇、麒麟、鳳凰、香包,響物器具有鈴鐺、銅珠、茭。演唱時以鈴聲和腳踏聲為主要配樂,左手拿一把銅鈴扇子,右手拿一張配有銅鈴的紅手帕,歌聲、鈴聲、腳踏聲同起同落。
意境唱法
(1)體現不同層面人物心態。(2)體現自然景物動態。(3)體現人們勞作動態的,例如:體現女人走路擺手姿態的這種音樂形象動感很強,音樂節奏對比較鮮明,帶有走路擺手的一前一後或者一高一低的韻味。
傳統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採用的是原生態唱法,沒有經過任何修飾,完全源自演唱者的語言和生活經驗。在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注重真假聲的音色轉換帶來的美感,且中間無過度。演唱時注重口腔共鳴和頭腔共鳴,在速度上比較自由,喜歡用自由延長音。而這種“自由”完全取決於演唱者的演唱經驗和對音樂的二度創作。
表演形式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屬於儀式用樂,巫婆在做儀式時所演唱的曲調。儀式開始之前,巫婆換上洗乾淨的衣服坐在凳子上,一手持鵝毛扇或檀香扇,一手持多邊形手帕,邊角處墜有鈴鐺。隨著歌聲腳跟和腳尖有節奏地踏地,和手帕上的鈴鐺聲相互呼應,人聲、鈴鐺聲、踏地聲為巫婆想要表達的環境營造了相應的氛圍。巫婆通過手裡的扇子所翻轉不同的面,代表人物或場景的轉換,通常都是由巫婆一人表演。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沒有伴奏樂器和舞蹈動作,氣氛的烘托都是依靠舞動手上的手帕而帶動鈴鐺的聲響,再加上腳踏地的聲音,通過節奏速度的變化來營造演唱的意境。
曲調結構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的曲調音階,主要以四聲音階、五聲音階為主,也有少量的六七音階常出現的音階有1235;2356;56123等。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的調式主要以商調式和徵調式為主,少量調式也出現角調式和羽調式。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的曲式結構,主要以雙樂句和三樂句為主,大部分曲調開頭直接以短音進入,甚至有些曲式還保留在口語的音域上,節奏較自由,也有少量曲調開頭由一個長音先入,但以一個長音作開頭的一般都不是正詞樂音,而是用來作為引序或裝飾。
旋律特點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的旋律具有自己獨特而豐富多彩的特徵,它有流暢優美的,也有輕快跳躍的,有怒氣洶洶的,也有憂柔含蓄的。既充滿著清新古樸的鄉土氣息,又富有濃厚的豪門韻味。音樂既體現出高原山區的特色,也帶有古代壯族先民的語言。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旋律大部分都是模進式或重複式的旋律,音程以二度三度音最為普遍,音程跳進一般在三至五度以內。
代表作品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代表作品有《情比天還淨》《水源洞》《畫裡凌雲》《歌謠》《跟黨志不移》《求花》《敢花》《馬悶》《水源洞傳歌》《夜鶯聲聲動我心》《諾丈》《倫哥》《歐貫房》《水源洞》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歷經數千年而發展成型,積澱了壯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是數代壯族人民共同的社會記憶。
傳承狀況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在凌雲泗城雖然已形成一種堅固的文化心理結構,但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幾乎遭到了滅頂之災,所有的巫事者全被打倒批鬥,巫壇物品以及相關的器具全被搜繳焚燒。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全國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復興浪潮再次掀起,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也隨之慢慢復興。現代的人們雖不去宣揚它,但將其視為種民間藝術形式也不去反對它,使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能夠得到傳承。遺憾的是,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已走向瀕危失傳。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雖沒有任何文字記載,但仍完好地保留著原始的宗教活動方式,特別是口傳的內容,如:七十二個音樂曲調、七十二個神靈名稱、巫事活動形式、巫事活動內容、活動唱詞、語言、稱呼、巫術咒語等,都是原始傳承下來的,而巫事者所用的器具如巫扇、巫巾、窖笈、祭拜物、巫壇、桌簾、衣著打扮等都與原始無差異。另外,七十二神靈圖像七十二神靈靈位、官職、姓氏、民族等是由泗城街上一位姓黃的老道師收藏,黃道師家族世代做道,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的巫事者們所做的巫事活動都是與其家族相關的。遺憾的是黃道師家所收藏的巫調相關實物,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基本被燒光,只剩殘餘少部分,有些是後來憑著記憶重新製作的,但已不全。
1966年9月,紅衛兵破“四舊”等活動,被個人私藏下來的手抄本《麽經》仍然得以完整地保留原來的文字面貌。
傳承人物
項目序號 | 姓名 | 性別 | 出生 | 民族 | 項目編號 | 項目名稱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
| | | | | | | |
保護措施
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傳承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凌雲縣原文化館職工黃蘭芬、唐遠明用了20多年時間,遍訪了全縣尚存的壯族巫事老人,蒐集了大量的故事、傳說、圖文、實物資料,以此為據,採用原音調古壯字、拼音壯字、國際音標和漢譯意等方法進行整理,並編印成《凌雲泗城壯族巫調》一書。
2009年3月,黃蘭芬、唐遠明編印出版了《凌雲泗城壯族巫調》一書。該書使得千百年來靠口耳相傳的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變成了文字資料。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凌雲縣文化館獲得“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項目保護單位凌雲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世紀50年代,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情比天還淨》《水源洞》等曾獲得自治區專業民間文藝匯演一等獎。
2004年,黃蘭芬曾根據巫調之一的“敢花”(水源洞)創作的原生態民歌《畫裡凌雲》,並在廣西“八桂群星獎”文藝匯演中獲得二等獎。
社會活動
2005年,廣西電影製片廠、廣西卓藝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百色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攝製的立體聲電影《歌謠》,片中不用一件樂器伴奏,只以黃蘭芬演唱的凌雲七十二巫調原生態壯語山歌貫穿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