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窖巷

冰窖巷

陝西西安市街道名稱。

冰窖巷是西安最涼快的地方。位於西安城西南隅的甜水井附近,是一條由三段短巷子相交組成的不規則巷道,大致呈“丁”字形。《明清西安詞典》介紹,冰窖巷是明清西安城巷名,在原代長安皇城內鴻臚客館處,唐末改建新城後,逐漸形成居民坊巷。 後因明代秦藩王宮和清代滿族官僚夏季藏凍的地方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窖巷
  • 外文名:Icehouse Lane
  •  : 
  •  : 
地理位置,名稱由來,藏冰習俗,

地理位置

冰窖巷的北段兩側是圍牆,很幽靜,僻靜的東段樹木蔥鬱,與四府街相接。冰窖巷西口出去是甜水井大街。位於西安城西南隅的甜水井附近,是一條由三段短巷子相交組成的不規則巷道,大致呈“丁”字形。東邊一段起自四府街,西邊一段至甜水井大街,北邊一段與五星街交會,北口正對面是一座天主教堂,巷子東西長約210米,南北長約160米。
冰窖巷冰窖巷

名稱由來

《明清西安詞典》介紹,冰窖巷是明清西安城巷名,在原唐代長安皇城內鴻臚客館處,唐末改建新城後,逐漸形成居民坊巷。冰窖巷,因是明代藩王宮和清代滿族官僚夏季藏凍的地方而得名。這條巷子的北面,就有當時官府藏凍的冰窖。冰窖就是在地面挖掘不深的溝道,冬季鑿冰儲入,周圍鋪墊鋸木等隔熱物質,以備夏季取冰消暑。那時每到嚴寒的冬季,官府就開始組織人力采冰藏冰,到了來年夏季,大約是在端午節前後,則開窖用冰,這叫冬藏夏用。
西安冰窖巷的藏冰,一是來源於渭河,還有繞城的八水,城南的太乙宮,也是采凍的去處。如今的太乙宮天池,夏季還有冰存在。二是在冰窖巷西邊的白鷺灣、龍渠灣一帶,明清時有一個大水池,每到冬季冰層很厚,正離藏凍的冰窖巷不遠,也是冬季藏凍的主要來源之一。到了清末,西安冰窖的使用到了最後一段時間,而後便漸漸廢棄了。其中時局、氣候的因素都有影響。沒有了冰窖之後,冰窖巷的名字卻一直保留著。到了1966年,“文革”開始的時候,冰窖巷曾一度改名為紅纓三巷,但到了1972年,又恢復了冰窖巷的原名。如今,這樣的一條特色鮮明的巷子,就很有一些文化和歷史的色彩了。

藏冰習俗

中國的北方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故有冬季藏冰以供來夏使用的條件和習俗。追溯這一風俗,則來歷久遠。夏朝曆書《夏小正》“頒冰”中說:“頒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即每到三伏天的時候,朝廷就會把藏冰當做珍貴禮物,賞賜給士大夫。頒冰儀式上,朝廷按照官員的級別,把不同分量的冰分給王族、臣僚,分到凍的人都把此當做一種榮耀。白居易在《謝冰狀》中說:“伏以頒冰之儀,朝廷盛典;以其非常之物,來表特異之恩。”可知那個時候,炎夏能得到藏冰是極少人才有的享受。故而《雲仙雜記》中說,唐代時“長安冰雪,至夏日價等金壁”。從周朝開始,朝廷專門設立了負責藏凍的官吏,叫“凌人”。以後,歷朝歷代也都設立專門的官吏來管理藏冰事務。藏凍的習俗,《詩經·豳風·七月》也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與凌陰。”“二之日”即夏曆十二月,即是在最冷的季節里鑿冰、藏冰。古代時,藏凍的條件自然沒有現代好。古人在嚴冬時開始鑿冰藏冰,這個時候,冰塊最為堅硬,不易融化。官府組織奴隸和臣民到水質好的地方鑿采,按一定的尺寸和厚度,裁成大小不一的方塊,藏進預先準備好的冰窖里。《唐六典》載:“每歲藏(冰)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寸。”清人楊靜亭《都門雜詠.冰窖》詩云:“寒夜截來三尺闊,沿河高聳水晶山。”是說冰塊大都在三尺以上,才能長期存放。冰窖都建在比較陰涼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鮮的稻草和蘆葦鋪墊,將冰塊放在上面以後,再覆蓋稻草、鋸末、樹葉等隔熱保溫材料,以防融化。儲藏好以後,密封窖口,待來年再打開來享用。儘管這樣採用了保溫措施,到了來年,還會有三分之二的藏冰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將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量的三倍。秦雍城遺址,位於如今陝西鳳翔縣南,面積11平方公里。這裡在春秋戰國時,曾經是秦國建都300餘年的地方。1976年考古發掘出冰窖一座,其藏冰量達到190多立方米。此外,在陝西鹹陽,也曾發現戰國時期的冰窖。西漢的長樂宮遺址,也有大型的藏冰冰窖發現。從這些冰窖位置可見,當時冬季采凍的地點很大可能來源於渭河。
古人藏冰,有兩大用途,一是夏季消暑;二是在夏天製作冷飲冷食。據說唐時楊國忠得勢,夏天在家裡設宴,曾令手下用大塊的冰塊雕成冰山,當作屏風圍在宴席四周,結果大伏天在裡面喝酒都要穿薄棉衣,效果堪比今天之空調。至於宮廷御苑裡,炎夏用冰消暑也自然成了皇親國戚們的一大享受。在飲食上,宮廷夏季設宴時用冰,在周朝已是常事了。古代的酒都是酒精度很低的原漿酒,夏季溫度較高時,會繼續發酵進而變酸,所以王公大臣在夏天設宴時飲的酒都要冰鎮,也由此,在中國產生了最早的冰製冷飲。隋唐之後,市場上開始有冷飲售賣了。據說元代忽必烈的宮殿里出現了類似冰激凌的凍乳酪,後來馬可波羅把這種食品介紹到西方,經過加工改造,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冰激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