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訊(冰排)

凌訊

冰排一般指本詞條

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通俗地說,就是水錶有冰層,且破裂成塊狀,冰下有水流,帶動冰塊向下游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造成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

基本介紹

凌汛的由來,凌汛多發地段,凌汛和汛期的區別,凌汛的危害,

凌汛的由來

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通俗地說,就是水錶有冰層,且破裂成塊狀,冰下有水流,帶動冰塊向下游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造成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
凌汛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現象。產生凌汛的自然條件取決於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態。在高寒地區,河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並且河道形態呈上寬下窄,河道彎曲迴環的地方出現嚴重凌汛的機遇較多。這是因為河流封凍時下段早於上段,解凍時下段晚於上段。
凌訊

凌汛多發地段

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中國北方的大河,如黃河黑龍江松花江,容易發生凌汛。
通俗地說,就是水錶有冰層,且破裂成塊狀,冰下有水流,帶動冰塊向下游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造成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

凌汛和汛期的區別

汛期的區別:汛期即一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而凌汛是指水凍成冰排。兩者不同。
而且冰蓋厚度下厚上薄。當河道下段出現冰凌以後,阻攔了一部分上游來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當融冰開河時,這部分槽蓄水急劇釋放出來,出現凌峰向下傳遞,沿程冰水越聚越多,冰峰節節增大。
當上游的冰水向下游傳播時,遇上較窄河段或河道轉彎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壩,使上游水位增高。凌汛嚴重於否,取決於河道冰凌對水位影響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現嚴重的冰或冰壩後,才會引起水位驟漲,造成嚴重的凌洪。

凌汛的危害

凌汛是黃河特有的一種氣象災難。每年冬季黃河下游的河道都要結冰封河,而由於溫差的原因,上遊河道封凍晚,開河早,當來自上游的冰水衝擊下來的時候,下遊河面還結著厚厚的冰,這樣就會造成冰凌擁塞,水位上漲,就形成了凌汛
凌汛是地處較高緯度地區河流的特有水文現象。黃河河道自上而下近乎呈“幾”字形,在寧夏至內蒙古河段、河南至山東河段為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因而黃河凌汛多發生在寧夏、內蒙古和山東河段。主要是由於受氣溫、水溫、流量與河道形態等幾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而形成的。
氣溫變化的規律是低緯度河道冷的晚,回暖早,零下氣溫持續的時間短;高緯度河道冷的早,回暖晚,零下氣溫持續的時間長。相應的冰情變化規律也就是低緯度河道封凍晚,解凍早,封凍歷時短,冰薄;高緯度河道封凍早,解凍晚,封凍歷時長,冰厚。如某一河段因氣溫升高或流量增大而開河時,融冰水加河槽蓄水挾帶大量冰塊急劇下泄,而下河段可能因氣溫差異尚未解凍,在上游來水的動力作用下,水鼓河開,形成冰壩阻塞河道,致使水位陡漲,甚至漫灘偎堤,造成嚴重的凌汛災害。
水的流量大小和流速快慢對封凍、解凍與輸冰能力都有直接影響,流量對冰情的影響既具有熱力作用也有水力作用,如水溫相同流量越大,水體熱量也大,在河槽穩定的條件下流量大則流速也大,搬運冰塊的能力也越大。
河道形態,對於冰情、凌汛的變化影響也很大,如彎曲型河段,常常是卡冰壅水的重點地方;寬、淺、亂河段,其河床寬淺,河形散亂,流速較小,冰塊也易擱淺堵塞河道。
①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通常發生在封凍期,且多發生在急坡變緩和水庫的回水末端,持 續時間較長,逐步抬高水位,對工程設施及人類有較大的危害。
②冰壩引起
凌訊(冰排)
的洪水危害。通常發生在解凍期。常發生在 流向由
南向北的緯度差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壩形成後,冰壩上游水位驟漲,堤防潰決,洪水泛濫成災。
冰壓力引起的危害。冰壓力是冰直接作用於建築物上的力,包括由於流凍的衝擊而產生的動壓力,由於大面積冰層受風和水剪力的作用而傳遞到建築物上的靜壓力及整個冰蓋層膨脹產生的靜壓力。 1929年2月在山東省利津縣冰壩堵塞河道, 造成決口,淹沒了利津、霑化兩縣60余村
在歷史上,黃河曾經多次因為凌汛造成決口,給沿岸帶來災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