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積累區是2006年公布的地理學名詞。
中文名稱 | 冰川積累區 |
英文名稱 | accumulation area of glacier |
定 義 | 冰川平衡線以上物質平衡為正的部分。 |
套用學科 | 地理學(一級學科),冰川學(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川積累區
- 外文名:accumulation area of glacier
- 所屬學科:地理學
- 公布年度:2006年
冰川積累區是2006年公布的地理學名詞。
中文名稱 | 冰川積累區 |
英文名稱 | accumulation area of glacier |
定 義 | 冰川平衡線以上物質平衡為正的部分。 |
套用學科 | 地理學(一級學科),冰川學(二級學科) |
我國冰川大多數是大陸性冰川,冰川積累不豐富,冰川上物質循環較為緩慢,因而導致冰川運動速度比較低。冰川運動速度是有季節變化的,夏快冬慢。天山和祁連山的冰川,夏季運動速度一般要比冬季快50%(均指冰舌而言)。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之一...
冰川積累是指冰川物質補給來源在冰川上的堆積。大氣固態降水(雪、雹、霜、霧凇)、吹雪、雪崩雪以及以液態或固態形式保持在雪、粒雪或冰面的降水,都是冰川物質的補給來源。它們在積累區主要在冬半年堆積,堆積的數量以年純積累量表示。
而平靜期要長得多,一般為20~30年;④躍動期間冰流的速度比平靜期的流速至少快一個數量級,凍的水平位移總量通常為數公里;⑤所有躍動冰川在空間上可以劃分為冰積儲區和冰接收區,前者與冰川積累區並不相同,它可能完全在冰川消融區...
2020年11月,第二次青藏科考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分隊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區阿尼瑪卿冰川開展的綜合科學考察及冰芯鑽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科考隊員於10月31日在冰川積累區頂部海拔近6000米鑽取點成功鑽取一支總長度為170米高質量山地透底冰芯。
冰川係數是指冰川積累區的面積與消融區面積之比,是說明冰川發展階段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冰川係數為2,可作為在氣候條件下高山冰川處於穩定狀態的近似值。當冰川係數大於2時,說明冰川前進;小於2時,說明冰川退縮。冰川係數是個隨著水分與...
冰川消融量和積累量的大小,決定冰川消融區和積累區面積的擴張和縮小,從而影響冰川零平衡線位置的升降變化。通過分析30年以來的觀測結果,專家指出:七一冰川物質平衡由正平衡到穩定再到近兩年的巨大負平衡和零平衡線的上升過程,強烈反映...
加拿大哥倫比亞冰川水,是遠古時代形成的在地球表面的高寒環境的水。形成原因 哥倫比亞冰川形成於地球表面的高寒環境。地球歷史上出現過三次大的冰期,為冰川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冰川由積累區和消融區兩大部分組成,新雪在積累區沉降成為冰川...
格陵蘭的一些冰川,運動速度居世界之首,但每年也不過運動千餘米而已。其它地區的冰川,象比較著名的某些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年流速不過80~150米。我國冰川大多數是大陸性冰川,冰川積累不豐富,冰川上物質循環較為緩慢,因而導致冰川運動...
冰山是指從冰川或極地冰蓋臨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通常多見於南大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西北部。冰山形成 冰山大多在春夏兩季形成,那時較暖的天氣使冰川或冰蓋邊緣發生分裂的速度加快。每年僅從格陵蘭西部冰川產生的冰山就有...
推算古冰川表面形態、運動狀態,確定古冰川主流線及其三維形態。以高精度DEM為基礎,生成古冰川發育時代分別代表冰下地形和冰面地形的DEM,計算對應的冰川體積,開展古冰川儲量的估算。確定冰川平衡線高度、冰川形態分布,以及冰川積累區與消融...
因此,產生現有19條冰川的冰雪積累區的面積是很小的,現代冰川是十分危弱的,經不起任何氣候或局部地區由於人為原因所引起的氣溫上升等。然而,來全球性氣候變暖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根據聯合教科文組織與國際氣象組織預測,當全球...
他們進一步得出結論,中國東部中低山區(海拔低於3000米)第四紀時氣溫、雪線及冰川積累區面積比率(AAR)等指標都不具備發育冰川的條件。第四紀我國東部到底有沒有冰川就成了懸案,這場學術爭論仍在繼續。但在中國西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沒...
巨厚的冰川冰在本身壓力和重力的聯合作用下發生塑性流動,越過粒雪盆出口,婉蜒而下,形成長短不一的冰舌。長大的冰舌可以延伸到山谷低處以至谷口外。發育成熟的冰川一般都有粒雪盆和冰舌,雪線以上的粒雪盆是冰川的積累區,雪線以下的...
目前雪線高度研究只集中在單條冰川或小區域冰川。本研究擬利用高時空解析度的遙感影像、數據高程模型,對遙感數據進行預處理轉換為寬波段反照率數據,基於冰、雪反照率差異區分消融季末冰川表面上部積雪區 (積累區)與下部裸冰區(消融區)...
冰川由積累區和消融區兩大部分組成,新雪在積累區沉降成為冰川冰之後逐步向下流動最終從消融區流出而融化形成冰川水。因此,冰川水始終是由冰川上最古老的冰體消融而成。這種老冰是非再生的、與現代污染無緣的。冰川水是 低氘(讀dāo...
西南坡與帕米爾高原、喀喇崑崙山毗鄰,與谷地高差1000~2000 米。平均海拔5000~6000米,主要山峰偏於西部。主峰公格爾山海拔7649米,慕士塔格山為7509米。公格爾慕士塔格冰川積累區年降水量約600毫米,有466條冰川,面積898平方千米。
我們順著粉紅色的顆粒細細搜尋,發現在冰河朝陽的峭岸上布滿了帶狀的粉紅色的顆粒。張文敬教授用GPS定位儀測得,這裡是北緯78.10度,高度為41英尺,時間是7月31日中午12點。意義非凡 在北極冰川積累區發現雪藻,說明這裡有低級生命存在...
全球氣候變暖是玉龍雪山冰川退縮的主要原因。 1957—1999年 玉龍雪山冰川消失了4條,總面積減少了3.11平方千米,冰川表面形態破碎嚴重,冰面破碎化趨勢已從消融區發展到積累區,2008年和 2009年在冰川積累區已形成冰面河和冰面湖等。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