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紋柳鶯指名亞種

冠紋柳鶯指名亞種(學名:Phylloscopus reguloides reguloides)是冠紋柳鶯的一個亞種。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冠紋柳鶯指名亞種
  • 拉丁學名:Phylloscopus reguloides reguloide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鶲科
  • 亞科:鶯亞科
  • :柳鶯屬
  • 冠紋柳鶯
  • 亞種:冠紋柳鶯指名亞種
  •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西藏
  • 定名人及年代:Blyth,1842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中等體型(10.5厘米)而色彩亮麗的柳鶯。上體綠色,具兩道黃色翼斑,眉紋及頂紋艷黃色,下體白染黃,臉側、兩脅及尾下覆羽尤是。外側兩枚尾羽的內翈具白邊。虹膜褐色;上嘴色深,下嘴粉紅;腳偏綠至黃色。上體呈沾灰的橄欖綠色;頭頂較暗褐而沾灰色,中央隱顯一淡黃色冠紋,在頭的後面較顯;大覆羽和中覆羽尖端淡黃綠色,形成兩道翅上翼斑。下體呈沾灰的白色,胸部略具黃色條紋;飛羽式大都為2=8/9或9或較8為短。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4000米以下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和林緣灌叢地帶。秋冬季節下移到低山或山腳平原地帶。除繁殖季節成對或單只活動外,多見3-5隻成小群活動於樹冠層,以及林下灌、草叢中,尤其在河谷、溪流和林緣疏林灌叢及小樹叢中常見。
食物主要以昆蟲為食。據吳至康等(1986)在貴州地區剖檢9個鳥胃,全為昆蟲;另據李桂垣等(1985)在四川剖檢53個鳥胃,食物全部為昆蟲,如鞘翅目(金龜甲、瓢甲、金花甲、蟓甲等),鱗翅目(毛蟲等),膜翅目(螞蟻、蜂等),雙翅目(蠅等),同翅目和革翅目等昆蟲。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四川、雲南、西藏
冬季於雲南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于海拔2400-3000m的喜馬拉雅山地區。通常營巢於由苔蘚、蕨類植物、林木隱蔽很好的岸上的洞穴中,有時營巢於原木或樹上的洞中,巢由綠色的苔蘚構成精緻的球形,有時還增添枯葉和地衣,內墊柔軟的植物纖維或偶見有羽毛。每窩產4-5枚卵,卵呈白色,無斑點。卵(50枚)平均大小為15.3mm×11.9mm。雙親共同孵卵,雌鳥承擔更多的孵卵工作。中杜鵑和小杜鵑常產卵於巢中由冠紋柳鶯代孵(AlietRipley,19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