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城鎮

冠城鎮

因鎮駐地在山東聊城市冠縣城,故名聊城市冠城鎮。該鎮境域明、清時屬山東聊城崇文鄉、山東省聊城清淵鄉,民國和新中國初期為山東聊城專區第一區。1958年以後,先後為山東聊城專區城關鄉、山東省聊城地區城關區、山東聊城城關公社。1982年改為山東聊城城關鎮。1984年,改稱山東聊城市冠城鎮。

全鎮轄50個行政村,總人口為7.5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8‰。全鎮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少數民族人口總數6517人,全鎮有張、王、李、郭等50個姓氏,其中張姓最多。全鎮土地面積5346.3公頃,其中耕地4133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冠城鎮
  • 別名:聊城冠城鎮、聊城城關鎮、聊城冠縣縣城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聊城市
  • 電話區號:0635
  • 郵政區碼:252400
  • 地理位置:山東省聊城市西部
  • 面積:5346.3公頃
  • 人口:7.57萬
  • 方言:山東聊城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機場:聊城軍民合用機場
  • 火車站:聊城站
  • 車牌代碼:魯P
  • 所屬省:山東
  • 所屬市:聊城市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交通,經濟概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特色產業,社會進步,文教科技,人民生活,鎮村建設,組織建設,著名人物,張永珍,沙曉魯,張英振,梁文煥,王玉貴,李超群,丹彤,張明強,沙元民,許洪江,宋文英,高福林,

歷史沿革

1951年,在平原省聊城專區冠城鎮東關村建起烈士祠。
1962年,先旱後澇,降雨成災面積達20萬畝,倒塌房屋300間以上。
1970年,遭受雹災,棉花大部分被砸成光桿。
1971年,原山東聊城地區城關區改為山東聊城地區城關人民公社,建管理區,隨後建立公社革委會和中共公社革委核心領導小組。
1977年, 遭受10~11級特大風襲擊,持續9個小時,小麥普遍倒伏,90%以上的果樹落果。
1984年,山東聊城地區城關鎮改稱山東聊城地區冠城鎮。
是年,大力發展棉花生產,棉花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長12.9%。
1985年,山東聊城市冠縣城關供銷社主任劉斌蕃,被國家商業部和全國財貿工會授予“全國商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989年,鎮政府制定《山東聊城市冠城鎮領導幹部廉潔勤政守則》,普遍實行兩公開 (辦事制度、辦事效果公開)一監督(民主監督)制度。
1990年,全鎮建立三位一體的“黨員活動室”、“青年之家”、“婦女之家”,開展精神文明活動。
是年,“中棉所17號”優質棉在境內示範種植成功並進行推廣。
1991年,全鎮農村普遍簽定《家庭贍養老人協定書》。
是年,籌資120餘萬元,在西街村建起了可容納1000餘名學生的“聊城市冠縣民族中學”。
1994,中國清真食品協會與聊城市冠城鎮合資興建聊城市冠州清真扒雞公司。
1995年,全鎮實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
是年,胡均嶺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996年,澳大利亞墨爾本新金文化學校校長李樹軍考察聊城市冠城鎮張尹莊回族國小,決定每年資助該校1萬元辦學經費。
是年,全鎮開展科技教育年活動。
1997年,山東聊城市冠城鎮耿兒莊村投資500萬元建成山東聊城造紙廠。
是年,鎮農村財物實行鎮經管站代記賬、代管資金的管理體制。但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使用權、使用方向、會計核算內容不變。
是年,鎮開通村村通電話工程。
1998年,全鎮精簡分流機關人員21人。
是年,鎮政府成立物價監督管理站,各村設物價監督管理員。
1999年,全鎮各村民主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取得成功。
是年,聊城市冠城鎮被評為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聊城市發展民營經濟先進鄉鎮”。
2000年,鎮政府引進資金1000多萬元,建立“山東省中台合資詞豫化學品有限公司”。
是年,被評為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

地理環境

聊城市冠城鎮位於聊城市冠縣中部稍偏西南,為聊城市冠縣縣城所在地,鎮人民政府駐聊城市冠縣縣城濱河西路。東與聊城市煙莊鄉相接,北與聊城店子、聊城市萬善鄉交界,西與聊城市孫履鄉接壤,南、西南分別與聊城市梁堂鄉毗鄰。該鎮地處山東聊城黃泛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東西最大距離11.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7.5公里。

交通

309國道、濟聊館高速公路、邯濟鐵路從境內穿過。

經濟概況

50年代初期,全鎮年國民生產總值150萬元左右。1978年為618萬元。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億元,第一、二、三產業所占之比為4.3∶1.3∶1,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57萬元。 因該鎮系縣城所在地,鎮辦企業發展的條件比較優越,加上原有基礎,近年來鎮辦、村辦、個體辦企業發展速度較快。主要工業廠家有:聊城市鎮東予製件廠、山東省四海紡織廠、山東省美華鐵業廠、聊城市冠達塑膠廠、山東省回族機械廠、山東省詩郁化工廠、山東省宏昌機械廠、聊城市冠州彩印廠、聊城市正大印刷廠等。這些工業企業促進了聊城市冠城鎮經濟的發展。
該鎮居聊城市冠縣縣城周圍,經濟、文化較為發達,農村經濟主要指標在全縣一直名列前茅,在聊城市內乃至山東省內均屬強鎮。全鎮獲得的榮譽主要有:1995年,為聊城全區糧食總產量前20名鄉鎮、聊城全區綜合經濟實力前30名鄉鎮、聊城市高標準綠化鄉鎮;1997年,獲山東省農業普查先進集體稱號;1999年,為聊城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地級文明單位、聊城市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先進鄉鎮;2000年,獲山東省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山東省文明鄉鎮等稱號。

第一產業

50年代初期, 全鎮糧食平均畝產80公斤,總產366萬公斤,農業總產值102萬元;1978年,平均畝產307公斤,總產1464萬公斤,農業總產值426萬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提倡科學種田,藉助先進技術和農機具進行耕作,糧食產量逐年提高。進入90年代後,全鎮大力發展農田水利建設,實現旱能灌、澇能排,穩產高產田占可耕地的90%以上。 1990年以來,連續4年被評為聊城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2000年,全鎮糧食平均畝產766公斤,總產達267.7萬公斤。
1991年以來, 大力發展高值田,實行糧林間作,果樹面積達到560公頃,2000年果品產量5000噸。全鎮共建蔬菜大棚1700個,主要種植黃瓜和其它時鮮蔬菜,成立了2個蔬菜批發中心,每年向市場供應蔬菜7萬噸以上,畝產值2.2萬元。
2000年, 全鎮農業總產值1.3億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6900萬元,林果業總產值1638萬元,畜牧業總產值1998萬元。糧食和經濟作物產值比為3∶2。農用機械總動力4.4萬千瓦,灌溉總面積380公頃。

第二產業

1949年前,全鎮沒有象樣的工業,僅有少數磚瓦窯場和鐵器加工作坊。新中國成立後,手工業有些發展。1958年,開始發展社隊工業,先後建起山東麵粉廠、山東磚窯廠、聊城酒廠、聊城市被服廠、山東聊城市水泵廠、聊城磷肥廠等小型工業。1961年以後,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鎮內工業在經營體制上逐漸形成了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和少量個體所有制並存、以集體所有制為主的局面,其主要形式有:手工業合作工廠、 手工業合作社、手工業供銷生產社、手工業合作小組4種。1978年,從事第二產業人員2950人, 產值9500萬元,為1949年的49倍,實現利稅800萬元,工業門類和工業產品均有所增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鎮內工業貫徹“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進入健康發展的新階段。全鎮不僅工業企業單位、工業門類、工業產品不斷增加,而且效益有了較大提高。1979~1987年,工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例在25.15~38.2%之間。 1987年,該鎮的鎮辦工業企業主要有:山東農修廠、山東造紙廠、聊城西窯廠、聊城 露酒廠、聊城畜產品加工廠、聊城食品廠、山東省紡織配件廠等,從業人員200餘人,年總產值230.9萬元。 該鎮村辦工業企業主要有聊城市耿兒莊紙廠、山東省前張義堡紙廠、聊城南街窯廠、聊城西穀子頭窯廠、聊城劉東窯廠、山東徐三里豬毛廠等企業,從業人員140人,年總產值147.6萬元。其中聊城市冠縣紡織機械配件廠是鎮骨幹企業之一,是在原山東冠縣電扇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能生產紡織機械配件35個機型,近3000個品種,有的被評為優質產品,銷往邯鄲、 保定、天津、石家莊等地,該廠生產的SCB-3電腦計量控制儀填補了聊城地區空白。該廠連續4年被評為山東省一級信用企業, 並被山東聊城地區評為山東聊城先進企業。90年代以後,隨著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工業企業改革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由資源型、加工型經濟向市場外向型經濟轉移。逐漸形成了造紙、食品、機械配件、化工、建材協調發展的工業格局。2000年,全鎮有工業企業165個,從業人員1.1萬人,產值5.4億元,實現利稅4800萬元。主要企業有:山東省車龍機械廠、聊城市國強塑膠廠、聊城市勞武紙廠、山東省桐木拼板廠、山東省軋鋼廠、聊城市東環彩印廠等。

第三產業

1949年前,鎮內商品主要為農副產品,靠集市貿易。50年代初期,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僅700多人。 1953年始,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到1955年,全鎮改造私營商業完成率達到95.2%。1978年之後,個體私營商業、飲食業、服務業日趨發展。 1978年,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800人,總產值8700萬元,完成利稅520萬元。1984年,全鎮國營商業對內部經營體制進行改革,逐步推行了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經營管理責任制及租賃承包制,商品購銷均呈上升趨勢。90年代,個體私營商業發展迅速,國有、集體商業服務網點大多實行集體承包或私人承包。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近年來,鎮政府作出一系列發展商業的優惠政策,重視招商引資,吸引外地商戶來境內發展。由於鎮政府駐地在縣城內,使全鎮商業發展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尤其是餐飲業、服務業、食品業等商業門類發展規模迅速擴大。2000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已達到8500人,總產值4.28億元,實現利稅4200萬元。

特色產業

鎮內的特色產業主要有大棚水果、木材加工、陶工藝品、軸承加工、特鋼鑄造等。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清代,一些村內設有私塾、經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境內始設學堂。新中國成立後,全鎮教育事業得到蓬勃發展,村村設學、莊莊辦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0%以上,在歷史上是空前的。同時,成人教育普遍興辦。1952年,各村開始創辦農民夜校。80年代,全鎮校舍、教學設備均達到山東省省級標準,教師素質有了較大提高。 90年代,鎮投資500萬元在冠城鎮一中建起1棟高標準教學樓和3棟教師宿舍樓, 在冠城鎮西街村建起了1處“民族中學”。中學教師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達到95%以上。近幾年來,加大了教育發展的力度,堅持“再窮不能窮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的原則,投入大量資金作好學校“六配套”改貌工作,教學條件得以改善。2000年底,全鎮有國小20所,在校生6301人;國中3所,在校生3560人。至2000年底,全鎮共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6800名,其中本科生1600名,大專生2000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為該鎮的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
2000年, 全鎮擁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54名,農業技術人員160餘名。由聊城市冠城鎮配件廠研製成功的“單槓曲軸磨床”獲得山東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聊城市冠城鎮文化較為先進。長期以來,民間藝術代代相傳。新中國成立後,民眾文化日趨活躍和繁榮。 東穀子頭村張元賓的評書,在民間頗有影響。1958年建劇院,1975年建立民辦公助文化站, 1980年建立電影放映小隊。80年代,機關、學校建圖書閱覽室,鎮建立檔案室。
1949年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只有少數中醫,鎮內有幾家中藥鋪。1952年,建立聊城城鎮衛生院。 1958年10月,改稱“山東聊城城關公社衛生院”。1957年2月,山東聊城專區冠縣衛生防疫站成立,設在聊城市冠城鎮北街村。1965年10月,聊城市婦幼保健站在聊城市冠城鎮東街村建立產院,有床位8張。 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1~2人,實行合作醫療制度。聊城市冠縣人民醫院和聊城市冠縣中醫院都建在鎮中心, 兩院均擁有B超、CT等先進醫療設備,成為聊城市城鎮居民首選的就診醫院。2000年,有鎮衛生院2處,村級衛生室50處。
鎮內學校體育和民眾體育活動十分活躍,體育競賽形成制度。一些鎮屬企業單位有體育活動場所。境內農民在農閒、耕余時間開展體育活動,其主要項目有:籃球、檯球、羽毛球、桌球、象棋、游泳、射擊等。冠城鎮傳統武術源遠流長,起源於張尹莊村的查拳,是流傳全國及海外的一個影響較大的優秀拳種。1949年前,境內武術活動的開展很廣泛。 按民間傳統,以地窯和場院為場地,冬春農閒季節習拳練武。1933年,該鎮的西街村、張尹莊村、南街村建成了1個練武場。1985年,境內成立了全國第一所查拳學校。 查拳新秀王秀芬1980年秋在全國武術觀摩大會上獲金牌一枚,1986年5月,在徐州全國武術觀摩大會上獲“三獻雄獅”金牌一枚,銅牌兩枚。

人民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的恢復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2年人均糧食250公斤。 70年代,農村主要糧食是粗糧,以玉米、地瓜為主。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村經濟收入有了較大提高,民眾口糧逐漸以小麥為主食,90年代以後,人民生活發生質的變化,雞、魚、肉、蛋成為餐桌上的常有菜。穿著方面,70年代穿黑、藍、白棉布衣服,色澤和款式單調。80年代,人民生活比較富裕,開始穿質量上乘、色彩豐富、款式新穎的衣服,各種各樣的服裝店遍布大街小巷。截止目前,全部農戶均住上了磚石結構的房屋,鎮區不少農戶住上了樓房。 2000年,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較1978年增長1倍。同時,鎮區內實現“五通”(戶戶通電、通自來水、通有線電視、通程控電話、通柏油路)。75%的農民參加了不同類型的保險業務。由於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民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不少農民精通農業管理,學會了發家致富的手藝,如編織、建築、維修等,農閒季節有的進城打工,有的在家經營。2000年,全鎮人均純收入1930元,居全縣首位。

鎮村建設

1949年前,境內村鎮沒有統一規劃,各家各戶自行建設。建房多沿舊制,獨戶建院,縱橫交錯,街道、胡同窄小彎曲。70年代,鎮政府作出廢舊路、開新路,建設方形村的規劃,開始建設新農村。1987年,全鎮各村按照縣制定的《關於城鄉建設的總體規劃》,設計了建設規劃,大大促進了鄉村建設。鎮政府機關前臨濱河路,西靠西環路,向東不遠是縣城中心大街的紅旗路。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冠城鎮一中、縣圖書館、縣第一實驗國小、電影院位於鎮政府機關所在地濱河路兩側,縣一中、武訓高級中學、縣人民醫院、縣文化活動中心也臨近鎮政府機關,為全鎮經濟、文化、交通中心。2000年,鎮機關附近的元莊村被聊城市委評為“村鎮建設明星村”,冠城鎮政府被省政府命名為“村鎮建設明星鄉鎮”。

組織建設

1922年,鎮內戴屯村人張永珍在濟南第一中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聊城市最早的共產黨員。之後,南街村任長山、朱霍三,里莊郭英相繼加入中國共產黨,也是全市為數不多的早期黨員。1936年秋,成立中共東三里莊支部、南街村支部和北街村支部, 為全鎮最早的3個黨支部。1938年上半年,建立中共冠縣第一區委員會, 活動於縣城周圍一帶。1956年3月,成立中共城關區委,賈懷德任區委書記,駐冠縣城內。1958年9月,成立中共城關人民公社委員會。1961年7月重新成立城關區, 建立中共城關區委員會。1970年1月,中共城關區革命委員會核心領導小組建立。1976年10月,成立中共城關公社委員會。1982年3月,城關公社改稱城關鎮,隨之設立中共城關鎮委員會。 1984年8月,進行機構改革,城關鎮改稱冠城鎮,又設立中共冠城鎮委員會至今。 1990年1月,冠城鎮被評為聊城地區黨建工作先進單位。近幾年來,鎮黨委對全鎮各個黨支部進行了逐項系統地考查,調整充實了32個黨支部,評選出了20個優秀黨支部。2000年底,全鎮黨員總數為1952名。
新中國成立後, 成立冠縣第一區,區公所駐冠縣城內,1956年3月改為冠縣城關區。1958年9月,成立冠縣城關人民公社,1961年7月重新成立城關區。1970年1月,成立城關區革命委員會,1976年10月成立城關公社管委會。1982年3月,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 設立城關鎮政府,1984年8月,城關鎮改稱冠城鎮,設立城關鎮政府至今。
現任鎮黨委書記:郭保敬
現任鎮長:趙平

著名人物

張永珍

(1906~1937) 戴屯村人。1922年在濟南一中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後進入軍界工作。曾任師長、河北省軍政委員會委員。1933年,作戰失利後赴北平進某報社工作,由於叛徒告密被逮捕。因長期遭受身心摧殘病逝獄中。

沙曉魯

(1918~1969) 女,回族,南街人。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到延安抗大學習,結業後先後任陝甘寧邊區回民協會黨團書記、中央黨校五部文科教員、中共聊陽縣委書記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共聊城地委婦委書記、中共貴陽市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國家勞動部勞動保護司和化工部計畫司副司長、國家經委化工局和冶金局副局長等職。

張英振

(1896~1977) 回族,張尹莊人,全能武術家,尤以祖傳查拳獨步武林。1928年在南京全國武術會考中躋身前5名,獲馮玉祥將軍所贈“仁義道德”劍一柄。後被中央國術館聘為一級教授,多次參加與日本、蒙古等國武術比賽,均獲冠軍,一時轟動武壇,為中華民族爭了光。晚年專心從事查拳技藝研究,自編和與人合編了《查拳概況》、《五路查拳》等書。

梁文煥

(1910~1980) 高三里莊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冠縣農民互助會游擊隊長、衛河支隊中隊長、第一區區長等職,率隊在縣城周圍神出鬼沒地同日偽鬥爭, 使敵人聞風喪膽。1945年8月後,任中共永智縣和冠縣縣委委員、武委會主任、縣六隊副隊長。1947年10月,任冠縣縣長。1948年後,任中共雞澤縣委書記、中共邯鄲地委委員、統戰部長、行署顧問等職。

王玉貴

(1926~1983) 耿兒莊人。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任村黨支部書記後,帶領民眾堅定不移地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在水利建設、新技術的推廣套用等各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1956年被中共山東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1958年後,曾任聊城地區貧協委員、冠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李超群

(1912~1984) 回族,張尹莊人,查拳名師。18歲任冠縣武術館館長。1957年5月, 參加山東省武術比賽,榮獲全省第一名。同年7月,赴京參加全國武術統一套路研究及太極拳簡化整理工作。1964年被聘為國家體委裁判。“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迫害,身體漸衰。1984年在淄博周村逝世。

丹彤

(1918~1995) 回族,南街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東第六區政訓處和冠縣、莘縣、魯西北專區做抗日救亡工作。曾任《魯西北日報》社長、總編輯及中共臨清市委書記、市長。1950年後任河北省財委辦公室主任、中共中央組織部處長、秘書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等職,併兼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主席、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1979年後任國家農機部副部長、機關黨委書記,並任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

張明強

(1953~1998) 西街村人。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冠縣孫履鄉衛生院醫師,冠縣人民醫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1989年10月被聘為冠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他勤奮好學,成功開展了“甲狀腺癌根治術”、“膽管癌根治術”、“門奇靜脈完全斷流術”等18個新項目,並撰寫了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及省學術會議上發表和交流。完成了“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治療”科研項目,達到省內先進水平,獲地區科技成果獎。1986年4月被省政府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

沙元民

1948年11月生,回族,西街村人。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自1984年任本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克服重重困難,在村內架起高壓線,安上自來水,修鋪柏油路,翻新清真寺,方便了民眾生活。1991年,籌資120餘萬元.建起了可容納1000餘名學生的“冠縣民族中學”。1993年,被省民委、省教委、省人事廳評為全省民族教育先進個人;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

許洪江

1945年2月生, 東關村人。先後任寧夏鋼鐵廠中學、冠縣一中教師。任教20多年來,摸索出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法,增強了授課的吸引力。所教班級高考、統考成績優秀率在全校都是第一,在全區同類班級評比中都是前兩名。1991年被評為地區優秀知識分子,1989年被國家教委、人事部、全國教育工會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宋文英

1947年8月生,女,北街人。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本村國小教師,幼稚園教師、校長。她把全部精力和愛心都傾注到孩子們身上,受到了社會和幼兒家長的好評,《大眾日報》專門報導了她的事跡。先後被授予“山東省托幼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高福林

1953年11月生,耿兒莊人。歷任冠縣縣委統戰部幹事,東古城鎮黨委書記,煙莊鄉黨委書記, 1991年起任縣審計局局長。 任審計局局長以來,先後總結創造了“三二一審計法” 。“基本建設一條龍審計法”、“下合上分審計法”等6項審計辦法, 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並分別被國家審計署、省、地審計機關推廣套用。199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