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者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又稱自我能力否定傾向,是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蘇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發現並命名的,是指個體按照客觀標準評價為已經獲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卻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他們沒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覺是在欺騙他人,並且害怕被他人發現此欺騙行為的一種現象。
基本介紹
- 別稱:自我能力否定傾向,騙子綜合症
- 英文名稱:Impostor syndrome
- 多發群體:成功人士
- 常見病因:社會壓力
- 常見症狀:懷疑本身能力,認為自己的成功均來自外界因素
疾病介紹,臨床表現,成因,病例,治療,
疾病介紹
冒充者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IP),又稱自我能力否定傾向,最早在1978年由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蘇珊娜(Suzanne A. Imes)提出,是指個體按照客觀標準評價為已經獲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卻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他們沒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覺是在欺騙他人,並且害怕被他人發現此欺騙行為的一種現象。自我能力否定傾向者認為他們並不是他人所想的那樣有能力的人,當他們取得成功以後,會把成功歸結於其他因素(如幸運或良好的社會關係),而不是他們的自身能力。
保琳(Pauline R. Clance)提出,對於自我能力否定傾向者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無法打破自我能力否定傾向的循環作用。當自我能力否定傾向者遇到一項新的任務時(如考試),他們將受到擔心、自我懷疑和焦慮的困擾。為了消除焦慮,他們對待任務不是表現出拖延行為就是過度準備行為。而當任務真正到來的時候,他們又通常都能取得成功,並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讚賞。這樣的結果會給他們帶來短暫的喜悅和放鬆。然而,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很快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輪的焦慮,拖延行為或過度準備行為,接著又是獲得短暫的放鬆,自我懷疑。因此,對於自我能力否定傾向者來說,新的成功反而加強了他們正在欺騙他人的感覺,而不是幫助他們建立更多的自信。
臨床表現
距離該現象被人發現距今已接近四十年,不少領域的成功人士都受到了它的影響。
最普遍的症狀是消極思想;受到影響的人會一遍又一遍地檢查工作;在工作場所不想引起注意;並形成加班到深夜或者不給工作量設定適當範圍等補償行為。正在這種心理現象中掙扎的人常常會自我懷疑並擔心被人當做騙子。他們失敗後會過度指責自己而不是導致失敗的其它因素。
曼哈頓心理學家Joseph Cilona表示:“這些在冒充者綜合徵中掙扎的人,也更傾向於將他們的成功歸功於運氣而不是他們的優點及辛勤工作,他們也普遍不將他們的成功當做一回事。”
剛開始,冒充者綜合徵僅與女性有關。紐約市私人心理治療師Katherine Schafler表示:“我們依舊生活在一種有不同程度歧視女性的文化氛圍中,這些歧視也會在工作場所顯示出來。當女性將這些歧視藏在心裡之後,它會壓制她們在職場上的自尊並擴大冒充綜合徵帶來的鴻溝。”
但厭女症並不是唯一一個起作用的文化因素,女性也不是唯一一類受影響的人;許多男性也會受到影響。Cilona說瀰漫在美國文化中的那些對成功、金錢和名聲的迷戀也有可能會加劇冒充綜合徵。他指出:“當這類價值觀被人推崇之後,有沒有這些東西的重要性也被強化了。”
1、具有冒充者綜合徵這種傾向的人往往是一些很成功的人,但他們對自己的成功心存懷疑,認為他們不是靠能力取得成功,感覺是在欺騙他人,就像是一個冒名頂替者,並且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的欺騙行為。
2、許多功成名就的人在內心深處並不相信自己的成功,似乎一切只不過是偶然,自己獲得晉升、談妥客戶、得到榮譽等都是碰上好運氣、好機遇而已,總覺得自己配不上所處的地位,害怕總有一天從高處跌落,被打回原形。這也是冒充者綜合徵的表現。
另外,近些年有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反覆懷疑自己。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艾米·庫迪(Amy Cuddy)在研究中收到數千封擁有“冒充綜合症”的人來信,其中男性數量約占一半。
成因
這種心理的形成因素主要分兩類:一種是在成長過程中被寄予厚望,在過度的誇讚中孩子會時刻擔心自己不夠完美;另一種是因為在被忽視的環境中成長,兒時總是得不到肯定,甚至在取得成績的時候被告知那只是僥倖。這兩種極端環境都會在一個人的內心埋下“自我否定”的種子,並通過生命中經歷的“階段性儀式”觸發自我懷疑。
病例
美國黑人作家Maya Angelou曾說:“我寫了11本書,但每次我都會想,啊,人們就要發現我名不副實了。我騙了每個人,他們就要知道真相了。”
臨床心理學家保琳和蘇珊娜5年來陸續接觸了150名女性來訪者。在別人眼中,她們都是很優秀的女性——受人尊敬的教授,博士學位獲得者,成績優異的大學生。不過她們自己並不認可這些所謂的“成功”:有人認為是招生委員會犯了錯誤,自己才被錄取;期末得高分,她們覺得不過是運氣好或者某個教授偏心罷了;很多人認為自己被高估了,並不能勝任現在的工作。
這些女性清晰展示了外界認可和自我貶低的矛盾,她們似乎缺乏一種將外界成功“內化”成自身一部分的能力。她們固執堅守著內心“卑微”的自己,將成功拒之門外,變成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與此同時,她們還經受著另一種折磨——“萬一被別人發現我名不副實,是個騙子”的恐懼。卑微與恐懼不斷交織下,她們有些獨特的行為模式。比如為了不讓別人發現自己的“無能”,比一般人更努力工作,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更多迎合老師和上司的決定,甚至是利用自己的個人魅力來獲得上司的認可。
可是,這些用來掩蓋自身“無能”的努力反而卻加劇了“冒充者綜合徵”。人們喜歡為成敗找原因,心理學上稱之為“歸因”。歸因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內歸因,即認為自己的一些特質(比如智商或者性格)是一件事成敗的原因;另一種是外歸因,即認為外界環境(比如文化或者家庭)是一件事成敗的原因。從歸因角度看,失敗時過分責怪自己,認為自己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比如自己不夠聰明,以及成功時過於看重環境,比如運氣好——這種人更不快樂,更容易出現抑鬱和焦慮等情緒問題。而具有“冒充者綜合徵”的女性在對成功歸因時,就是典型的外歸因——這些成功與我自身能力無關,我不過是花費了更多時間,迎合了他人而已。
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曾對媒體表示,她在出演《哈利·波特》後覺得自己並不像大眾認知的那樣優秀,Facebook的COO雪莉·桑德伯格在她的《向前一步》(LEANIN)中提到自己得過“冒充者綜合症”,她應對的方法是,“當感覺不到自信時,就假裝自信。”
另外,近些年有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反覆懷疑自己。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艾米·庫迪(Amy Cuddy)在研究中收到數千封擁有“冒充綜合症”的人來信,其中男性數量約占一半。
治療
胡慎之的建議是,增加溝通,去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並相信他們對自己的判斷。向胡慎之尋求諮詢幫助的那位女性高管後來將自己的壓力向丈夫傾訴,獲得了家人的認可和支持。除此之外,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德威克(Carol Dweck)還給出建議:享受自己取得的成就和讚譽、不必高估他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