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吧,美國:後金融危機的全球趨勢》談論美國近十年的作為與全球趨勢變化,對身處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我們,大前研一的觀點提供了一個明確的觀察方向,讓我們可以看得更遠。
基本介紹
- 書名:再見吧,美國:後金融危機的全球趨勢
- ISBN:9787802492424
- 頁數:183頁
- 出版社: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平裝: 18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492424, 7802492424
條形碼: 9787802492424
尺寸: 22.9 x 15.5 x 1.5 cm
重量: 318 g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大前研一
大前研一,全球經營管理大師、日本戰略之父、無國界世界第一人。1943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生院原子能工程博士學位。1972年進入麥肯錫諮詢公司,歷任高級董事、日本分公司董事長、亞太區董事等職務。1994年離開麥肯錫後,仍擔任國際知名企業管理顧問及亞太地區國家級顧問。身為“無國界經濟學”和“地域國家論”的倡導者,其獨特的全球觀點和創意構思,令人耳目一新,獲益匪淺。2005年創立了日本首家遠程教育經營管理學院“創業者商學院”(BBT)並擔任校長。
作者照片:
內容簡介
《再見吧,美國:後金融危機的全球趨勢》次貸危機只是美國問題的一個引爆點,卻造成破壞力強大的全球金融海嘯,足見美國問題已經成為全球的焦點。大前研一分析美國前總統布希的八年執政,從對阿富汗、伊拉克發動戰爭的緣由談起,縱軸是美國近年的政治和經濟作為,橫軸遍及世界各個重要國家和地區(主要以G20為主),交織出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全球政經形勢,深入淺出,直指問題核心。
《再見吧,美國:後金融危機的全球趨勢》談論美國近十年的作為與全球趨勢變化,對身處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我們,大前研一的觀點提供了一個明確的觀察方向,讓我們可以看得更遠。
媒體評論
大前研一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心情應該是頗為矛盾的。一方面在整本書的大部分篇幅數落美國的不是,但是又能在字裡行間,隱約可見他對美國的不捨與期待。
美國自二戰以後就幾乎是全球的第一強權,不管在軍事、經濟、媒體及電影娛樂等都是,也或許是獨強太久,讓這一個世代的美國人或者是政客忘記了初衷。或許這是一般存在的通病,但是因為美國對世界的影響性太高,而似乎變成是國際事務,值得國際為之矚目。
古有明證,當一個國家開始剛愎自用後,這也是一個國家歨入衰亡的前兆,因為自滿就不知反省,因為不知反省就無法面對改變。或許說美國還不會真的像20世紀的英國一樣,失去了世界的領導地位,但是那種可能性不是說沒有,因為當人性真正開始腐敗,就會如明眼盲人般往往會視而不見,大前研一的預見也不是說不可能。
他試圖舉了很多例子,來敘說並證明美國沒落的事實,其中有許多的國家恩怨跟民族仇怨不是我能真正看得清的,但是如果一切真如他所說,那美國人真的是太不會做人了,有點歨入自以為是的地步,但是至少現在他還不能倒,因為很多地方還沒有真正的強大,但是二三十年後誰知道呢?或許真的就不只是so long,而是goodbye了!
這是我第一次看大前研一的著作。自一開始的好奇至後來讀完整本書,感覺獲益良多;一開始的剖析金融危機使我能真切地了解整個金融失序的根本原因;對於美國政府的政策及反應作批判,“9?11”後美國人普遍的價值觀的改變,擴及世界對美國的普遍觀感與反抗行為。並從美國本土相對應以色列、產油國、歐盟、中西亞、俄羅斯、東亞、中國等世界重要國家問題做出政經方面的詳細解說(對大眾而言也許政治手段不是那樣的熟悉可能會感到艱深乏味)。接下來是批評美國的媒體價值觀淪喪的主要原因及美國媒體業的未來。之後提及未來可能發生美元與歐元的貨幣戰爭以及地域國家的形成趨勢。最後是給美國以及日本的建議並予以深切期許,並希望經由培育人才著手建立起世界的新價值觀。
看完本書後我不僅對金融海嘯的形成與未來趨勢以及泱泱大國美國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依存關係有著更深一層的認識,更從美國人的觀點以及世界各國的人民對美國的愛恨情仇有更深的感觸;雖然書中提及到的解決方案有許多在我看來是很理想化的,畢竟各國領袖關心的是自身利益尤其如美國這種霸權國家,然而世界和平與金融秩序不能只靠資本主義的缺陷(甚至是帝國主義)就能解決,必須拿出良心道德勇於擔錯負責的領袖共同約束,事實上解決的方式就如同中國儒家思想“兼容並蓄、得仁者得天下”是一樣的道理不是嗎?
我推薦大家讀一讀這本發人深省的書。
要思考美國國力興衰前景,了解國際大勢的走向,把大前的新書瀏覽一番,倒也不失為一項值得的功課。
目錄
序言 歐巴馬政府啟動——儘管如此我仍不能不感到悲哀
超越甘迺迪的“語言力量”
從歐巴馬演說看對日本的顧慮
美國史無前例的“四權分立”體制
美國人自己對國家也不抱有希望
第一章 什麼事都無人負責
美國開始“失去的十年”
看中全球頭號金融產品――房地產
苦於找不到投資方向的投機商蜂擁而至
狼群開始“共餐”
頭招不慎滿盤皆輸的“三劍客”
能消除導致危機的根本原因嗎?
救助措施凌駕於法律之上,讓公眾承擔90%的損失
政府是否有嚴重瀆職之嫌?
住房――經濟的主發動機熄火
寡廉鮮恥,不可救藥
第二章 缺乏寬容的美國“開始宣告結束”
冷戰結束後的“哥白尼革命”
充斥於銀屏的“好戰”言論
“對外國人寬容的國家”哪去了?
“國土安全部”的騙局
保護以色列是美國的基本國策
中國的威脅度降低
保護韓國和日本的重要性也大為降低
開戰並非出於外交而是出於內政原因
蠻不講理的“即熱熱水器”國家
布希毫無反悔之意
能源大國俄羅斯的崛起
第三章 不斷擴展的“反美、厭美包圍網”
無視聯合國、為所欲為的“單邊主義”
敲打說“不”的法國
“最後的同盟軍”澳大利亞也出現了變化
只剩下了日本
米洛舍維奇之後“敵人”在不斷變化
“基督教原教旨主義”掌控美國
如今美國的唯一選擇就是動武
從“世界警察”到“最不受歡迎的國家”
連續上演“不宣而戰”
比越戰時更深重的危機
能與伊斯蘭國家和解嗎?
以沙烏地阿拉伯為核心的中東政策的矛盾
歐巴馬為何決定增兵阿富汗
反美根深蒂固的巴基斯坦也局勢不穩
伊拉克會產生親伊朗和反美政權嗎?
“反恐”的詭辯
“恐怖分子”和“自由戰士”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下一個對手是敘利亞和伊朗
美國才是恐怖分子的後台
生生不息的“反美義勇軍”
第四章 日薄西山的美國媒體
媒體從業人員的核心為“終身記者”
日本政客不是咄咄逼人的美國記者的對手
“署名”是力量的源泉
美國媒體開始變得傲慢起來
媒體發了,於是對全世界不屑一顧了
亞洲和歐洲成了“二等公民”
以對以色列的態度畫線
媒體導致對伊開戰
有內線的記者吃得開
“CNN美國”與“CNN美國以外”
亞洲報導根基太淺
“半島電視台”何以異軍突起
從NHK的衛視節目了解世界
今後的全球媒體態勢
第五章 沒有敵人的時代――歐巴馬外交的聯合方程組
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大獲全勝
中國的“對外開放”關係到美國的生死存亡
沒有敵人就無法凝聚美國人民
與“看不見的敵人”的戰鬥永無止境
反恐產業不斷壯大
安全對策已無法回歸
俄羅斯和中國均與美國達成協定
歐盟迅速成為美國的對立面
美元與歐元已打響貨幣戰
“喀斯卡迪亞獨立”思想
與其說是加拿大人不如說是美國人
出現超越國境的“地區國家”
“未來的大國”在反美和親美之間徘徊
做“隱蔽的外交官”
“阿盟”是否可能?
第六章 “避免危機”的藥方
如何應對熱錢 52
金融版“毒餃子”和“假品牌”
也有人躲過了次貸危機
糧食有剩餘何以糧價飆升?
新生物燃料――危機給予我們的教訓
美國強大的秘訣在於大學
超越國境的“人才吸收體系”
美國強大的另一個源泉:Google
讓企業與企業直接交易
通過YouTube銷售右腦型商品
IT經營者可能轉向政治領域
歐巴馬政府重新打出“門羅主義大旗”的危險性
所有美國人應加倍努力工作
“與損害全球者之戰”才是新的冷戰
推出新的“阿波羅計畫”
第七章 成為美國的附屬國還是獨立國家
“第51個州”:美國敲打日本史
經濟戰失利導致日本出現“失去的十年”
日本企業向美國“進貢”
第一個選擇――加強與中國的關係
第二個選擇――加強與歐盟的協調
第三個選擇――與東協聯手
放寬簽證,敞開門戶
實現真正夥伴關係的戰略
再見吧,美國――美國起死回生的三個條件
公正與寬容的國家
日本不能批評美國
歐巴馬首先應對兩件事做出道歉
應有一個國際組織架構的新構思
建議制定“美國版憲法第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