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呈李提舉》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再和呈李提舉
- 作者:曹勛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詩
《再和呈李提舉》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
《再和呈李提舉》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僑寓江城意豈疎,得親仙李似南舒。高門帶佩昭寰宇,一代勛庸切太虛。相業自應求的子,老成宜復被親除。中興文物須名世,會見金珂下直廬。...
《賦金精橘和蕭漢高因呈李提舉》是明代詩人劉崧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賦金精橘和蕭漢高因呈李提舉 金精橘子舊傳名,仙女峰頭記漫生。十月鉛霜凝絳色,千年石乳結玄精。丹房蜜漬瓊脂滿,赤顆湯浮火齊明。幸托靈泉注芳烈,肯隨包貢侈光榮。作者簡介 劉崧(1321—1381)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
試問樵溪隔年意,碧波東注渺難尋。作者簡介 黃清老(1290-1348年),字子肅,邵武人。篤志勵學,元泰定四年(1327年)進士及第,除翰林國史院典籍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兼國史編修。出為湖廣儒學提舉,時人重其學行,稱樵水先生。曾裒輯嚴羽詩法而刊行之,著有《春秋經旨四書一貫樵水集》等。
《送絅齋李監丞赴湖南提舉》是宋代創作的詩詞,作者是樂雷發 詩詞原文 吏統久已紊,使選匪易為。蠍虺何蓁蓁,鴻雁何累累。持節豈不多,曠職苟所私。緬懷紫陽翁,昔使東浙湄。陳臬糾官邪,揚仁蘇民疲。茲道有先後,哲儒昭令規。絅齋寄瀟牧,那懋灼帝知。勵廉肅寮寀,反稅歡鄉耆。所學蘊淵道,寬嚴...
孝宗淳熙中,知南康軍,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時浙東大飢,乃腳踏車按行境內,救荒革弊。光宗時歷知漳州,任秘閣修撰等。寧宗初,以煥章閣待制提舉南京鴻慶宮。慶元二年,落職罷祠。卒後追諡文。受業於李侗,得程顥、程頤之傳,兼采周敦頤、張載等人學說,集北宋以來理學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嶽麓書院,講學五十餘年,...
參見:一、《長編》卷三百六十五,元祐元年二月乙丑,“命宰臣蔡確提舉修《神宗皇帝實錄》,以翰林學士兼侍講鄧溫伯、吏部侍郎陸佃並為修撰官,左司郎中兼著作郎林希、右司郎中兼著作郎曾肇並為檢討官。”《陶山集》卷十一有《神宗皇帝實錄敍論》,為修撰官時作。《長編》卷三百七十五,元祐元年四月乙巳,詔“...
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
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
元延佑四年(1317年)12月,復置廉州採珠都提舉司,專事採珠。延佑七年(1320年)6月,罷採珠。元順帝至元三年(1322年),復立採珠都提舉司,同年4月又罷採珠。明代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採珠最盛的一個時期,也是對合浦珍珠資源的破壞最為嚴重的一個時期,發生了歷史上的第三次合浦珍珠貝大遷徙。弘治十二...
其提舉司出賣鹽,並依客人貼納價錢,充買舊鈔支用,取客人情願對行算請。從省司降篆書鹽席木印樣,委逐州軍雕造,付所差官檢點印記,給與新引。將京西南、北、秦鳳、河東路、在京開封府界應通商地分,各舉官一員。其全席鹽,限十日內經官自陳,點印貼納,委所差官點數,用印號,毀抹舊引,給與新引...
李之儀(1048年~1127年),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濱州無棣(今屬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後因得罪權貴蔡京...
宋 楊萬里 《謝尤延之提舉郎中自山間惠訪長句》:“ 淮南 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燭 荊溪 清。”宋 楊萬里 《經和寧門外賣花市見菊》詩:“平地拔起金浮屠,瑞光千尺照碧虛。”宋 韓淲 《臨江仙·為顧致堯生日》詞:“當年佳夢日,和氣瑞光浮。”宋 方信孺 《順庵》詩:“見說鬼神猶衛護,瑞光前夜起山坳...
念奴嬌(呈蘇季真提舉)冰容玉格,笑桃杏、非是閨幃裝束。待要舒華那更管,朔氣凝波僵木。五鬣山松,萬年宮樹,僅僅存余綠。一枝寄贈,教渠知道春復。寧解車馬成蹊,高標宜雪月,仍便溪谷。縱有知聞,誰辦得、駕野凌寒秉燭。盡更荒閒,終難掩抑,風裡香千斛。林_興盡,此時鼎味翻足。浣溪沙(五首)乾...
北宋末南宋初,泉州逐漸代替了廣州的地位,而南宋理宗寶慶年間(1226年左右)成書的《諸蕃志》,就是趙汝適以朝散大夫提舉福建路市舶司時,主要根據他在泉州一帶所見所聞撰寫的。同時,“宋末荷蘭人由福建販運瓷器至歐洲,價值每與黃金相等,且有供不應求之熱衷”。這裡所謂"福建"應指泉州而言。由此可以看出,宋代...
元豐三年(1080年)三月,吳充因病罷相,王珪為獨相。隨後,宋神宗命王珪提舉《兩朝國史》,賜筆墨器幣。九月,為正議大夫。隨後因改革官制(元豐改制),王珪又被超授為銀青光祿大夫兼門下侍郎,加監修國史。元豐五年(1082年)四月,王珪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十一月二日,進封王珪為郇...
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江東提刑兼提舉袁甫重修和增建白鹿洞書院,並自撰《重修白鹿書院記》和《白鹿書院君子堂記》。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白鹿洞書院在南康地方當局與書院主持人的努力下進行修復。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虞集的《白鹿洞新田記》記載白鹿洞書院增置學田四百餘畝。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
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江東提刑兼提舉袁甫重修和增建白鹿洞書院,並自撰《重修白鹿書院記》和《白鹿書院君子堂記》。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白鹿洞書院在南康地方當局與書院主持人的努力下進行修復。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虞集的《白鹿洞新田記》記載白鹿洞書院增置學田四百餘畝。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
字子蒼,仁壽(今屬四川)人,徙居汝州(今河南臨汝)。徽宗政和二年(1112)召試,賜進士,除秘書省正字,累遷至中書舍人。宣和六年(1124),為元祐曲學,以集英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觀。高宗紹興五年(1135),為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卒。著有《陵陽集》。詞存1首,見《草堂詩餘後集》卷 上。
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
元中統二年(1261年),河渠提舉王允中、大使楊端仁奉旨把長期毀壞的石門改建,重定名為廣濟渠 ,“引水石斗門橋,高二丈,長十步,闊六步”。同時在渠首下游附近用毛石砌成永久性攔河滾水壩,“石堰長一百餘步,闊三十餘步,高一丈三尺”在北岸開挖溢洪道“減水河”,形成有壩取水工程。廣濟渠經濟源、河內、...
墓上下依次由五級台地構成,底壇台地呈梯形,左右側原有碑亭,現存亭基。原來立有《宋龍圖閣學士王公墓志銘》二方,墓志銘為端明殿學士左議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上饒郡開國侯汪應辰撰,承事郎直寶文閣權發遣靜江軍府江西路兵馬都領轄兼主管本路經略安撫司公事賜紫金魚袋張栻書,宣教郎新權發遣南康軍事朱熹題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