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笙管樂(小馮村音樂會)

冀中笙管樂(小馮村音樂會),流傳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08年6月7日,冀中笙管樂(小馮村音樂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Ⅱ-5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冀中笙管樂(小馮村音樂會)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59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申報地區:河北省固安縣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小馮村音樂會,它創始於明代洪武年間,因是道家所傳,俗稱為“道樂”。小馮村音樂會吹奏譜使用“四一上尺工六五凡合乙”十個音符,同時採用平仄變聲和陰陽變調技法及變化莫測的“那口”墊音,使音樂更加悠揚動聽、卓爾不俗。

基本特徵

小馮村音樂會採用大工調(降B調)演奏,其樂曲由傳統曲牌和自身獨有的曲目兩大部分組成,涉及祭祀禮儀、道場規範、故事傳說、封建宗法、軍政事務、自然生態、節令、動物、景致及人物事跡等多方面的內容,目今尚有9支套曲、6支大板曲和三十多支小曲存世。音樂會使用的樂器包括小管、笙、笛子、引鈴、雲鑼、木魚、小鑔等,另外還使用鼓、鐺子、大鑔、大鐃、小鐃等打擊樂器,整個演奏陣容由八支管、八支笛、八攢笙、兩架雲鑼、一隻木魚、一副引鈴加全套打擊樂器組成,共有三十多人參加演奏,具有陣容龐大、氣勢磅礴的藝術特點。小馮村音樂會的代表性樂曲有套曲《顏回》、《小花園》、《罵玉郎》等。

傳承保護

小馮村音樂會以特有的方式在民間傳承延續,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民俗文化信息,為民俗學、民族音樂學及音樂史學的研究提供了許多珍貴的材料。如今,傳統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逐漸發生變異,在此環境背景下,小馮村音樂會的生存發展及傳承情況不容樂觀,需要有關方面認真制訂措施加以保護扶植。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冀中笙管樂(小馮村音樂會)》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固安縣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固安縣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